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程耀华寻根修谱第3369则--3、【关于人物​年代与繁衍代数 世系源流续接 辈份与代数相差的历史现象】

3【关于人物年代与繁衍代数 世系源流续接 辈份与代数相差的历史现象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光辉记载历史,统称炎黄子孙,从炎黄繁世系一脉传承至今己有200代左右。平均是20至26年一代人。

举列就当今程氏修谱而言,从姓氏的起源至今,天下程氏都以程伯符为受姓始祖传至45世新安世系始祖程元谭,各系氏族都有自己的原根记载,各系氏族从自己的始迁祖一脉传承名讳清清楚楚。
    谱牒自汉代以来,历世有人修纂,如汉有程泰、晋有程延、唐有程淘、宋有程祁、程晟,到了明代,有程孟、程敏政等,清以后就更多了。从目前了解的程氏谱系资料看,先人留下的谱牒资料有500多种,其中一部分收藏在国内大小图书馆、大专院校,晚清与民国间的谱不少藏于民间,还有在日、美等外国收藏。目前全国程氏堂号已查到160多个。

程氏从周代成康之际的受姓始祖程伯符到程婴14世,到程元谭45世,到忠壮公程灵洗58世,北宗到程颢、程颐78世,南宗到程元凤82世。大多支系世族从受姓祖佰符至今繁衍已见120世左右,平均约20至26年一代。

但是,也有局部个别的族系世系代数因各种原因, 繁衍年代可能有超过20年、26年以上一代的,还有30年、40年一代的,甚至达50年、60年一代的都可能出现,这只是因某一个历史时段或一个支系家庭的特殊原因以及生男生女有早迟而形成的,这种情况只是属于局部阶段性的,这种局现象不能代表整个支系从始迁祖的世系繁衍传承历史。更不能代表一个支系、支派或整个繁衍传承历史。

因此,有的人认为:“在修谱中,如果传承名讳名按年代的繁衍传承历史跨过26年以上一代的,属于有存疑对象。”, 这点编者与大家观点不敢苟同,我认为这个关点只能是从整个历史传承而言,对于因某一个时段或一个支系家庭的特殊原因形成的超过年代应区分开,
这不是本人无根椐提出的;举一个列子, 我支系有一家兄弟姐妹8人,最小的妹妹与大姐姐年龄相差41岁,他们是由3个母亲所生,属于同父异母家庭,兄弟姐妹年龄大小相隔41年,有将近2代人的年限!以上几代还是单传,因此,这个家庭的目前代数与他的近支代数就相差了10余代, 他的世系传承就有50多年一代。他的辈份在本系相差那么大,这个家族有谁敢说他不姓“程“!那个还敢说这个家族有存疑而不认吗?

但这只是属阶段性的,一个时段或一个家族的特殊原因形成的,不能代表整个桂花房系繁衍传承历史,更不能代表一个支系、支派的整个繁衍传承历史。如果整个支系传承繁衍都超过了50多年一代, 肯定有世系错接、混乱、断档、凭据不足等原因与“断代”、 “断头谱”、“迷宗” 的历史现象之嫌疑。
     如果我们以局部个别的世系房族阶段性发展来衡量几千年的人类发展,这与人类几千年发展的整个历史长河繁衍不相符合!人类发展有局部个别的世系房族可能有超过26年以上的,因此,要整个世系接下来,必须要考虑年代与人类发展理论根据!如果我们硬是要以局部个别的世系房族阶段性发展世系来接,显然接得不符人类繁衍发展的规律了。我们应该去除局部个别的世系房族阶段性发展的年限,这种局部个别的世系房族阶段性发展的年限是不可取的,应该以整个世系支派的发展年限与几千年人类的发展来考证续接!考证续接本(系)(支)(房族)的世系,世系、代数的接续,一定要有根据。只要本支原有传承历史记载或有代代相传的口碑传承,原根传承记载有依有据,与其大宗世系衔接,有疑问,要去考证!对还有存疑的问题,可以修正,需得到本(系)(支)(房族)族委会或全族人代表大会(全体户主会议)即全体族人认可,要举证论述证明辈份代数为何相差的依据。

举个列子,当今程氏, 在华夏民族姓氏之林中,程姓是-个具有影响的姓氏,根椐近年来全国人囗普查资料统计,程姓人口在全国姓氏人口中排列笫31位,属当今中国100个大姓之-。千百年来,程氏迁徙到各地的支派世系,以本支派世系迁徙始祖为头,谨尊先祖的家规传承,以家乘、族谱、经单簿上的原根记载,自立本支派世系郡氏、堂号(派)、家风,如:程子家训被中央纪委列为必修课。

但是对于修谱, 与其他姓氏一样, 根据传承家谱历史所载,各支系从本支系始迁祖的籍源流原艰记载,代代相传而不紊。由于各系、各支、名房族时代人物的变迁,分布四海,散居八方,正所谓各立山头,各系、各支、各房族随着的字辈拟定这是客观存在的发展规律了,从而在目前也就无从统一。 
  编者认为:修谱应按本支系的原根记载为基础,世系代数要是符合人类的繁衍发展规律,人物事件要和地方志和国家正史年代记载,   

通常讲幺房出老辈,是指上一辈兄弟中最小的那个就是幺房。过去生的多,兄弟姐妹中最大的可能和最小的相差二三十岁,这就造成长房传宗接代上要比幺房早上个几十年。年代短点,最简单的就是,长房的孙子,可能就和幺房的儿子一样大。辈分上就高了一辈。
     但是“幺房出老辈”这个慨念也不完全一定,长房也可能出现老辈。长房因生男生女有早迟,有的幺房已经有了曾孙, 长房的儿子与幺房的曾孙一样的年龄, 因此又出了比长房小的辈份, 幺房老辈份的格局。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 就是一个单一家族, 在繁衍传承上连续好几代都是单传, 而且都基本上是老来得子, 与亲支家族的繁衍每代都相差了20多年, 甚至40有40余年以上, 这种情况在几代之后, 这个单一家族与亲支家族都要相差10余代, 这种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
     历史以来,在重修族谱时,由于世系上接出现问题,旧家谱记录,查得很困难,也无法查,大家都称为“断头谱”。更有其因同宗支派世系之间。各有自己的原根记载,需然同宗血缘一脉, 但因各立山头而互相达不成共识,不能够谱联统宗世系,故被拒绝接纳汇修族谱,甚至被辱为“攀附”,遗留疑案至今。为此族人怨气甚高!
  其实不然!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寻访宗亲嫡裔,并将查访到所属地方氏族居之大宗大支资料以及前朝谱牒,分析整理,最后认定最符合“嫡裔”标准。      
  编者还是那句:“实事求是吧!”,修谱同仁应该都是智者!希望世系渊源有存疑的族人在考证清楚世系渊源后,重修族谱要按正确记载。杜绝明知有错,仍依旧谱记载,将错误责任归集前辈而自已不负责的态度。而对先辈族谱失误记载也应作交代,在对老谱都认为有存疑的地方作《考证论文》或注明解释并附于新谱,交代清楚存疑之处并明白告诉后人考证经过。千万不要继续将新、旧问题遗祸后世。切忌欺世盗名、交差了事的态度。还有就是近代甚多世系错接、混乱、断档、凭据不足等原因与“断代”、 “断头谱”、“迷宗” 的历史现象,也要谨慎处理,要以宁留空、勿创作的原则处理历史。

谱中存疑的旧问题遗祸后世。切忌欺世盗名、交差了事的态度。还有就是近代甚多世系“断代”、“迷宗”现象,也要谨慎处理,要以宁留空,勿创作的原则处理历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