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怒打父亲脚踹爷爷:养个“白眼狼”有多愤慨,就有多无奈!
【第1058篇原创文章】前两天,看到了下面这个视频,标题是:儿子邀请同学来家玩到很晚,父亲劝说引发家庭矛盾。
▽视频有点长,小心流量
视频显示,男孩把他父亲从自己房间里推搡出来后,突然情绪爆发对着父亲大吼“去死吧!”“你滚!”,不断扯着父亲的衣服,将他父亲的头按在墙上。
用胳膊勒住父亲的脖子,不停地捶打,
最后还用饮料浇洒在父亲身上。
期间男孩母亲一直在劝架,但实在拉不住暴怒中的儿子;
男孩的同学闻声从房间里出来劝阻,被他一把推进了房间里;
男孩的爷爷也出来劝架,男孩脚踹爷爷用力把爷爷抗推进房间里,嘴里大声吼叫个不停。
整个过程持续了近5分钟,父亲除了言语,基本没做什么反抗。
看了这个新闻,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
“这个父亲太软弱了,这样的儿子竟然不动手!”
“这要是我的儿子,我非揍死他不可!”
说这样话的人,一般都是因为,不是自己的孩子,
不是当事人,才会如此轻描淡写,
可能很多人会说,如果是我,我真揍!
我绝对相信!
只是,你以为这视频里的父母和这位爷爷以前没揍过吗?
这样的事情,是第一次发生吗?
大家都理所当然认为一顿揍就能解决,
所以这一家人都是傻子脑残……
但是大概率的事实,可能是这家人打过骂过,事情变得根本无法控制了。
你有多愤慨,他们就有多无奈。
在陪伴20多个青春期家庭共同成长之后,
这些孩子,有严重叛逆和家人极端冲突、辍学、厌学、重度抑郁、如视频中激烈的亲子冲突的、自残……
如果只是单独有监控抓取到了这些孩子的行为,
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说那句话:
“这要是我孩子,我早就把他打死了!”
但是等你身在其中,你就知道,有多么无力和无奈,
因为那个时候,大家说的你都试过了,不但没用,还会造成激烈的冲突和你能预见的最坏的结果,
只是敲敲键盘当然容易了。
下面,我想分享三点,每一点都很重要,希望耐心看完。
1、孩子叛逆、青春期过激行为,真的是“没打”的原因吗?
可能让大家很意外,
在我咨询过程中,
我发现一个规律,
那些看起来在父母面前”很嚣张“的青春期孩子,
在幼年时期,却是常常挨父母揍的!
那最后怎么会成这样呢?
有个女孩子,跟我说:
”以前,他动不动就对我一顿打,现在好了,我们可以对打,多好啊。
有本事你打死我,没本事?那很好啊,我就喜欢看他没本事的样子!“
母亲一脸无奈坐在旁边。
如果父母打孩子仅仅是因为孩子弱小,
打得过,
那么终究有一天,这个会成为过去,
当孩子长大了,就打不过了。
就算依然打得过,
孩子也不会任你打骂了,
他们还可以自残、还可以抑郁。
总之,最后父母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
本来事实上就是,打骂根本解决不了教育的问题啊!
那么是不是所有幼年被打的小孩,
长大都会叛逆,反过来想揍父母呢?
那就大错特错了,
比如周杰伦就说过,很感激父母的教育。
从80后一代的成长经历,
包括我自己也是从小被揍,
但我从来没有长大了要打回去的念头。
可能很多人会说,
那就是孩子自己不懂感恩。
说对了一半,
为什么说说对了一半呢?
同样是打孩子,有些家里的孩子,
依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有些家里的孩子,
就只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厌恶、否定、排斥……
注意,感受不到爱,不代表父母不爱这个孩子!
父母打骂孩子,大概率是出于爱,
但是很多父母知道自己打骂孩子,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父母应该去帮助孩子成长,
可就是控制不住,为什么呢?因为焦虑、控制、面子、追求完美、能力……
所以也不完全是因为爱。
你猜,孩子感觉得到吗?
孩子理解得了父母这背后复杂的因素吗?
有点难,对不对?
有个孩子跟我说,“每次我爸爸打我,我就会在我的日记本上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有位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会跟我说,心里想的是:“干啥啥不行,发火第一名。”
所以,不能完全怪孩子不感恩,没良心,
主要是他没有感受到足够的温暖和爱,
所以也给不出。
大概率来说,
从小没感受过温暖的孩子,
其大脑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情绪控制能力、情商发展,都会受影响,
他们会显得比较冷漠。
比如一些从小残疾的孩子,
会比其他人得到更多的冷眼、歧视和不接纳,
他们长大后往往更冷漠,
俗话说,可嫌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
那些青春期孩子的过激行为,
绝对不是没有打,或者打一顿就够了。
2、溺爱+打骂的伤害,比联合双打有过之无不及
据我观察,青春期冲突比较大的孩子,
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父母组合,
一个极其严厉的父亲,
和一个溺爱孩子的母亲。
可能我一说,就有人要吆喝:
“慈母多败儿”,
哎,那我就要说了,溺爱不是爱,
慈母可不是指溺爱孩子的母亲,
更加不是所有母亲!!!请收回你的指责,继续往下看。
为什么这个组合会在青春期爆发冲突呢?
