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少林时辰疗伤法》

穴道秘书

提要

先师秘诀生死血道诀。杨成博遗传点脉秘书,师曰∶要害生死血道,要明春夏秋冬四季、十二时辰,方可次断生死。伤心之事不可用之。出外偶遇恶人,此比功夫不可忍之,无此比恶何必伤人之命,此比手法出在三尖之法。何为三尖之法,虎尖掌尖肩尖是也。定要子午分明,百发百中,贤徒习成此比手法之日,尊师口诀分明,此比功夫,百发百中。难晓此比手法,至善而取之尔,若强取不能成功矣。

出此比手法次要,虎尖点掌尖、落掌尖、落肩尖,进切不可乱出手伤人之命也,如若发莫忘先师之付托。现看句不明,再看四围图式便能明晓,须言叮嘱之语而亦自己良心。此书若传好人,固可按部医人,如歹人得之则祸害不浅,切不可乱人矣。

师曰∶人有一十八穴大,五十四穴小,天地人和四大穴,此比方乃伤人之命也,何为小穴,手足四肢是,内外筋骨共成七十二穴。药有七十二方,习炼成功矣。妙药可以活之。倘若出外不可伤人,须要时存善念,见事多谋,为师之言须要紧记。

看症口诀

第一看,用手拈起眼皮,看他瞳人动。

第二看,嘴角人中血道,红黄尚可,若白紫黑色难医。

第三看,太阴太阳,用手按住内跳动者可医,心中亦跳动,可此比五形中,有一血穴生动可救矣。无生动的看外形,用手抑头一二三四关,看一关活动者,即用通关散吹入鼻内,手指拍动照三关一把即可,用雄鸡一只,连皮破腹入麝香三分,趁滚对脐敷之,须看面色红转赤有救,白转黑即死。形色若不好,用难对大参六分,再用回生丹服之,候之三筒烟,久候内心响,然后以手推之。分为男左女右,女人推之肚膀,男推之丹田,不松手,如此三把,看其气接,再看伤在何处。用生姜一片、葱头擦伤处。用劳宫穴按之其伤即散,然后用药调治。凡伤穴道,七吼不治;大小便长流,肾子脱落不治;腰对节断不治;瞳人两便破不治;咽喉见管不治;落下二心口,撞上心不治;受伤倒地,正心口吐汁不治。用花针插入鼻尖上二三分,取血红有救,出血转白黄红不可治也。如看假死者,咽喉红动心挣起,用吹关散吹之立效,关上一把提起即打,不打足之,情恐伤一命,折寿三年。

四季口诀

血走十二时,药有十二方治,四季用药照伤处而治,改时不该药,后用全身丸子。

时血行道左咽喉,名为仙鹅,取血穴伤者,七十二日而死,服此方全愈。

麝香(二分)丁香、川芎、郁金、陈皮、血竭、桔梗、三七、地龙、生地、红花、羌活、乳香、橘红、古钱(醋七次)

以上药各二钱,共为细末,酒调三钱半,服半即愈。

丑时血行道左筋,名为盘元穴,伤重者三七九日而死,服后方愈。

虎骨(二钱)、碎补、白芷、香附、小茴、槟榔、三棱、莪术、泽泻、红花、归尾、乳香、青皮、猪苓、没药

以上各一钱,清水煎服。

寅时血行道右筋,名为肚角穴,伤重者一日一时,轻者周年半载而死,服后方即愈。

续断(二钱)、生地、羌活、乳香、川芎、苏木、泽兰、槟榔、白芷、大茴、赤芍、丹皮、归尾、独活、红花、加桃仁

以上药各一钱,水煎服。

卯时血行道右血腕,名为隙X穴,伤者寒热往来,咳嗽吐血,半年死,服后方愈。

麻黄二钱、京芥、莪术、蒲黄、紫草、桃仁、枳壳、宜茶、三棱、三七、郁金、红花、乳香、桑皮、赤芍、陈皮、木香、川芎、生地(各一钱)

酒煎冲童便服。

辰时血行道左比双燕入穴,伤重者四肢无力,黄皮瘦弱吐血,主五日半而死,服后方全愈。

泽泻(二钱)、红花、桃仁、茯苓、泽兰、陈皮、柴胡、桂枝、续断、羌活、桑皮、甘草(各一钱)

加生姜三片酒煎。以上药各一钱。

此乃凤羽之穴,离腰之边,但伤之如不至死者,可能治,亦宜早治,四

大寒小寒

碎补(二钱)、川乌(一钱)、独活(一钱)、乳香(二钱)、羌活(一钱)、无名异(一钱)、赤芍(二钱)、肉苁蓉(一钱)、红花(一钱)、卷柏(一钱)、草乌(一钱)、秦艽(一钱半)、田七(一钱,另包)、土鳖子、(一钱半)、千年健(一钱)、没药(一钱半)、加首乌(一钱)

酒水煎,空心服。

此穴有伤不能知也,自问如起拳棍不能伤此穴眼,系背花年少不防。此症可小可大,七情之伤,亦难治也。

此方十二条,偶有求方者医治,将三十四方发药,无有不对之理。倘伤穴情用药,百发百中,小心看习,自然知长久之命也。

终身结脉法,仍系穴脉之出一二,明白要习,师出身教,习此法倘不知此,虽勇如猛虎无济也。

七香跌打丸

乌狗脚爪(四只)、红花(二钱)、木瓜(一钱)、田七(二钱)、沉香(三钱)、金边湖蜞(五条)、枳壳(二钱)、珍珠(一钱)、象皮(一钱)、三棱(一钱)、凤凰根(二钱)、川芎(一钱)、青皮(二钱)、沙参、(二钱)、降香(一钱)、金边土鳖(二钱)、胆星(一钱)、无名异(醋制,二钱)、大王(四钱)、自然铜(醋、制,一钱)、木香(一钱)、檀香(一钱)、桃仁(三钱)、地龙(一钱)、归尾(三钱)、焦蝎子(二只)、牛膝、(一钱)、藿香(一钱)、桂枝(一钱)、莪术(二钱)、虎骨(二钱)、赤芍(一钱)、郁金(一钱)、生地(一钱)、苏木(二钱)、血竭(二钱)、麝香(五分)、乳香(二钱,去油)

