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铁炉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小铁炉

作者:魏东辉

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打铁无疑是很苦的营生。
小铁炉家境不好,从小就寄居在姥姥家跟着红炉打铁,小小年纪把腰带扎得紧紧的,抡着大锤,嘿呦嘿呦喊着号子。待长大后,身体依然孱弱,抡锤依然费力,好在一般力气小的人,脑袋都相当好使。
铁炉跟的师傅只有一个女儿,跟着拉风箱。铁炉出力,师傅掌握火侯和翻转铁器的分寸。时间长了,师傅留着心眼,并不把全部的技艺传与小铁炉。小铁炉依然卖力地去做,却也并不缠着师傅教他。到后来,师傅就让小铁炉学淬火,随着一次次铁器在冷水中冒着青烟,小铁炉渐渐掌握了极精的火侯。每年三夏,师徒几人都要走街串巷去赶制镰刀。
这一年,小铁炉靠自己的悟性,竟然淬的刀口出奇的锋利。到后来,竟然不够卖了。老头见生意如此之好,就偷偷从外地又进来一些别的地方的镰刀,混杂自家镰刀里。本地人后来颇感觉不对劲,为什么有的镰好使,一天能割几亩地,有的却如钝铁一般。有几个人便去找小铁炉理论。事后小铁炉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就回收了大家认为不好使的镰刀,重新打了新的给了乡亲们。
老头知道这件事后,把小铁炉赶走了。
后来,有人说赶走小铁炉,不止是这样的原因,有说老头的女儿喜欢上小铁炉的。回想起来,也可能确有其事。那年冬天一个早晨,远远地见老头的女儿哈着寒气去找铁炉,从怀里拿出一双新做的棉鞋,对铁炉说:“快试试,快试试!”
铁炉穿上鞋,傻傻地笑,说“呵呵,正好,正好。”老头的女儿走后,铁炉费了很大劲才脱下来,说:“哎哟,真挤脚。”
今年清明,我回家祭祖。不曾想又碰到了多年未见的铁炉。他穿着一身黄色的僧袍,在一家小杂货店买香烛。我说:“你是小铁炉吗?”他说:“是。”我问:“你还认得我吗?”他只是朝我微笑,双手合什,却并认不出。
眼看着铁炉走出小店,消失在濛星细雨中,只剩下一点点黄色僧袍飘忽。杂货店老板娘说:“他现在可有钱了,不知从哪儿坑来的钱,不是坑来的钱,哪有那么多。现在和卫生院的小护士打得火热”,“哈哈,还和尚呢!”老板娘自己笑了。
这么多年沓无音信的小铁炉生活的很好,这就够了。
故乡,那些熟悉的名字将随着村庄一起,永远地消失。然而,关于他们的传奇却会在每一个回望故乡的夜晚和星子一起浮现,就像每一条路,每一棵树,每一片水,每一声蛙鸣。他们与他们的传说陪我们一起苦过痛过经历过,丰富着我们的想象,填充进我们的怀念。似一根常年浸在池水里的麻绳,不能提起,提起就有无尽的牵绊与重量。

作者简介:

魏东辉,1976年生,济宁任城人,现供职于政府单位。笔墨怡情,读书养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