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自性,哪个是“我”本来面目?

文丨雪峰 · 主播丨林霖

参禅悟道,人心不死,道心不生,于无心处见生机,虽说心无所求,有所求即乖离,但还是需要有一颗不落执着的精进之心。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亦不可得,请问心安何处?

这种种令人迷离困惑的禅言妙语,的确是禅风隆盛的唐宋时代,禅师接引学人惯用的“伎俩”,机锋棒喝,“道得,三十棒;道不得,亦三十棒”,直至把你的“头脑”敲得晕头转向,颠三倒四,神识不清,“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才识得自己的本来面目。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禅学是“破我执”的心性锻炼工夫,破除我执,才能明心见性,“我执”更多地依附于自我人格功能的层面,在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中,自我是人格的现实层面,自我的建构源自一种社会关系的镜像形成,是外在社会评价和衡量的结果,可以说自我是一种外在语言的聚集地。

所以,我们一般会把自我称之为“人格面具”或“假我”,它履行人的社会化功能,也起到一种自我防御的保护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对生命建构和成长具有积极的价值。

同样,我们知道,人格是一种结构化的平衡状态,也就是中国哲学语境中所说的一种守持中道,知行合一的生命境界。任何一个部分和环节的缺失或失重都会导致人格结构的偏颇或分裂。

当人的自我功能过于强大,思维意识过分追求一种“确凿无疑”时,整个人格结构便被膨胀的自我功能所绑架,自我成了整体人格的“代言人”,自以为是,专横独断,必然导致人的执念深重,迷障深厚,看不清自己的真实面目,陶醉在一种自我构筑的优越感和虚荣意识里难以自拔,真实的自性也就被深深地掩埋。

自我的迷失导致自性即人的觉性的丧失,“假我”当道,“真我”退隐,认不清哪个是自己的本来面目。

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就是在这样的一种“面目皆非”之中苦苦挣扎,饱受困惑,自我界限含糊,导致自我漫溢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一种“通病”,是现代人的集体精神症状,是背后功利主义推波助澜的结果,凡事追求一个“有用”,甚至偏执地追求一种“精益求精”,这必然把生命中那点“无用”的闲适和本真逼迫到人格的最底层,直至忽略不计。凡事求“有用”,人与机器又何异?

各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心灵解脱之道,或诉诸于文学,或倾心于艺术,或者投身于宗教,总而言之,需要给心灵找寻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空间。禅宗的兴隆昌盛代表着一种文化精神的集体渴望,也意味着以禅治心个体生命自我认识的路径。

对于现代人,又将如何破除我执,找到真我,识得本性呢?当以功利价值为导向的人生哲学硬生生地把整个生命形塑为一个“箭头”,一切向前看,一切向“钱”看时,突飞猛进,不知回转,这样的生命格局的确让人“捏着一把汗”,如何创造生命的“拐点”,或许是现代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启迪多元思维

禅宗讲“悟”,悟乃突破思维的限制,冲破自我意识的权限范围而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是从“小我”走向“大我”,从自我向自性迈进的一个生命觉知的过程。

在荣格心理学的理论中,认识自己本来面目的过程是一个自性化的生命历程,“自性化的主要目标,一方面是让自性摆脱人格面具的虚假外衣,另一方面是将其从原始意象的暗示力量中解放。”

也就是说,在自性化这条不断觉醒的道路上,自我要适时安处于自己的位置,不可跨越界限,四处僭越,这样就给自性腾出了空间,让自性成为人格的核心与主导。

同时,在自性化的过程中,本真生命的充分展现还要面对无数的来自于无意识生命深处的本能欲望的干扰,它们借助一种原始意象或“阴影”的存在形式笼罩整个人格,影响心灵做出明智的抉择。我们要直面阴影,而不是被阴影所控制,所以,认识并成为自己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剥落欲念,剔除人格虚妄,返璞归真的开悟过程。

正心正举

宋代禅师青原惟信对于参禅的心路历程有如下的一番描述: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禅过程中,见山非山,见水非水;参禅开悟之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自然让人联想到哲学家尼采提出的人的三种精神境界,即骆驼、狮子和婴孩。

骆驼忍辱负重,生存条件艰难,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逆来顺受,身不由己,象征人生初期要面对各种挑战,只能韬光养晦,“潜龙勿用”;等人到中年,自我人格完善健全,充满自信,无畏无惧,犹如狮子一般,是力量和权威的象征,这时的生命状态达到巅峰,“飞龙在天”。

接下来,自我精神面临一次蜕变,去伪存真,化繁就简,一颗赤子之心淳朴天然,如婴孩一般,“天下至柔,能如婴儿乎?”达到了一种无欲则刚的“无我”境界。

可见,禅宗的生命进路并非一味抱守“顽空”,而是于众生娑婆世界中,于万般尘世间,洗炼真性情,陶铸真我,从有为之中追求无为,获得生命的空性智慧。

禅学并非宗教修行人士的特权,它渗透于大千世界,各行各业,其中我们最为熟知的商界超人李嘉诚在许多场合分享他的人生哲学时都提到一句话:建立自我,追求无我。这句话颇有禅风意蕴,先是寻求自我,建立自我,接着才能放下自我,追求无我,这或许就是他能够叱咤商界,独领风骚的秘密所在。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如此精炼的人生哲学照见了整个生命的历程。自我是社会镜像,是人格面具,组织参与人的社会化活动,完成人与人之间的角色认同,是社会之我,入世之我。

自性是生命的内在意志,是生命之潜能,无所赋形,灵动而充满生机,是生命的源头活水,是身体中的“无位真人”。参禅悟道,就是要开挖这股生命的“泉眼”,滋养性灵,挥发生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性是“活水”,自我是“沟渠”,沟渠疏导活水,泽被万物。

无论是人间佛教致力于出世入世的“菩萨道”,儒家的内圣学追求的内圣外王的“大学之道”,还是道家的内丹学修炼长养圣胎的“养生之道”,还有现代心理治疗所追求的“治愈之道”,其最终都是实现一种“无我”的生命境界。

无我之境,并非没有自我,消解自我,否定自我,而是在承认自我、建立自我的基础上,调整自我与自性的生命序列和人格结构,各安其位,相得益彰,这样的生命姿态才是完整的,才是“我”的本来面目。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