艺术教育里的艺术
文丨思同 · 主播丨涂山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一切艺术和美皆来源于自然。
说白了,最高级的艺术家也不过是在模仿自然。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根基在于天地之间,生活之中。
艺术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这点毋庸置疑。
现代社会人也越来越重视儿童的艺术教育,这是一件好事。
但艺术教育的误区却太多了。
急功近利或歪门邪路的学习艺术之道却不仅没有把艺术教育发扬光大,反而让孩子产生的重担,家长产生了攀比,从而让艺术美不再“美”起来。
许多家长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上“正儿八经”的艺术理论课及艺术技能课。
一个半大点的孩子,周末课程表是满满当当的,上午乐理钢琴,下午舞蹈绘画,俨然比大人上班还要忙碌。
家长的钱花出去了,但效果呢?
孩子喊累,家长也喊累。
许多家长自己本身并不太热爱和擅长这些艺术类的课程,只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就一股脑的给孩子报了个琳琅满目。
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家长也未必能起到督促和交流,只是夹着棍棒,故作严肃状让孩子坚持下去。
而课程的好坏与深浅,艺术教师的水准,家长们大多数都一知半解。
这样的艺术教育误区,在当下已然成为了常态。
走出误区,并不是简单地让家长佛系放下,还需要社会给予正确看待艺术教育的氛围,形成良好的艺术教育的态势,如此方可让艺术教育走上正轨。
在思考艺术教育该如何实施前,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向来追求艺术的高雅的。
孔子教育自己的儿子,说“不读诗,无以言”。
而诗歌就是集艺术美大成而作出的。
看唐诗宋词中的描写,我们更能体会古人的艺术成就之高雅。
李白一句“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一派烟波浩渺的画卷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但若我们心里没有对于自然的最真实的感受,也无法体会李白诗句中描绘的瑰丽。
“柏拉图的名论,艺术是诉于感觉”的,也正好说明了这点。
而丰子恺在讨论艺术美的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话,无用的美才是大美。过于技术化的艺术,与“美”的本质没有太大关系。它可能是服务于商业宣传或其他。其他价值要大于其艺术价值。
而艺术教育的目的,本源不在于多“有用”,而在于陶冶性情,美化心灵,把美带到生活中去。
若带着过于强烈的功利心去学习艺术,则无法领略艺术的美感,无法体会艺术带来的乐趣,当然,也无法学好艺术这门“功课”了。
艺术教育应该是怎样实施?
首先,艺术源于生活,应鼓励孩子从生活中体验艺术美。
马克思的艺术观点是“劳动创造了美”。
从古到今,这个观点都被人类的生活行为得到了验证。
比如远古时期出土的黑陶,上面绘制的精美图案,不正是人类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创造的吗?
更别说那些色彩斑斓的织布、鬼斧神工的祭祀用具等等,都是通过人们在劳动工作中日积月累的经验和智慧凝聚而成的。
离开了生活谈艺术和美,是空洞的,乏力的,难以理解的。
孩子的艺术教育当与生活的点滴相关,而不是把生活与艺术教育二者切割开。不能只懂艺术的技能而不懂生活中的艺术。
其次,艺术教育应“接地气”,应鼓励孩子从自然中感受美。
古人的美总是与自然离不开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壮阔也好,“枯藤老树昏鸦”的荒凉也罢,总与自然的景色分不开。
李白一生,踏遍山川,才能写下如此美丽的诗篇。
画家更是不用说了,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吴昌硕的梅……都是因为对自然的观察入微了,才有了这样流芳百世的作品。
艺术家其实也不过是在“二次加工”自然界的所见所得。
可见,能多多感受自然界的美景,才能学好艺术。
孩子倘若见过了碧草如茵的草地,万里无云的晴空,奔流不息的江河,挺拔秀丽的山川,怎么会不知道美是何物呢?
自然界的艺术教育是质朴的、有生命力的、高雅的。
再者,艺术美要在生活实践中去实现,光有理论没有实践的艺术教育是空洞的。
好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哪个层次的人去观看都会受感动。
越是高级的艺术作品,越是能有这样的"共情"效果。
所以,艺术教育,不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而需要在生活中去实践。
比如,孩童的画或许不仅仅只是在画纸上展示,也可以是在树林下、花丛中、沙滩上……
能展现孩子艺术能力的场所,可以是普通的生活场景,不一定非要是展览馆、舞台和比赛场。
只是给孩子灌输艺术的技巧或者通过表演竞赛的方式来决定艺术的表达形式和优劣好坏是片面的、呆板的。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孩子是生来的艺术家,艺术教育不应把活泼泼的孩子的艺术天性变成固定刻板统一的成人技术。否则艺术教育将失去了意义。
何谓艺术?
艺术不是单纯的技能,而是源于自然,发于生活,关于心灵的一门学科。
所以,艺术教育离不开对自然的观察,对生活的感悟,对心灵的涵养。
正心正举
健康与发展公益讲堂开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