共为细末,用蜜为丸,每重二钱五分,晒干只得一钱八分。此七香跌打丸共三十八味,和前二十四穴之情诀,不但日久之症,即能成效。如伤轻者用一丸,伤重者二丸,作一服,必能全愈。

跌打总方

川连(一钱)、红花(一钱)、血珀(八分)、羌王(一钱)、田七(一钱)、自然铜(一钱,醋炒)、归尾(三钱)、没药(七分)、血竭(一钱)、郁金(一钱)、人中白(一钱,另包冲服)、生地(二钱)、乳香(六分)、玄胡(一钱)、中王(四分)、沉香(八分)、熊胆(三分)、珍珠(七分)、莪术(二钱)、三棱(一钱)、桂枝(一钱)、大王(一钱半)

酒、水各半煎服,用童便加冲落药更妙。

回生丹

(将药吹入鼻内,一时回生,男左女右,即吹即愈)

生芷、生半夏、生皂角、生蒲英、北细辛、麝香、冰片

以上共为细末贮用,倘遇跌倒伤卧地不知人事,用此药遂醒,然后向症发

跌打吊瘀煎水洗方

防风(三钱)、当归(三钱)、羌活(三钱)、京芥(三钱)、苦参(五钱)、丹皮(五钱)、鹤虱(五钱)、虎骨(三钱)、川椒(五钱)、蕲艾(五钱)、黄柏(三钱)、羌王(五钱)

共为粗末,分两包煎水洗。

祖传凤阳门药泥布法

药泥疗伤,由来已久,古今伤科医书均有记载。祖传凤阳门药泥布法系凤阳门派先辈在祖国中医学药泥疗法的基础上总结而成的一种疗伤方法,它对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等骨伤疾病均有显著疗效。由于社会的变革及现代医学的发展,药泥布法已濒临失传。为使广大读者认识这一疗法,现作一介绍。

1、药物组成(药粉):

生川乌18克,生草乌18克,生南星18克,生半夏18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细辛20克,元胡18克,鸡骨香25克,九里香25克,小罗伞30克,九节茶30克,梅片12克,上述药物研成细粉备用。

2、药液配制:

取三寸钉150克(三寸钉即小松树苗,三寸以下者;没有可用松树二层皮代),将其捣烂后冲米醋500毫升,搅拌后挤汁装瓶备用。

3、红色粘土选制:

(1)取常年浸没于水中的红肉耕土(潮汕地区对水下一种红色粘土的俗称)3-5公斤,将其捣搓至膏状备用。

(2)取山坡向阳红色粘土3-5公斤,晒干后磨成细粉过筛装袋备用。(红色粘土最好是取向阳山坡松树下,略带菜花黄色样者。)

4、药泥制作:

(1)取红肉耕土500克,加入药粉250克,捣搓均匀后再加入药液适量,调成软膏状,敷涂患处,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敷药面积应稍大于伤处面积,厚度0.5-0.7厘米左右,每天1-2次,每次6-8小时,3天更换药泥一次。药泥用量可根据伤处面积确定使用量。本方法适应于损伤初期或风湿热痹,证见患处红肿发热疼痛者。

(2)取红色粘土细粉500克,配药粉250克,搅拌均匀后加入煮沸的药液适量,调成软膏状敷涂患处,外用纱布或绷带包扎固定。同时为了保持药泥有较长时间的热量,可用塑料布在绷布外围包扎保温。但不得每天进行,以免邪毒无法外排。本法适应于损伤中后期或风寒湿痹,症见关节僵硬,肌肉挛缩,活动不便者。用法用量同(1)

5、临床体会:

祖传凤阳门药泥布法中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北细辛、九里香有祛风燥湿、除痰、逐寒通络止痛之功;当归、赤芍、川芎、甘松、元胡、小罗伞、鸡骨香、九节茶有活血化瘀、理气行气、消肿止痛的作用;米醋入血分,消肿利水祛湿,软坚散结止痛,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梅片则芳香走窜、通窍透肤。诸药与红泥加热合用,可使热源长时间持续稳定,把药力和热力这两种不同的作用融为一体,在温热的作用下,借助米醋较强的穿透力,把中草药物中各种有效成分和红泥的各微量元素带到病灶,使药力在患部直接产生作用,迅速消除瘀血滞气,并在温热的作用下,促进体内邪毒排泄,从而达到显著疗效。而应用于治疗损伤初期或风湿热痹的药泥中,红肉耕土则有清热退火、凉血止血、消肿定痛、滋润肌肤的作用,故特别适应于患处红肿发热疼痛者的治疗。

附后:

祖传凤阳门药泥布法,一直以来都是沿用红肉耕土作基质。后来,笔者多次到野生动物保护区参观,三度见到群猴因抢争食物或争占地盘而互相厮斗,胜负决定之后,双方伤猴各自窜到山坡向阳之处挖掘红色粘土进食,或者尿湿粘土后捣成泥浆状涂敷伤处,进行自我疗伤。由此,笔者联想到凤阳门药泥布法,并对红泥的选择、配制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故此,本文多了一句“向阳之处红色粘土”,与祖传凤阳门药泥布法中记载不同。

《南少林时辰疗伤法》

一、概述

时辰疗伤法,民间称为“十二时”。所谓“十二时”,也是民间流传较广的一种古老的按时取穴、按时投药的治疗方法,即“子午流注”之俗称,国外谓之“生物钟”或“生理钟”。自然界中,生物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节律,如季节、昼夜、时辰等变化,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高度时间节律的生长活动特性,即“生物钟”现象。

