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霞间窑初论(上)
霞 间 窑 初 论
宋黎藜
内容简介:本文介绍了霞间窑概况,梳理了近年的发现和研究状况,以及与宣州窑、越窑、湖南窑口等的关系。分析了霞间窑瓷器镶白和堆泥工艺与高丽瓷、山西浑源窑瓷器历史关联。
关键词:霞间窑 关系 镶白和堆泥工艺
引言
安徽省位于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带,与山东、河南、湖北、江苏、江西、浙江为邻。处于南北两大陶瓷生产地和浙江青瓷发源地之间,其瓷器生产必然会受到来自各方因素的影响,显得扑朔迷离。随着生产和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瓷器的发现,安徽皖南的一些窑口逐渐引起世人的重视。五代至北宋时期,是安徽省瓷器制造业的鼎盛时期,在皖南地区,无论是歙县竦口窑、绩溪霞间窑、泾县琴溪窑、窑头岭窑、繁昌窑,都达到了盛烧期。本文仅就霞间窑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霞间窑概况
1、概况
霞间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县城西北约2公里的高迁乡霞间村,因发现地而得名“霞间窑”。窑址分布在约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几座土墩和小山斜坡上,那里丘陵起伏,窑址分布密集。已发现五处:姑嫂塘、对面窑、栗树山、十亩园和黄金坦。自霞间窑发现后,该县又相继发现了巷口、湖里、梅树坦、孔灵等窑址。
这些窑烧造的产品与霞间窑产品大同小异,证明这里当时的制瓷业极为繁荣。2005年绩溪县政府对绩溪西区进行开发,黄金坦、栗树山、陈家湾三处窑址被完全破坏,现存对面窑和姑嫂塘保存完好。1984年发现,1986和1989年分别公布为县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近年在安徽省发现的疑似霞间窑器物
(1)《中国出土瓷器全集8-安徽卷》记载。图一、图二青釉瓜棱执壶 卷沿,喇叭口,圆肩,长曲流,片状柄,柄外侧有“上大”二字,鼓腹,压印瓜棱,矮圈足。淡青黄色釉,匀净光润,施满釉,底足无釉。2004年繁昌县文德亭宋墓出土,繁昌县博物馆藏。图三青釉葫芦形执壶敛口,杯形上腹,细束颈,圆肩,长曲流,球形腹,平底,青灰色釉泛黄,釉薄而均匀,施满釉。1998年铜陵县钟鸣镇金龙村宋墓出土,铜陵市文物管理所藏。
(3)1988年安徽望江县翠岭乡城西村发现一座墓葬,出土青瓷执壶一件,侈口、筒颈,呈喇叭形,溜肩,深腹,呈椭圆形,圈足,肩上置弯流,一侧有执柄,通体施青釉(如图),同出的有盘口壶、瓷枕、方铜镜等。执壶与湖南资兴宋墓 出土的青瓷壶造型、釉色完全相似。从随葬的钱币等看,该墓年代下限应是北宋晚期。(图一)
(4)2004-2006年沿江高速公路铜陵段发掘的墓葬材料中,联丰取土场M3出土一件执壶(M3:7),器体较高、喇叭口、长圆弧腹、矮圈足、流向上高翘,执手扁平,器腹有5道竖刻压纹,呈瓜棱状,黄釉,较易脱落。口径10、圈足直径7.6、高22.5厘米。从墓葬出土器物观察,时代应为五代时期。(图二)
(5)2008-2009年对繁昌县新港镇荷圩村的16座墓葬进行发掘 。其中M8:1为一件瓷执壶,喇叭口、圆唇、长颈、瓜棱形腹,圈足,肩颈间安一扁平把手,管状流,流较长向外弯曲。青灰胎,施青绿釉,釉色略泛灰,器内施釉至颈下,器外通体施釉圈足足底刮釉,釉面光泽莹润。腹部压印六道竖向凹槽,分成六等分,形成瓜棱。口径10、底径6.8、通高22.2厘米。(图三、四)
(6)2010年,为配合高铁项目,对繁昌县峨桥镇茶亭村民组的茶亭遗址进行发掘, 清理的宋墓出土遗物中,有长颈执壶一件(M4:1),青瓷,圆唇,略侈口,长颈,鼓腹,圈足,胎白,底部无釉,六道瓜棱,把残,长流且外曲,口径11.4、高23.7、底径7、最大腹径13.6厘米。
青瓷瓷碗一件(M4:2),尖唇,敞口,弧腹,圈足,釉色均匀,胎灰,底部无釉。碗内底部也存有一圈浅凸棱。口径12.6、高4.4、底径6.5厘米。
白瓷碗一件(M4:5),尖唇、侈口、斜腹、圈足,釉色均匀、细腻、胎白、底部无釉。碗口沿一周有浅的花瓣痕迹,将碗五等分,圈足略外侈。口径12.8、高3.4、底径8厘米。此碗胎质造型和霞间窑碗极为相似,是否可以推断霞间窑五代时期也烧制白瓷?
(7)青釉卷口小罐,高8厘米,口径8.1厘米,底径5.9厘米。器物小巧,形如小缸,广口,卷唇,圆鼓腹,假圈足。胎体很薄,胎质细腻而坚实,胎色青灰,通体内外均施青釉,釉面较为光洁,釉层薄而均匀,有开片纹,有脱釉现象,足底有粘砂,为入窑垫烧的痕迹。1971年安徽省绩溪县基建中出土,安徽省博物馆收藏。
(作者系宣城市文物局文博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