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彤先生解读《联律通则》3

结构对应

结构对应,就是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从句法结构的角度讲,也就是说,句型要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如果上联是主、谓、宾结构,下联是主、谓、补结构,就没有对好。在要求大的句法结构对称的同时,小的词组也要做到句法一致,即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

例如,清圣祖康熙题菊香书屋联:
庭松不改青葱色;
盆菊仍霏清静香。

  此联题北京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青葱”,翠绿色。松为百木之长,在“岁寒三友”之中名列首位,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誉。由于它经冬犹绿,吟风振雪,给人以高洁坚贞之感,故深受世人的喜爱。上联正是借松而励志。“霏”,飘洒,飞扬。“清静”,安静,不嘈杂,借指心性纯正恬静。菊花是起源于我国的名花,历来受到文人雅士的咏赞,用以颂赞其傲霜的精神、怡然的神志、高洁的情操。下联也是借菊而抒怀。联语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幽雅的松菊图:松柏挺立,葱笼映目;菊花似锦,馨香四溢。一“色”一“香”,和谐动人。“香”还暗寓书香,极有情韵。从结构上看,上下联都是主谓宾句式。其中,“庭松”、“盆菊”均为偏正结构,而“青葱”、“清静”则均为并列结构。

又如,清郑燮(板桥)题月观亭联:
月来满地水;
云起一天山。

  此联为江苏扬州瘦西湖小金山月观亭题写。月作为“三光”之一,自古以来被文人雅士歌咏颇多,借月抒怀之作数不胜数。以“月”为名的景观也遍及各地。上联用“月来”切“月观”之亭名,谓地上月光如水。以水形容月光尤显亲切自然,苏轼《次韵孔毅父》诗有“可怜明月如泼水”之句。“云起”,云朵涌动。下联言空中云状似山。云从来就是飘忽不定,或聚或散,形态各异,将云团比做峰峦,更是活灵活现。晋代袁宏《东征赋》中有“即云似岭,望水若天”之句。以水喻光,写月在地;用云譬峰,称山在天,想像可谓神奇,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结构上看,上下联都是主谓状宾结构,彼此对应,四平八稳。

再如,清曾国藩题桂湖联:
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
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桂湖位于四川新都,夏日荷花满湖,秋季桂蕊飘香,是明代著名学者杨慎幼年读书的地方。“秦树蜀山”,秦(指陕西)地的树和蜀(指四川)地的山,以“五千里”言其远,指明自己由陕西来到此地。“过客”,过路的客人,旅客。联语以“秦树蜀山”为远景,又以“荷花秋水”为近景,由远及近地描摹出秦川蜀地的雄浑及桂湖景色的秀美,同时发出感慨,称自己原来不过是个匆匆的“过客”,而“诗人”杨慎却为此间的湖光增色许多,可谓情景交融,别有风采。从结构上看,上下联的两个分句分别都是偏正结构和主谓宾结构,句法保持一致。

而下面一副对联在用词和句式结构上都存在问题:
春艳百花开满地;
时祥万事喜盈门。

  “开满地”是动宾结构,而“喜盈门”是属于主谓宾式短语,结构不一致。

  有些联文中的短语局部结构相同,甚至每个词的词性都相同,但整体结构不相对应。如,
京汉风雷犹震耳;
桥梁纽带总关情。

  “京汉”对“桥梁”、“风雷”对“纽带”,颇为工整,但“京汉/风雷”是偏正结构,而“桥梁/纽带”并列结构。

  可见,上下联相应处的词性、句式一定要相同,其目的是为了使联语意思鲜明,形式上有一种匀称和整齐的美。为了加深印象,不妨再详细分析下面两副楹联的结构:

清刘凤诰题小沧浪亭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小沧浪亭”为山东济南大明湖西北岸的一处亭园,因仿苏州名园“沧浪亭”的建筑模式,故名。联语巧用数字,以疏朗明快的笔调,准确鲜明地描绘了大明湖的风光和济南城的景色。“荷”、“柳”、“山”、“湖”简约概括,极为诱人。在修辞上,“荷花”、“山色”均为双声词,读来更为悦耳顺畅。从结构上来分析:上联的“四面”、“荷花”、“三面”与下联的“一城”、“山色”、“半城”,均相应为偏正结构;进而,上联的“四面”与“荷花”、“三面”与“柳”,以及下联的“一城”与“山色”、“半城”与“湖”,也分别构成偏正结构;而上联的“四面荷花”与“三面柳”,以及下联的“一城山色”与“半城湖”,则分别构成并列结构。