“生物钟”现象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青蛙冬眠春起,蝙蝠昼伏夜出,燕子春来秋去,雁群南飞北翔,公鸡丑时呜叫,蛇麻草寅晨开花,牵牛花破晓绽放,夜来香傍晚飘香,梅花盛开于冬日,桂花飘香于秋令,桃花斗艳于春季,荷花争妍于夏月……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人类“生物钟”现象亦是如此,如人体之体温、脉搏、血压、血糖含量、基础代谢率、内分泌激素之分泌、经络电势等,均会发生昼夜性之变化,人对疾病、药物与针灸之敏感性亦均有周期之节律。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医学家就观察到,人体内存在着近似昼夜节律之生理现象,与自然界变化相适应,从而强调了因时制宜之重要性。

我国传统医学“子午流注”是以《内经》“人与天地相应”、内外统一之整体观,以及阴阳相合、“刚柔互配”、五行相生之理论,用天干地支之度变易规律,来推算人体气血在经脉中昼夜循行流注、盛衰开合之时机,而获得最佳疗效之方法。先父戴良鸿老中医,研究此道有年,效验颇显,亦可佐证“子午流注”疗法优越之一斑。

“子午”系指时间而言,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时辰,夜半为子时,阴至极而转阳,故子时一刻为阳之始;日中为午时,阳最盛而转阴,故午时一刻为阴之始。“子午”代表阴阳之开始与分界,故有“子午为经,卯酉为纬”之称。所谓“流注”,流是流动,注是灌注,是指人体气血在经脉中如水之流行灌注。此系受自然界中日时变易之影响,从子时到午时,从午时到子时,随时间之推移,而出现周期性之盛衰开合,开时气血盛,合时气血衰。掌握此种气血流注盛衰开合之时机,针灸、投药、按摩即可提高疗效,显然有“因时施治”之意。

伤科学是中医学科之一,在方药疗法上亦是按照八纲辨证施治的。尤其受到经络学说与气功之影响,产生以经络学说为主要理论依据,按气血传注经络之时辰,不同穴位受伤及点穴治伤等独特疗法,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之经验,形成了颇有影响之“伤科少林学派”,丰富与发展了中国伤科学。

少林派治伤,是以经络气血传输为理论基础,创立了“血头行走穴道”等理论。此类理论之形成,既是中国医学基础理论之派生,亦系长期经验积累之成果。“血头行走穴道”论,最早见于明嘉靖二年异远真人所著之《跌损妙方》,全书以经络学说为立论依据,以穴位不同,按十二大穴血头行走时辰的不同论治,而自立伤科门户。书中所载之《血头行走歌》:“周身之血有一头,日夜行走不停留,遇时遇穴若损伤,一七不治命要休,子时走向心窝穴(鸠尾穴),丑时倾向泉井(膻中穴)求,井口(人中、龈交穴)是寅山根(两眼之间印堂穴之下)卯,辰到天心(神庭穴)已尽头(哑门穴),午时却与中原(命门穴)会,左石蟾宫(肾俞穴)分在末,吕尾(长强穴)属申屈井(神阙穴)酉,丹肾(关元穴)俱为戌时位,六宫(曲骨穴)直待亥时来,不教乱传斯为贵。”歌中涉及的十二个穴道之解剖位置,不少是处于人体的重要脏器部位,这些部位致伤出现之轻重证候已为临床医生所熟知,故在“血头行走穴道”理论的指导下,积累起来的治伤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笔者曾收治一病人王某某,男,成人,被人殴打胸部,嗣即觉腹中有气流自下向上冲,心慌意乱,六神无依,时而狂呼惊叫,语无伦次。家人疑为精神病,在某精神病院治疗,服药7天后,精神仍见萎靡不振。一星期后,忽然双目紧闭,昏迷不醒,一直以输液维持生命,达一个月之久,后转来就诊。只见患者牙关紧,双目闭,颈项强,手足直,两拳紧握,全身坚痉,口臭难闻。据家属代述:其于午时,心窝处受伤,恐因穴道被撞击而闭塞,故来我父骨伤科治疗。现每日2~3次以米汤及葡萄糖作鼻饲,二便失禁。其伤在巨阙穴处,此穴属任脉,系心之募穴,此穴被击中,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轻则昏迷,重则致命。按子午流注理论急给午时药方加味。方药如下:

夜明砂10克,枣仁10克,黄芩6克,自然铜10克,栀子10克,郁金10克,川连6克,菖蒲6克,丹参18克,甘草3克,水煎鼻饲。

服药半小时左右,患者两眼睁开,怒目而视,腰部反张,上下起伏,动作急剧,烦躁不安。后又煎原药令服,神志渐清,不用鼻饲。有效则不更方,原方再服六剂。神志已清,惟四肢僵硬,尚未痊愈,遂用“洗伤一号”薰洗四肢及全身关节,且令其忌鱼肉油腻,惟食清淡之品,同时嘱三餐后服复方丹参片,后以调脾胃、益肝肾、补气血之药以善其后。两个月后痊愈,能参加一般体力劳动。

近年来许多同道潜心治疗,刻苦钻研,屡次证实“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等中国古代之“时间治疗学”,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实践上,均显示出强大之生命力。而国外“生物钟”学科之兴起,现代“时间治疗学”之发展,更引起国内外学者对这门古老科学之重视与关注,相信经过不断钻研与探索,必将成为卓有成效之疗法,而为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之明珠。

二、十二时经络

甲子属胆经,乙丑属肝经,丙寅属肺经,丁卯属大肠经,戊辰属胃经,己巳属脾经,庚午属心经,辛未属小肠经,壬申属膀胱经,癸酉属肾经,甲戌属心包络经,乙亥属三焦经。

三、十二时配合时刻日夜共计九十六刻

甲子:一时八刻,属胆经。

乙丑:一时八刻,属肝经。

丙寅:一时八刻,属肺经。

丁卯:一时八刻,属大肠经。

戊辰:一时八刻,属胃经。

己巳:一时八刻,属脾经。

庚午:一时八刻,属心经。

辛未:一时八刻,属小肠经。

壬申:一时八刻,属膀胱经。

癸酉:一时八刻,属肾经。

甲戌:一时八刻,属心包经。

乙亥:一时八刻,属三焦经。

四、十二时血路歌

内八卦十二时血路歌

子午卯酉血归中,寅申巳亥血归左,

辰戌丑未血归右,再分六经行气血。

十二时气血流注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巳脾午心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五、十二时气血起止部位

