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觞醉月丨诗词创作之我见(二)
作者简介
李志刚,号梅林山人,湘人,居鹏城。网名飞觞醉月,又一网名老鱼吹浪。烟雨楼诗社社长, 深圳市长青诗社常务理事、顾问。2011年2月创办了烟雨楼词苑网络学校,培养了1500多学生。2016年主编并出版烟雨楼词苑师生作品集《词苑拾叶》,2017年主编并出版专著《实用填词教程》。
诗词创作之我见(二)
飞觞醉月
诗词创作要秉持中庸之道
诗词创作很多人感觉无从下手,即便读了不少理论书籍,奈何总不得其法,读人作品总感觉好,但也不知道好在那里,自己好像在诗词的大门前徘徊,始终入不了门。其实诗词的大门一直开着。只是你以前视而不见。有的人写了十几年,也只会写相思,仔细看内容手法则大致略同,无甚新意,遇到别的题材束手无策。其实,诗词的诸多事物皆有情,也皆无情。词句在可有可无之间,事物也在似物似人之间,一切不可写太实,也不要太虚无,万事万物取个"中"字。秉持中庸之道那么一切都解决了。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
一、题图诗词是中庸之道的先驱。
题图诗词是初学者经常作为练笔的方式之一,要含蓄留白,不可先入为主。但大多数人写出来却让人不忍品读,这是因为写的作品就是重新把图中的东西描述了一遍,而且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过于写实,难看之极。本来一幅图画,每个人看后应该有不同的感受,你却题出一个意思,没有留出相应的空间让人思考,显然作品是不合格的。我们知道古人作画要用留白艺术,它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间。从艺术角度上说,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另外,图画的一侧也留出教大的空白,是为了留给诗人题诗用的。反之,现代艺术家为了还原诗词意境,用诗词来作画。如比较有名的《秋暝山居图》等。由此我认为,题画诗词,应侧重写意,首先应该“解图”,要把自己融入图中,这个时候你就是图中事物,有情无情全在此刻一念之中。在创作中,别先入为主,融情于物中,留出想像空间,不偏不倚,事也好情也好要读者去判断。
例如:
高阳台 题华秋岳横琴小像
厉鄂
剑气横秋,诗肠涤雪,风尘湖海年年。三径归来,慵将身事牋天。草堂不著樱桃梦,寄疏狂、菊涧梅边。想清游、如此鬚眉,如此山川。 枯桐在膝冰徽冷,緃一弦虽设,亦似无弦。世外音稀,更求何处成连。几时与子苏堤去,采苹花、小艇冲烟。笑平生、忘了机心,合伴鸥眠。
一个美丽女子在诗人笔下,完完全全成了知己!
二、感怀词多用中和之法:虚实调和
感怀之词在豪放派词人中多喜欢直叙胸臆,但词人在抒发胸臆时,则要用典故或以侧面描写的象征、比喻手法来避免直叙中的“硬语盘空”,虚实相间以避免内容上的过激,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就使得词灵动丰满。
例如: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词从起句开始,连续三拍直叙胸臆,如瀑流倾泻。从“我见青山多妩媚”开始用典用情缓缓道来,虚笔调和恰到好处。此也中庸之道。我们很多人不注重这个,满篇的叫嚣口号。
再例如:
庆宫春·垂虹桥感怀
姜夔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珰素袜。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全词着笔轻灵,避实就虚,化于无迹。从词作背景来看,词中具有浓厚的伤逝怀昔之情,和具体的人事背景,但作者吞吐盘旋,一概不予说明,只以景物描写影衬,怀古与思念之情合二为一,空灵蕴籍,隽永深厚。
我们不少人写这类游记作品,往往实景连篇,生怕漏了一处风景,空泛而无趣。
三、记事词多用中庸之道,引起读者共鸣。
例如:
高阳台·并序
朱彝尊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繫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寻。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
写纪事词时,词人往往先体事,把自己融入整个事件中,细细体味。然后通过想像,对整个事件进行艺术加工,不偏不倚的描述出事件的因由,把情感、寄托表述出来。而不是枉加猜测、评论。这是我们要引起注意的,即主观意志不要道出来,你的作品是感动人,引起读者共鸣。
四、咏物词坚守中庸之道:不即不离
咏物词就是以咏物为主要表现方法的词。是以某种物品为描写吟咏的对象,来抒发作者的个人情怀为主要内容的词作。咏物诗词的最高境界,是物与“我”的合一。“我”之身世、感慨、意怀,寄托于物,完全透过物来表达。诗词本身吟咏的明明是“我”自己,但却只是若隐若现,基本不暴露,作者的本意隐寄其中,藏的很深。而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透入理解和领会,却分明又可以感受出来。所以坚守中庸之道:不即不离尤为重要。
张炎《词源》说:“诗难于咏物,词为尤以。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在我们创作咏物词时,往往体物过多,拘而不畅,写意寄托甚少,所以内容空洞,读着乏味。咏物当以寄托为上。
如: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此词咏杨柳,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全词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
总之,不论写什么题材,切记不要写的太实在,也不要写得太含蓄。太实在词就流于浅白,意脉就过于明显,词就显得无味;太含蓄就会感觉晦涩,读着莫名,虚实相间,轻重缓急取中庸之道为好!