清何绍基题咏诗楼联: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此联题四川成都望江楼公园内吟诗楼。楼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花笺”,精致华美的笺纸。薛涛居浣花溪,曾自制一种彩笺专门用来写诗,时人称浣花笺或薛涛笺。其后竞起仿效,风行千载。“茗碗”,即茶碗,代指饮茶。此间有玉女津古井,水晶莹澄澈,宜酿酒烹茶,后人称其为薛涛井。上联追忆女诗人薛涛的逸事,一个“香”字既切笺与茗,又颂扬女诗人流芳百世。下联围绕“活”字写来,江水中云影的缓缓飘移,变幻无穷的粼粼波光,映着那雕栏玉砌的吟诗楼,使其显得更加秀丽而迷人。此联咏事赋景,熨贴自然,又令游人备添逸兴。从结构上来分析:上联的“花笺”、“茗碗”、“千载”与下联的“云影”、“波光”、“一楼”,均相应为偏正结构;进而,上联的“花笺”与“茗碗”,以及下联的“云影”与“波光”,构成并列结构,成为主语部分;上联的“香”与“千载”,以及下联的“活”与“一楼”,则构成动宾结构,成为谓语部分。

  这两副楹联从词性和句式结构上来说,上下联都对得非常工稳的。楹联字数越多,句子的结构就越复杂,结构的变化也越大,因而对于撰联的技巧要求也越高。词性一致与结构对应必须结合起来运用。

在楹联创作、评审的实践中,在掌握“结构对应”这一基本要素时,应该对“当句自对”的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撰写对联,能够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学问见识和运用文字的功夫。中国楹联学会六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出“抓好精品战略”,要求我们强化精品观念,从数量上看,当今要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而从质量上超过前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要把工作重点从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变到品质的提高上来。楹联创作与其它文艺创作一样,除了要有好的主题和内容外,还要进行艺术构思,而且,楹联的篇幅往往比任何诗词及其它文学形式都小,因此,构思就显得尤为重要。反映在遣词、用字、组句的技巧上,楹联的构思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直接与“结构对应”这一基本要求有关的“当句自对”问题,却是在楹联创作、评审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点之一。“结构对应”强调的是上下联联文结构要互相照应,互相对应平衡。但,在遣词的技巧中,有一种自对法,也就是当句自对,是上下联本句自对的形式。在上下联各自的联文中,一些字词或句子与另一些字词或句子相对。

例如:清阮元题杭州贡院联: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旧时乡试通常三年一次,都是秋天在省城贡院举行。此联首先点出时间为“桂子香时,槐花黄后”。而这喜获丰收的金秋岁月,正是“下笔千言”,抒怀写意的大好时节。接着又写“出门一笑”,喜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实际是对入场考生的激励和鼓舞,以“月满”喻圆满称心,用“潮来”喻思潮敏捷。此联措辞平实,寓意浓郁,实为佳作。此联在用词结构上,乍一看,上下联并不对应平衡,有人会问“桂子香时”怎么能对“西湖月满”?“槐花黄后”怎么能对“东浙潮来”?但实际上,作者在修辞手法上,恰恰就采用了自对法。你看,“桂子香时”对“槐花黄后”;“西湖月满”对“东浙潮来”,不仅词性结构一致,而且平仄交替、相对,非常工稳。

又如,清陶澍题一笠亭联:
游目骋怀,此地有崇山峻岭;
仰观俯察,是日也天朗气清。

  “一笠亭”,为上海豫园一景。王羲之《兰亭集序》有“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等句,陶澍将上述名篇之句进行调整组合,使之成为一副洒落有致,不露斧痕的集句写景联。有人会问:“游目骋怀”怎么对得起“仰观俯察”啊?“崇山峻岭”怎么能对得起“天朗气清”啊?实际上,上联之“游目”对“骋怀”,“崇山”对“峻岭”;而下联之“仰观”对“俯察”,“天朗”对“气清”,都是属于当句自对,词性结构对仗,平仄和谐,也是非常工稳的。

本期责编:萧泽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