子时气血注于胆原:出丘墟穴。腧足临泣。

丑时气血注于肝原:出太冲穴。

寅时气血注于肺原:出太渊穴。

卯时气血注于大肠原:出合谷穴。腧在三间。

辰时气血注于胃原:出冲阳穴。腧在陷谷。

巳时气血注于脾原:出太白穴。

午时气血注于心原:出神门穴。

未时气血注于小肠原:出腕骨穴。腧在后溪。

申时气血注于膀胱原:出京骨穴。腧在束骨。

酉时气血注于肾原:出太溪穴。

戌时气血注于心包络原:出大陵穴。

亥时气血注于三焦原:出阳池穴。腧在中渚。

六、十二时血脉所住处

子时血行肚脐。下一日致命,不治难矣。

丑时血行天池。十四日致命,过日不治。

寅时血行额穴。廿日致命,过日不治。

卯时血行大肠。二日致命。

辰时血行肝壑。七步致命。

巳时血行脑海。三年致命。

午时血行中心。不可动之,恐有致命。

未时血行乳膜。一年致命。

申时血行二脉。十四日致命。

酉时血行软骨。二日致命。

戌时血行肠尾。三日致命。

亥时血行肝额。三日致命。

以上十二时穴,戒之慎之,不可轻试。

七、十二时穴位血路流行并血情位处

子时:血位在中心,流行穴道在乳下,三骨中名曰“肺阿”,背左寸半对尖,正十六日,偏四十八日死。

丑时:血位在肾,流行于肝,穴情在脐下左边二寸,名“丹田”,背十九骨左寸半对尖,正三日,偏九日致命。

寅时:血位在肺,流行大肠,穴情在左右乳镜中,名曰“单珠”,背三骨下左寸半对尖,正六日死,偏十八日致命。

卯时:血位在肝,流行于大肠,并左边喘顽,名曰“山肩”,背十六骨左寸半对尖,正对时死,偏三日致命。

辰时:血位在肾,流行于胃穴道,在左钳钫骨科,又名曰“血池”,背十二骨下左寸半尖,正十一日,偏三十三日致命。

巳时:血位在胃,流行于脾穴道,在左肋五骨中,名曰“章门”,背十一骨左寸半对尖,正对时,偏三日致命。

午时:血位在中心,流行于大肠道,在凤眼科,名曰骨”,背五骨右寸半对尖,正未时,偏百日致命。

未时:血位在脾,流行于小肠穴道,在肠脐右边,离腿尖骨2寸,名曰“三焦”,背十六骨右寸半对尖,正十八日,偏五十四日致命。

申时:血位在膀胱,流行穴情在右边,肋下名曰“洲都”,背九骨下右寸半对尖,正三日,偏九日致命。

酉时:血位在肾,流行于腰肋,穴情在右边软骨尾,名曰“冲山”,背十四骨,右寸半对尖,正一年死,偏三年致命。

戌时:血位在心胞络,流行于脐,穴情在腹肚尾,名曰“丹□”,背四骨右寸半对尖,正廿九日,偏八十七日致命。

亥时:血位在肝,流行于肚,穴情在右边乳下三寸,名曰“江边”,背十三骨右寸半骨尖,正卯时,偏次日丑时致命。

八、十二时日夜血路定规

周身三百六十五穴,有大穴三十六,小穴七十二。日夜有十二时,一时分八刻,一刻行一步,每刻聚一穴,行过二刻,本穴血方散尽。四肢手足大穴二步到手,二步到足;小穴六步到手,六步到足。

子时血路胆至尊,肝胆相连气存魂,借问身体穴何处,乳下三骨过中门。

丑时血行在肝经,血游两肋上下行,借问穴位在何处,手到而遇在期门。

寅时血路在肺经,左右手直一般行,点打太阴中府穴,缚龙伏虎手到擒。

卯时血路在中央,大肠营局在长强,廿一骨节尖名现,大便脱气亡魂乡。

辰时血路在胃经,血在肚脐旁边行,左畔旁开四寸处,打伤不治定丧身。

巳时血行在脾经,土生万物仓廪宫,敢问穴位在何处,十一浮肋端章门。

午时血行在心经,血路端正居中庭,请问穴位在何处,便是真正太阳经。

未时血行小肠经,血路沿着脐下行,若然打伤平地腹,大肠之处草无青。

申时血行在膀胱,阴阳自是一理同,跌打损伤精水干,佳期无望永绝空。

酉时血路在肾经,血度向着脐中行,借问穴位在何处,就是在于背后行。

戌时血行于膻中,胞络至尊男妇门,借问身体穴何处,十四骨中寻命门。

亥时血路在三焦,凡人碌碌不知晓,穴位居于两腿上,打中朽木不可雕。

九、十二时血路部位

子时:心头一寸五分。 午时:背心上。

丑时:头颅之内。 未时:各处走散。

寅时:下牙骨当中。 申时:在骑马当中。

卯时:鼻梁上中。 酉时:在阴骨之内。

辰时:天心头顶上。 戌时:在肚脐下三寸。

巳时:后头颅骨内。 亥时:在肚脐眼上。

十、十二时受伤用药方

1 子时伤胆方

(1)郁金6克,牛膝6克,泽兰6克,苏木6克,生地6克,桃仁6克,沉香3克,大黄6克,熟地12克,归全9克,水煎服。

(2)泽兰6克,地鳖虫5克,苏木2克,五加皮3克,斑节3克,地骨皮4.5克,甘草2克,水煎服。

(3)当归12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红花6克,桃仁10克,郁金10克,泽兰10克,苏木10克,木香5克,沉香3克,大黄3克,桔梗6克,荆芥6克,甘草3克,水煎服。