诗词创作体现的是审美艺术
诗词是借助丰富的想像和新奇的比喻,以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高度概括地表现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由衷咏叹的文学体裁。它是深缅的思想和饱满的感情,在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交融在一起而显现出来的精练而富于感染力的艺术。在美学上,它具有参差错落的声韵;盘泊缥缈的意境;堆金涌翠的修辞;要眇宜修的设色;萧散秀润的语言;含蓄蕴籍的趣味。在内容上,具体表现为:深远的意境;优美的语言;曲折的情感;耐人寻味的意蕴;愉悦的趣味;深省的哲理。
一、参差错落的声韵。
这里声韵的参差错落,是指音韵的“隔协”“连协”交错排列。
如: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这首词,隔句押平韵结句连韵,在音韵上显得和谐舒缓。表现出一种愉悦喜庆的优美韵致。
一般词的平声韵有三种形式:
1、上片韵连协,下片隔协,合适 表达比较舒缓的情绪。
如: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2、韵位连协多于隔协,音节就变得紧促急切。合适表达急迫低抑的情调,如: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在整首使用平声韵的词体中,也有夹仄声短韵,自分宾主的。合适传达幽咽哀怨、若断若续的苦闷心绪。如: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另外一种声韵错落,就是韵位转折。韵位的平仄转换,有很强的表情作用。一缓一急常常是词人心绪起伏的曲线。有时句句押韵或不断转韵,以表达比较急促的情绪变化,宜表达紧张迫切场面的描写。
先看句句押韵的:
浪淘沙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词中句句押平声韵,音节紧促,表达出一种急迫低抑的情绪。
再看转韵的:有简单和复杂的两种:
一是简单的转韵,在于平仄互换,韵位排列比较均匀。如:李白《菩萨蛮》蒋捷的《虞美人》等。这样匀称的平仄互换,先仄后平,一急一缓,恰好与作者感情起伏相应,于急促中见缠绵。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虞美人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二是复杂的转韵,这种情况复杂得多,平仄不仅互换,有三转四转兼夹协等情况,韵位的排列,也交错参差不匀。如《钗头凤》、《河传》、《酒泉子》等。这样错综复杂的韵位变化,主要是为了增加声韵之美,而且造成句意的若断若续,更显得悱恻迷离,让人玩味再三。
钗头凤·红酥手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在创作时我们一定要注重词牌韵位的变化,以符合主题内容的需要。
首先,用韵的疏密应与感情配合。龙榆生说:“韵位的疏密,与所表达的感情的起伏变化、轻重缓急,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大抵隔句押韵,韵位排得均匀的,它所表达的情感都比较舒缓,宜于雍容愉乐场面的描写;句句押韵或不断转韵的,它所表达的情感比较急促,宜于紧张迫切场面的描写。”
其次,韵式的确定也往往与内容相关。一韵到底的格式,显得明朗流畅,便于抒发单纯质朴的感情;韵部转换的格式,显得曲折委婉,宜于表现隐晦复杂的思想。韵部的转换,往往还与诗文的结构层次配合。
最后,句式的问题,也与语音艺术有关。一般说来,短句响亮有力,长句曲折纤柔;短句的信息量较少,简洁而易于接受;长句信息量较多,复杂而耐人寻思。所以,我们在谋篇时必须着意这些关系,尽量使得词体声韵的优美。
如果创作时根本不在意声韵的作用,那么我们读起来,不仅内容上缺乏情趣,声韵上也感觉硬邦邦的,生涩无味。
例:
鹧鸪天·十九大感怀
又奏凯歌四面扬,征程九六铸辉煌。
先锋擘浪成奇志,舵手迎风再起航。
除恶虎、斩贪狼,励精图治国鸿昌。
锤镰接力新时代,喷薄一轮金太阳。
我们可以看到,一旦诗词成为政治平台,诗词的味道就变了,歌功颂德,溜须拍马就变得那么自然那么理直气壮。什么美韵、什么意境统统抛弃了,诗词会怎样沦落呢?
本公众号往期作品选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西江水月
微信号:xjsy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