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差怕冷的人补什么好?
题主所提的问题中有几个词要注意,一个是气血,一个是怕冷,一个是补,这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所以有必要弄清楚这三者的定义。首先气血属于中医范畴的词,中医上气和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两种基本物质,气对人体有推动调控作用,温煦凉润作用,固摄作用,及中介作用;血对人体有濡养,化神作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这些都形象的说了二者的作用和联系。
回到题主的问题当中,气血差,就是气血不足的意思,包括气不足和血不足,或者气血都不足这三种情况,不足就是少的意思,在中医上也叫虚,所以可以理解为气虚,血虚以及气血两虚!如果是气虚,则推不动血液往前行有走,因此四肢末梢的组织细胞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代谢缓慢,不能产生足够的热量,因此手脚凉。如果是血虚,气再足,血少也不能就到四肢末梢,手脚也会凉;同时除了手脚冷,还要有其他好多身体上的不舒服,比如精神萎靡,头晕耳鸣,失眠等,
这就好比,黄河断流一样,黄河的发源地三江源海拔3500-4800米,入海口是海平面,海拔0米,这巨大的落差就是推动黄河自西向东流的原因,如果水量不足,也一样流不到大海,到中游或者下游就断流了,这个断流就相当于人体血液流不到入海口一样,这是自然界的“血虚”,再比如瀑布的形成,地理落差有,没水也不行,瀑布也没有,这是自然界的“血虚”;
高山上的湖泊比如天山上的天池之所以能够形成湖泊而不能像河流一样流到入海口,那是因为海拔落差不够,这是自然界的“气虚”!
当然气血两虚就更不用说了,海拔落差不够,水量也不足。自然界的水源多是高山上的冰川融化,而人体的气血之源在脾,中医上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人体从外界获得的食物要想成为人体的气血,必须通过“脾”来运化,然后把气血输送到身体各部,供应人体各部细胞的新陈代谢,成为人体自己的一部分!所以重点在“脾”的这个“化”的功能!
那么我们接下来分析,第一,外界食物的来源要充足,这个充足是指饮食结构搭配要合理,能够满足脾运化的量,第二,脾虚的话,吃的再多也不能够运化成气血,所以要健脾!第三,单独气虚的话,需要补气,可以通过晒太阳(天灸),针刺,艾灸(地灸)身上的经络穴位,比如我们身上有关于气和血的穴位,
药物(比如黄芪,人参等),导引术等来补气!第四,如果血虚的话,可以补血,比如西医的输血也属于这个范围,缺铁性贫血可以补充铁剂(有一部分也是因为饮食来源的结构不合理),中医方面的药膳对于长期的慢性病也不失为好的方法比如我们身边的大枣可以补血,猪血,羊血等也都是不错的。补气血的药膳比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十全大补汤,红枣归芪蒸鸡,参枣茶等,
当然每个人用的时候 也需要根据自己的体质辩证来用。所以说气血差怕冷也是要根据自己具体的体质辩证来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