(4)生地9克,牛膝6克,川三七6克,穿山龙6克,一条根15克,当归6克,猴骨6克,五加皮9克,羌活3克,独活3克,锁地风6克,水煎服。

(5)川三七2克,穿山甲3克,丹皮6克,白芥子3克,血竭3克,枳壳6克,酒当归9克,研细末,分3次,冲童便服。

(6)泽兰10克,沉香1克,乳香6克,菖蒲9克,虎舌红9克,牛膝12克,杜仲12克,红花6克(下部伤用9克),头胸伤加枸杞15克,水酒各半煎服。

2 丑时伤肝方

(1)黑香附6克,砂仁3克,枳壳6克,柴胡4.5克,桃仁3克,花粉10克,红花3克,威灵仙6克,生地6克,地鳖虫3克,甘草2克,清水煎服。

(2)威灵仙10克,荆芥5克,大黄3克,贝母10克,桃仁10克,红花5克,枳壳10克,泽兰10克,黄芩12克,栀子6克,三棱6克,酒水煎服。

(3)杜仲9克,骨碎补9克,乳香6克,当归9克,破故纸6克,自然铜12克,续断9克,地鳖虫9克,虎骨6克,水煎服。

(4)川三七2克,威灵仙2克,穿山甲3克,乳香3克,没药3克,丹皮3克,红花3克,桃仁9克,共研末,分3次泡童尿服。

(5)珍珠、琥珀、丁香各1克,红曲2克,共研末,冲黄酒服,二肋中伤加桂花皮60克。

3 寅时伤肺方

(1)款冬6克,紫菀6克,黄芩4.5克,桔梗6克,知母3克,枳壳6克,五加皮6克,陈皮6克,花粉4.5克,廷胡索9克,杏仁6克,甘草3克,清水煎服。

(2)天冬10克,麦冬6克,全归9克,莛萱4克,桃仁6克,枳壳10克,水煎服。

(3)泽兰10克,槟榔6克,红花6克,荷叶4克,五加皮6克,甘草3克,金不换6克,水煎服。

(4)刘寄奴4.5克,白菊3克,川连6克,大黄6克,赤芍3克,乳香6克,石膏9克,知母6克,栀子6克,人中白3克,水煎服。

(5)九层塔9克,骨碎补12克,武川芎6克,黑生地12克,当归尾9克,川三七3克,南红花3克,锦大黄6克,研细末,分作3剂,酒和童便冲服。

(6)归全12克,桔梗6克,木香4.5克,生地12克,郁金6克,红花3克,桃仁9克,甘草3克,水二碗,煎半碗服。

(7)当归15克,槟榔15克,木香9克,生地21克,郁金9克,三七9克,红花6克,桔梗9克,桃仁12克,荆芥12克,阿利藤15克,炖服。

4 卯时伤大肠方

(1)西红花2克,泽兰6克,木通4.5克,木香1.5克,黑丑6克,车前6克,大黄3克,廷胡索6克,续断3克,乳香3克,没药3克,牛膝6克,水煎服。

(2)川芎6克,地鳖虫6克,赤芍6克,羌活6克,独活6克,升麻6克,柴胡6克,防风6克,石膏9克,归尾9克,刘寄奴6克,生地6克,荆芥3克,水煎服。

(3)川三七3克,泽兰叶6克,丹皮9克,枳壳10克,淮牛膝9克,大黄4.5克,血竭2克,归尾9克,厚朴6克,共研细末,分3剂,童尿和酒冲服。

(4)木香6克,麝香3克,白曲9克,红曲9克,白芍9克,茯苓9克,槟榔9克,神曲9克,合研为末,泡酒服。

(5)九层塔10克,归尾10克,莛萱6克,桃仁6克,红花6克,麦芽8克,藿香8克,陈皮6克,虎舌红10克,骨碎补15克,甘草3克,伤大肠加青盐,水煎服。

(6)毛大丁草、卷柏、秋石丹、青矾各9克,雄黄1克(研末),清水泡或用童尿,二肩伤加葱头韭菜根,水煎外洗。

5 辰时伤胃方

(1)茯苓9克,苏木3克,枳壳6克,木香3克,郁金3克,神曲6克,红花1.5克,生地6克,青盐1.5克,水糖3粒,水煎服。

(2)人参2克,穿山甲4.5克,川三七3克,血竭3克,枳壳3克,车前6克,水煎服。

(3)川三七1.5克,红花3克,桑寄生6克,苏木3克,归尾6克,生地9克,血竭4.5克,青皮6克,桃仁3克,金不换6克,水煎服。

(4)川连6克,黑栀子6克,乳香6克,赤芍4.5克,桔梗6克,郁金3克,姜黄6克,黄柏6克,黄芩6克,大黄6克,羚羊角1.5克,犀角0.1克,刘寄奴6克,水煎服。

(5)京三棱6克,蓬莪术6克,川三七3克,归尾9克,油官桂1.5克,吉林参3克,血竭3克,黑炭姜3克,共研细末,分作3剂,童尿和酒冲服。

(6)桂皮9克,川三七6克,锦蛇胆1克,琥珀1.5克,研末,泡酒服。腹脐顶中伤加旱莲草、一支黄花。

6 巳时伤脾方

(1)白芥子4.5克,乌药4.5克,藿香7.5克,红花1.5克,槟榔6克,栀子3克,乳香3克,没药4.5克,炙草2克,香附6克,砂仁6克,水煎服。

(2)归心15克,茯苓2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麦冬6月,胆草6克,枳壳8克,乌药6克,乳香6克,没药6克,生地15克,加红枣3粒,水煎服。

(3)桂枝6克,五加皮6克,续断9克,防风6克,虎骨9克,地鳖虫9克,蔓性千斤拔9克,生地9克,乳香6克,当归9克,羌活6克,独活6克,自然铜15克,川三七6克,水煎服。

