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先、显、考、妣”,这五个农村墓碑常用字,都是啥意思
引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诗人杜牧《清明》中的名句,主要讲清明节时人们前去祭奠逝去亲人的场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丧葬仪式越发简洁,不会像古人一样在家中设置祠堂,更多的是在逝者墓前进行祭奠。而在逝者墓碑上刻下的字,正是对墓主人身份的说明,这其中也自有讲究。
很多人认为大多数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这话其实只对了一半。类似基督教徒或者伊斯兰教徒那样虔诚的宗教信仰,在中国人中确实比较少见。譬如在我国主流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佛教和道教,虽然寺庙道观众多,但是真正虔诚的信徒确实不算多。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人没有信仰,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有一种独有的“祖宗信仰”。
中国人崇拜祖先,对此的虔诚程度远超宗教。在封建社会的开国帝王,在得到皇位登基之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追踪自己的父系祖先。例如唐朝唐高祖李渊,开国之后追封了好几位祖先,远在千年前的老子都被李渊给追封为唐圣祖,这份崇敬之心不可谓不虔诚。
在建国之前,家谱的记录对一个家族来说至关重要。家谱上的代代祖先,可以说就是一个家族最重要的信仰。时至今日,家谱已经不再盛行。没有了家谱的记载,现在很多人可能连自己曾祖辈先人姓名都不知晓。不过除了家谱,还有一个地方还记载着先祖的名字——墓碑。
现在由政府所修建的公墓是有使用年限的,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墓地却不受此限制。而且后人们都把祖祖辈辈的先人们葬于一处,分立不同的墓碑。在这些墓碑上的铭文,通常包括墓主人的名讳、生亡年月、以及子孙后代的姓名等。一般而言,墓主人的名字位于墓碑中间一列,但如果是合葬墓的话,便是并排两列。并且这些名字并不是简单的直书其名,大多都加了修饰。02
墓碑的用途并不是简单的展示墓主人的名讳,所以对于墓主人的名字用语也格外考究。大多数中国人对墓碑都不陌生,上面的文字经常会以“故先考”或者“故先妣”开头,随后才是墓主人的姓氏和大名,最后才以“之墓”两个字作为结尾。有的墓碑上也会在姓名的后面,“之墓”的前面加上一些尊称,例如“先生”、“孺人”等。还有一些墓碑上,“先”字会被写为“显”,或者只有“先考”、“显考”,没有开头的“故”字,还有少数墓碑上没有“考”或者“妣”字。
总而言之,在墓碑上最常见的字就是“故、先、显、考、妣”。专家表示,这五个字绝对不能乱用,否则就会贻笑大方。然而这五个字的含义略显晦涩,虽然常见,但是如果真的要究其所以,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显”为什么会被用来代替“先”?为什么开头没有“故”?为什么有的墓碑上又不用“考”或者“妣”呢?
我们先来说一说最常见的“考妣”这两个字,关于这两个字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它们是用于指代父亲和母亲,考——父亲,妣——母亲。“如丧考妣”这个词出自《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意思就是说伤心得如同父母双亡一样。有时我们看到碑文上会并列出现这两个字的坟墓,这种就是父母合葬的墓。因为中国古代礼仪一般以左为尊,所以墓碑上一般是考左妣右,这是因为在封建社会父亲的地位比母亲更为尊贵。
如果立碑人并非墓主人的子女,在墓碑上就不会出现“考妣”二字,例如弟弟为自己兄长所立的墓碑,就不会用“考”这个字,只能用“先”或者“故”这样的字。03
前文提到过的“先”和“显”,虽然读音类似,但是在墓碑上使用的时候,两者意义却大不相同,不可混用。“先”这个字,就是亡故的意思,“先考”、“先妣”就是已经逝世的父亲和母亲。在《红楼梦》里林黛玉初入贾府时,贾母介绍李纨就说的是“先珠大嫂子”,这里的“先”就是指的是已经去世的贾宝珠。
而“显”字加在“考妣”之前,所表达的是显赫、显耀的意思,其实是子女希望父母在另外一个世界更加有地位。“显”字比“先”字更有尊贵的意思在里面。但是这个字也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用,如果墓主人离世时,他的父母或者岳父母还有人在世,或者墓主人还没有孙辈,墓碑上就不能用“显”只能用“先”。
而“故”这个字的含义和“先”是一样的,有些严格遵守传统的人,就不会将“先”和“故”重复使用,而只用“先考”这样的字。但是加上了“故”也没什么问题,所以类似“故先考”、“故显妣”这样的写法,也并不罕见。
墓碑上每个字都有一些具体的含义,如果只为好看,胡乱堆砌一些词汇,难免要闹笑话,所以既然要遵循传统,那就还是需要了解一下这些知识。如果不愿遵从这些繁文缛节,也大可直接写上“xx之墓”。
参考资料:
《清明》
《尚书·舜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