为什么说这种组合会比联合双打更夸张呢?
因为这个组合,让孩子觉知爱的能力,更加低下,
让孩子的价值感更小。
因为被溺爱的小孩,
就是一个被过度“包办”的小孩,
这样的小孩,必须在所有人都围着他转,
才会感到自己被爱。
比如,他们会认为妈妈替自己服务,
帮自己干活,
是理所当然的,
并不需要感恩。
而一般不被溺爱的小孩,
心中对爱的觉知力是很高的,很容易感到爱和满足,
妈妈陪自己玩一会,就会感到很幸福,
就能感到自己是被爱的。
而且,因为在家里都围着自己转,
出去后颐指气使的态度、
自私的行为,
往往过度碰壁,
于是他们更加陷入到一种不被爱的世界,
感到世界冷漠,感到自己很凄惨。
有位被溺爱的小孩,对我说:
“我18岁就必须要独立?凭什么我要过着和你们一样的人生?!这不是绑架是什么?!”
“我要上学,父母竟然不同意卖房子,我怎么是这么惨的小孩啊!!啊啊啊”(说到这泪流满面)
这些感受,都是客观存在的,
你对孩子说,我们都对你这么好了,你还不知足,是没有半点用的,
因为孩子感受不到!而幸福,就是一种感受!
感悟到了,就幸福,感悟不到,就永远不会幸福!
如此,
被溺爱的孩子本来就很难感受到爱,
再遇到一个打骂型的家长,
那就是雪上加霜,
彻底让孩子失去被爱的感觉了。
然后,
人总得有存在感吧,
孩子都希望自己好厉害哦,可以干好多事情哦,
可是被包办太多的孩子,
不怎么懂得吃苦,
现实生活中,让自己感到有价值感的事情又特别少,
所以他们往往理想特别远大,
总想干一番大事,震撼四周。
可实际上却眼高手低,
不知道从哪里着手,遇到困难就退缩,
一退缩,那个过度严厉的父母可能会出来打骂,
那个溺爱自己的父母无原则的妥协只会让孩子更加没价值感,
陷入一个死循环,
所以,
这类孩子最终比较容易误入歧途,或者逃避到虚拟的网络世界,
因为那里更能接纳自己,在那里不需要付出更多就能得到虚无的价值感。
然而现实比这更可悲的是,
有一些父母是好的时候对孩子百依百顺,
不好的时候,完全不懂得控制情绪,又打又骂,
自己一个人就能扮演溺爱+打骂的双重角色,
发泄完情绪又过度补偿,
让孩子每天生活在诚惶诚恐之中,
四个字总结:雪霜加霜!
3、好的关系,比所谓的好成绩重要100倍
类似于这样比较激烈的青春期冲突,
绝对不是青春期才出现的,
而是早就埋下了伏笔。
不过,青春期的孩子还小,
一切都不算太晚。
如果说,孩子小的时候,
父母没有学会怎么和孩子相处,
等孩子长大了,
不得不去反思这个问题,
也是极好的。
下面是我在咨询过程中,
鼓励一位父亲参与咨询的内容:
在我咨询的这些案例中,大部分父亲都会参与,
而这些有父亲参与的案例,
进展都会迅速很多。
因为我们的文化是:父爱如山,
这种山一般的爱,孩子未必能解。
比如很多父亲把孩子扔给妈妈就不怎么管了,
和孩子相处特别少,平时主要负责养家(主外),
也不是不关心孩子成长的教育,
只是一出面就是打骂,认为自己要撑起家长的权威,
长期扮黑脸,
怎么会给孩子以爱的感受呢?
那些长期认为自己不被父亲爱、不被父亲认可的孩子,
未必成绩会不好哦!
相反,学霸还挺多。
这是因为,表面好像孩子和父亲关系不好,
但内心又极度渴望,所以总是想证明自己。
可是,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孩子吗?
所以,现在学会如何去爱孩子,
还来得及。
如果现在还想的是“看我不打死你”,
或许就没救了。
好的关系,
就是一个生命生长的土壤,
是向上的阳光、是滋润孩子心田的雨露,
是一个生命散发生机的主要原因。
当青春期的孩子,
表现出令人讨厌,甚至像前面这个视频中的孩子,
那种让人窒息的行为,
即便全世界都在质疑孩子,
作为父母都不不应该放弃,
什么叫放弃呢?
就是“让他去吧,不管了,管不了了!”
或者“打死算了”
或者“生怕激怒孩子,无限度地纵容孩子的行为”。
就像我鼓励那位父亲所言,
叛逆的孩子,不是坏孩子,
他们病了,
需要帮助。
如果你自己无法帮助孩子,
那么积极向外求助吧!
写这篇文章,不是危言耸听,青春期的问题不是青春期而已,
而是希望,所有还在路上的父母,
都和孩子一起成长吧,学会爱、懂得爱。
找作者:pengxiaobeng01 进社群:niumazl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