(4)人参3克,当归9克,炙草3克,川三七3克,穿山甲6克,血竭3克,枳壳9克,大黄6克,研细末,作3剂,童尿调酒服。

(5)川椒或用麻子头适量,水酒各半炖服。

(6)还魂草、香蒿草、金锁匙、鸡舌黄适量,酒煎服。

(7)乳香9克,红花9克,牛黄1克,川三七6克,牛膝6克,白木耳75克,水煎服。

7 午时伤心方

(1)夜明砂10克,枣仁8克,黄芩12克,自然铜6克,栀子6克,藕节10克,郁金10克,川连8克,甘草3克,石菖蒲10克,丹参15克,水煎服。

(2)还魂草、韭菜头、叶下红、金锁匙、百根草、虎舌红、山香薷各适量,酒煎服。

(3)桔梗9克,三棱9克,莪术9克,血竭6克,郁金9克,延胡索9克,川三七9克,木香6克,赤芍9克,丹皮3克,乳香6克,牙皂6克,人中白3克,泽兰6克,栀子3克,水煎服。 (4)午时正穴在中心,不可乱动,打中即刻死,药用:还魂草、香薷草、金锁匙、圭舌癀各适量,酒煎服。

(5)吉林人参6克,川三七4.5克,广木香(或蒲黄)4.5克,淮牛膝9克,青皮(或丹皮)6克,延胡索6克,江枳壳6克,共研细末,作3剂,童尿泡酒服。

(6)韭菜、泽兰、卷柏、韩信草、红茶、半边莲、生地、香薷各适量。头、心胸骨下损伤加枸杞、麦冬、桔梗各适量,水煎服。

8 未时伤小肠方

(1)木通6克,车前6克,生地6克,川连3克,苏木4.5克,红花2克,枳壳6克,归尾4.5克,莛萱3克,甘草2克,水煎服。

(2)牡荆头、韭菜头、叶下红、一条根、金不换、九层塔、木贼草、泽兰各适量,水煎服。

(3)正洋参6克,当归10克,川三七6克,穿山甲6克,枳实10克,血竭6克,大黄5克,甘草3克,水煎服。

(4)郁金3克,青皮6克,红花3克,桂枝6克,乳香6克,没药6克,生地9克,当归9克,血竭3克,制南星9克,半夏6克,沉香3克,厚朴6克,牙皂3克,栀子6克,川三七6克,自然铜9克,水煎服。

(5)广木香3克,当归9克,丹皮6克,生地12克,川三七4.5克,车前草9克,人参3克,枳壳6克,水煎服。

(6)小青蛙5只,生食;杜仲头9克,芙蓉菊根7.5克,韭菜头9克,九层塔15克,两肋受伤加桂花皮60克,水煎服。

9 申时伤膀胱方

(1)茯苓9克,牛膝4.5克,木香2克,小茴香3克,木通9克,车前9克,茵陈4.5克,寄生3克,归尾6克,白芷3克,黑丑2克,栀子6克,水煎服。

(2)莲子肉、小金英、葫芦头、蔓性千斤拔、金不换、柿核各适量,水煎服。

(3)归尾9克,琥珀3克,牛膝9克,黑牵牛9克,车前草9克,茯苓6克,桃仁4.5克,水煎服。

(4)木通6克,车前草6克,穿山甲9克,川连3克,牙皂3克,川三七6克,牛膝6克,大黄6克,桃仁9克,地龙3条,乳香6克,蔓性千斤拔6克,水煎服。

(5)丹皮6克,云茯苓9克,淮牛膝9克,川三七3克,肉桂1.5克,广木香3克,人参3克,破血丹3克,研细末,分做3剂,童尿泡服。

(6)白肉根、小金英、柿模根、龙吐珠各适量,老酒炒,三碗水煎服。

(7)鸡舌草、一支香、胡颓子根、苞蔷薇根、白木耳、槟榔、竹连、芙蓉菊根各适量,水煎服。

10 酉时伤肾方

(1)麦冬6克,槟榔6克,莛萱6克,苏木6克,红花3克,杜仲10克,牛膝6克,归尾10克,续断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2)桂尖4.5克,生地9克,丹皮6克,茯苓6克,当归4.5克,牛膝6克,泽泻6克,红花1.5克,水煎服。

