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三盏“灯”,点亮为人处事的大智慧

01点亮“光明心灯”,勇破心中贼

王阳明一生坎坷。他从小以神童知名,但数次科举失利,同学中有人以不中举为耻者,他笑道:“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中举之后,走上官场,王阳明又因得罪太监刘瑾而险遭杀身之祸。即便在平定宁王之乱、达到人生巅峰之时,也因小人馋告而差点失去一切。他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

但他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强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强大的内心,能够帮助一个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成为圣贤。

人人都渴望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但走向内心的强大,要经过历练甚至磨难,王阳明就是最好的例子。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对王阳明推崇备至,曾说王阳明的心学堪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又说“是以古之君子,宁凿五丁之间道,不假邯郸之野马,故其途亦不得不殊”,意思是:修心养性,绝非一蹴而就。

王阳明小时候,堪称顽劣少年,各种记载中都有他行事乖张、屡遭殴打的故事。青年时代,他也一度迷惘,精神不知往何寄托而历经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佛氏的“五溺之习”。用今天的话来说,王阳明年轻时候,痴迷求仙拜佛,喜欢打打杀杀,走了不少弯路。这种沉溺对年轻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在今天,也有很多与当年王阳明类似的同龄人,沉溺于游戏、追星、金钱……但是很多人一直未能挣脱,一辈子沉溺其中,甚至成了悲剧的主角。 王阳明是如何完成自己的转变的?史载,在被贬谪到偏远蛮荒的贵州龙场驿后,某个晚上,习惯夜夜静坐深思的王阳明突然大悟,高兴得跳起来的他甚至把睡着的仆人们都惊醒了,史称“龙场悟道”。但半夜悟道,颇多戏剧成份,应该说王阳明悟道,实际上是个从渐悟到顿悟的过程,尤其是到了龙场驿之后,结合自身处境,加上宁静的环境,日夜思想,才终于大悟。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对今天的人来说,虽然无法重复王阳明悟道的过程,但王阳明始终保持好学深究、追求真理的态度,在事上磨练的精神,是尤其值得今人学习的。此外,我们也应学习:王阳明对自我内心的关照。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无论身处什么时候,无论外界有多少监督,没有人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除了你自己。迷失还是坚守,全靠自我。

02点亮“知行事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这么形容王阳明:“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一代大师钱穆也说,他最佩服的三个人,分别是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这三人均文武双全。

王阳明一介书生,却能立下赫赫军功,令后人称奇。他的军功,主要是“三征”,按时间顺序,先是以赣南为中心,跨江西、福建、广东、湖广四地,一举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继而在江西快速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被后人誉为用35天时间,平定朱宸濠策划了三十年的叛乱;第三征是指成功讨伐广西思恩、田州以及断藤峡、八寨的叛贼。

王阳明的军功,并非依靠小聪明。他一直在学习,而且不像同时代寻常儒生那般学习,除了八股文,他致力学好兵法,并在少年时代出游四方,纵观山形地势,小小年纪,已有经略四方之志。14岁时,他开始学习弓马之术,研读兵法,他认为儒生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懂兵法,虽然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但当世的儒生仅仅是巧于章句,平时只关注科举及第和荣华富贵,做文章粉饰太平,一旦遇事,就束手无策。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阳明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难怪后世感叹:王阳明是“行动圣哲”,阳明学是行动儒学! 在王阳明看来,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体的,不分轻重,忽视任何一方都不能达到至善。如果儒学忽视治人,而只重视修己,那它就会变得和佛教、老庄一样,重视出世、超脱和独善其身。如果儒学忽视修己,而只重视治人,那它又会变得和法家、纵横家一样,重视功利和权力。

前者虽然纯真,但却忽视现实;后者虽然重视现实,却缺乏纯真。所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远不仅仅停留在手段这个层面上。

03点亮“修己性灯”,最好的家教是品格

说王阳明,不得不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优质的家教,淳正的家风,是王阳明之所以成为王阳明的关键因素之一。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不是寻常人,从小聪慧,过目不忘,36岁时考中状元,至少这科举成绩,比儿子要好得多。而且王华道德高尚,品行纯正。

据记载,王华中状元前曾在祁阳教书,教学期满,他告别祁阳文友,准备回家参加乡试。学子们设宴为他饯行,有人将宴席安排在水中央的一座亭子里,还事先藏了两个妓女在里面。席散之后,众人都告辞乘船上岸而去,将王华安置在亭里歇息。两个妓女从内里出来,王华吃惊不小,急忙呼船,可是船都已走远,无奈王华只得拆了门板渡水而归,祁阳人无不佩服他的人品。 

王华是个好父亲,对儿子在学问与道德方面一直要求严格,但并不一味禁锢儿子的思想,他为人坦荡真诚,急公好义,且有一副峥峥铁骨,不媚佞人。宦官刘瑾专权时,朝中大臣纷纷奔走其门,而王华却不与其来往。刘瑾素慕王华为人,曾两次派人对王华说他与王华有旧情,王华若能去见他一面,可入阁为相。王华操持坚定,不肯趋附刘瑾。此时正好王阳明得罪了刘瑾,于是这对父子双双遭殃。

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驿,王华也被迫致仕。但他回乡后以读书自娱,侍奉百岁老母,自己虽年已七十,仍行孝于床前,为世人称赞。一直到刘瑾事败被诛后,王华恢复原官。后来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反遭奸臣诬陷,官府甚至派人到王华家中记录资产房屋等等,一付要抄家的模样,亲朋好友惊恐不已,但王华泰然自若。

父亲的这些美德,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王阳明。在王阳明科举考试登第后,与王华同榜进士的榜眼黄珣曾写诗给王华,题为《贺年侄王伯安登第》,最后两句是:“相看尽道登科乐,却合同担廊庙忧。”父子俩,都是以一己之力,为国担忧的读书人。

阳明心学,影响深远;家风浩荡,泽被后世。在今天乃至未来,王阳明的思想还在源源不断启迪着世人,照亮着后来人前行的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