(3)酒当归4.5克,杜仲6克,炒龟板15克,牛膝6克,西红花2克,丹皮6克,破故纸4.5克,水煎服。

(4)川三七6克,羌活6克,牙皂6克,防己6克,猴骨6克,川山龙15克,一条根9克,归尾9克,肉桂2克,象皮6克,自然铜9克,血竭6克,乳香6克,水煎服。

(5)人参3克,官桂2.5克,砂仁9克,川三七3克,归尾9克,赤芍6克,桃仁9克,蒲黄4.5克,破血丹3克,水煎服。

(6)一点红15克,杉二重皮10克,苦郎树15克,车前草10克,酒水煎服。

11 戌时伤心包络方

(1)川连8克,莛萱6克,苏木10克,红花6克,藕节10克,栀子8克,川芎6克,生地15克,枳壳10克,砂仁6克,槟榔8克,甘草3克,水煎服。

(2)红花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用雄鸡一只,去内脏,药人鸡肚,炖酒服。

(3)瓜蒌12克,川连3克,半夏6克,川三七3克,北柴胡6克,赤芍4.5克,枳壳4.5克,甘草2克,水煎服。

(4)白芷6克,羌活8克,独活6克,升麻6克,防风8克,乳香6克,荆芥10克,生地15克,王不留行6克,水煎服。

(5)人参3克,肉桂3克,川三七1.5克,补骨脂3克,丹皮6克,血竭1.5克,茯苓3克,破血丹3克,共研末,分作3剂,童尿调酒泡服。

(6)红花3克,丁香6克,乳香6克,没药6克,用雄鸡一只,去头足肠杂,药放人鸡肚内,炖酒水服。

12 亥时伤三焦方

(1)肉桂2.5克,附子6克,香附6克,木香3克,丹皮3克,红花3克,茯苓3克,当归3克,共研末,分作3剂,童尿调酒泡服。

(2)铺地锦6克,侧柏叶6克,千里橘6克,红曲6克,瓦上焙干,研末泡酒服。

(3)栀子10克,黄柏6克,葛根10克,苏木10克,生地10克,知母6克,桔梗6克,大黄6克,甘草3克,藕节10克,水煎服。

(4)川三七3克,桂尖4.5克,红花2克,当归4.5克,黑丑1.5克,制乳香、没药各4.5克,共研末,分作3剂,童尿调酒冲服。

(5)潞党参9克,细生地6克,酒当归4.5克,银柴胡4.5克,炒白术6克,川升麻1.5克,知母3克,黑栀子3克,防风4.5克,干藕节9克,水煎服。

(6)当归12克,血竭3克,牛膝9克,苏木1.5克,木香3克,杜仲9克,肉桂1.5克,洋参3克,珠粉2克,琥珀6克,麝香2克,研末,每次3克,开水冲服。

13 十二时草药引

子时:六味草。丑时:万金草,千金红。寅时:青鱼鳞。卯时:满山红。辰时:梅花草,百根草。巳时:白毛将军。午时:万毒虎。未时:一粒珠,蒲公英。申时:卷柏。酉时:两面针。戌时:圣金草。亥时:莲子草。

十一、春夏秋冬四季打伤方

春季在头,夏季在手,秋季在脚,冬季在心包络。

春打伤方:川三七3克,红花3克,血竭3克,桃仁6克,苏木10克,归尾3克,生地3克,香附6克,陈皮3克,薄荷3克,紫苏3克,金不换6克,朱砂3克,槟榔6克,麝香1克,乳香3克,没药3克,甘草3克,百草丹5枚,水煎服。

夏打伤方:白术6克,大黄3克,茯苓6克,黄柏3克,红花3克,血竭3克,桃仁3克,陈皮3克,槟榔3克,沉香3克,淮山3克,川芎3克,补骨脂10克,木通6克,砂仁6克,甘草3克,水煎服。

秋打伤方:白术6克,茯苓6克,槟榔6克,桃仁6克,生地6克,金不换6克,苏木6克,降春香6克,乳香6克,没药6克,百草丹5枚,朱砂3克,甘草6克,郁金6克,麝香1克,水煎服。

冬打伤方:麝香0.6克,沉香6克,木香6克,香附6克,没药6克,乳香6克,红花6克,生地3克,桂枝3克,川芎3克,朱砂3克,桃仁6克,九层塔4克,补骨脂3克,川三七1克,甘草1克,百草丹5枚,水煎服。

春季加荆芥4克,夏季加红花4克,秋季加黑丹4克,冬季加防风6克。

十二、十二时伤药物归经

子、午时伤加车前子、淡竹叶。

丑、未时伤加大黄、生地。

申、寅时伤加茯苓、白术。

酉、卯时伤加桑白皮、杜仲。

戌、辰时伤加防风、荆芥。

巳、亥时伤加木通、栀子。

注:本书中的“寸”系指针灸学上的同身寸。

道家点穴要诀汇总

每年我国患中风瘫痪及后遗症的病人高达200多万人,而我国大多数医院都是采取单一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病人经过治疗,完全康复或达到生活自理的比例却不如人意,而手术治疗伤害巨大,大部分人都留下半身不遂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经脉断层往往使患者更加难以康复。

另一方面,目前医院高昂的医疗费用,一般家庭都难以承受得起。为了让更多的同行,朋友,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尽快掌握这门医术,造福于广大患者朋友,让他们重新站立起来,享受新的人生。

手法点穴治疗脑血栓,脑梗塞,脑溢血后遗症有效率90%以上。

上肢瘫痪:取天宗,曲池,内关,外关,合谷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

下肢瘫痪:取悬钟,承山,阳陵泉,足三里,伏兔,环跳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

面部瘫痪:取白会,四神聪,太阳,上关,翳风,眼明,地仓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

经过第一次点穴治疗后,病人的相关部位应该马上能动,此时应该叫病人自己活动几次,每天进行两次点穴治疗,第二次时间应该相隔4小时以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治疗,值得一提的是:治疗前要求病人一定要吃饱,进食后休息一小时才能进行点穴治疗。病人绝对不能空腹治疗。

动作要领:每个穴位点压8-10秒钟。以病人能以承受的力度为准,经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依次顺序点压开穴,然后根据病人需要治疗的具体部位进行点穴治疗。

《道门秘传点穴术医疗经验》

道门点穴本的治疗作用其实质即恢复与补充阳气,所谓阳气也就是人的正气、元气,清代王清任就巳认识到:人过半百 (50罗)阳失其半,其实任何病久年不愈部会造成阳气虚弱,而中医理论即有:正气内存,邪不可侵之说。人只要阳气充足,即可百病不侵。

歌   诀

人身有病阳先虚,升阳通气开络先。

大椎尾闻升督阳,百会涌泉连上下。

开心活关前后心,神跃命门先后天。

点拨带脉通左右。道家治病九穴先。

注:通阳的首要穴位即大椎穴,此穴可贯通上下左右,四肢百骸,因此不论刮推、点穴皆要以此穴起!(此穴的重要,可由颈椎损伤后引起高位截瘫 (即四肢全瘫)而进一步说明它的重要性。

尾闻是内功气功修炼的一个关窍,其部位即在腰阳关穴,是人体真火阳气到达命门所必须经过的关隘,也就是练功申必须过三关申的第二关。阳气至此最易受到阻滞,故凡疲劳或阳气不足者,多首先在此赴特别酸痛。

百会穴是所有阳气的交会点百病皆治,是升阳的第一大穴。

涌泉穴,使虚阳上泄速降的首穴 (虚阳上泄的致病机因见《医药绝技精华》,贯通此穴即完全贯通了全身上下各经络。

使虚阳下降则阳气真火更顺利上达。前心穴在剑突下两旁约三横指肋弓下,主治胸、胃、腹诸病。

后心血即至阳穴处旁开0,5cm,主治全身任何痛症,肺、¨心、胸卫肾病),此穴为阳中次阳 (此穴为通阳第二关,第三关即百会,第一关乃腰阳关)。本穴对心绞痛、胸腕腹痛有即时缓解作用。为即刻止内脏病痛之首穴。

神跃乃肚脐,乃先天元神出人之道,命门乃人生命元气重要门户,且肾为后天,故命门为后天之本。因此先后天皆要阳气温熙,否则百病丛生,一发不可收拾,自古即有腹宜常摩,腰宜常暖乃真正养生真言,不可不信!

带脉通畅,全身轻松是民间流传的经验之言,现代名医越来越重视这一个穴位,手法:人站病人身后,四指在前,拇指在后:必须在其不注意的时候用扯,抠托运劲五指齐用力,连续3-5次,动作必须快,否则病人身怕痒而全身紧张疗效不好。

以上九穴,不论任何人,不论任何病部必须先疏通此九穴,此九穴常通,百病不侵,此九穴跃是治病的九穴,也是养生俱健要穴。

手法如下:

1、点法:医生用指端或曲指骨突部着力于穴位上,按而压之,戳而点之为点法。

2、切法:是用拇指或食、中指等指甲的垂直力向下切,多甩以手、足、背、骨髓间的穴位。用于急救疼痛及瘫疾。

3、揉法:用指端点压穴位,同时作圆圈形的揉动,属于补法,一般病郡可以用。神撅、命门多用此法。

4、推法:甩食或中指的指端的与皮肤成45度角点压在穴位上然后顺经络线走行万向,作上、下往返的运推活动,要和缓不宜用力猛推。

5、刮法:用食指或中指指尖的掌侧点压在穴位上,并顺经络线的万向,做割的动作,此法比点推法轻而快,一般节律3-4组/秒;要用腕部的力量;前后心穴多用此法。

6、震法;先用指点在穴位上;然后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力量作频率较快的摇劲震颤。百会穴多用此法。

7、碎点法,;用指点压在麻位上,并顺着经络线的循行络、经,施行有节奏的连续点按手法。一般点穴完后必须加用拿筋法结束,如,提拨项颈筋法,背筋提拨法,捏脊法等。

道家点穴要诀

一切慢性病一一足三里

伸展一切经脉一一申脉

一切筋病一一承筋

一切骨病一一绝骨

内外伤一一承山

一切疹病一一百虫窝

头痛一一百会

鼻病一一风门

尿多一一小指第一关节上

更年期病一一隐白

咳喘一一定喘

阑尾病一一阑尾穴

主升一切一一百会

主降一切------涌泉

胆襄炎一一胆襄穴

面瘫一一迁正 (牵正)

内外伤——承山

阑尾炎——阑尾(针灸)

血压——三阴交

中风——悬钟

照海穴——告别咽痛和失眠的强肾降火妙穴

申脉穴——体贴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

内关穴——打开心结,养颜养心的美丽穴

外关穴——瞬间恢复听力的“聪耳神穴”

列缺穴——专治落枕、偏头痛的随身医师

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

公孙穴——摆平痛经和脾胃疾患的第一温阳大穴

临泣穴——一生守护身体少阳之气的“小柴胡汤”

古今医家最重视的穴位

四大古穴: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

四大今穴:三阴交、悬钟、胰俞、隔俞

(血压三阴交,悬钟中风抛,胰俞糖尿病,肿瘤隔俞瞧。)

未来四穴:血海领血潮,膻中气可消,命门阴阳论,全身在大包。

解毒三穴:开窍宁神在侠溪,大陵汹涌势不移,委中善痊宿痛

久,急时拈来效自奇。劳宫之穴心包经,逐怒渚血抑中风,阳陵泉水主心骨,眠安入梦不老松。呃逆压涌泉,发热取大椎,崩漏取隐白,腹泻便秘取天枢。心绞痛按极泉、中冲、至阳有特效,鼻塞取风池,项强用承浆,头痛按涌泉,膝痛用尺泽,肩颈解头痛。

万金难买的道医秘验 :掌握任何一技一穴皆自成特色。

1、妇科:子宫、卵巢、盆腔等病在环跳穴有反应。男科病亦有反应。

2、妇人久治不愈的颈肩酸痛一般为有妇科病。

3、胸腔有病在膻中穴有反应。

4、上腹器官,特别是胃、十二指肠、胰腺病在中皖穴有反应。在

手背第三、四掌骨之间反应剧烈。便秘大肠俞附近多有错位。

5、肝胆病在期门有反应、阳陵泉也有反应,环跳穴也有压痛则可确诊:

6、下腹各器官在气海、关元、中极有反应。

7、肠胃病在足三里有反应。

8、印堂穴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9、太阳、头维、风池三穴配合应用几乎对任何头痛、眩晕有特效,对美尼尔氏病大都一次可以治愈。

10、中府穴是肺经脏属病变出现经络反应的压痛点。

11、坐骨神经痛可在天宗穴找到压痛点。

13、心脏疾病用青灵穴配内关有特效。心绞痛发作,重按极泉、中冲、至阳三穴

12、心脏病突发危急,叫病人仰卧,一手指头掐人中,一手指尖用力揉内关、中郄门穴5-10分钟即可恢复。有急救作用(特效)

14、鼻塞取风池、项强取承浆,头痛取涌泉,膝痛取尺泽,重按肩井对头痛有特效

15、腰痛取腹部对应点,用揉法,揉至热力自腹部深处透到腰部患处,腰痛可缓解,此时再治腰、事半功倍。

16、指压飞扬穴(外踝上7寸后1寸)对感冒头痛发热有特效。

17、特效穴:呃逆压涌泉,发热取大椎,崩漏取隐白,腹泻便秘取天枢。

18、回阳救醒新穴:足心穴,在脚掌底(脚趾除开)长度足中线和宽度足中线之交点即是,此穴回阳复苏快过人中,一般一分钟即醒。按摩涌泉各36次手抚膝部36次可治膝部疼痛及臀部疼痛。

19、温灸肝俞、足三里治肝炎有特效(一日一次),针阴上穴(阳陵泉上1.5寸)平补平泻、针尖向上斜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一日一次,留针5分钟后叫病人做前臂外旋并握拳动作,效果良好。

20、女人肩膀酸痛特效穴:附分、膏肓。

21、肩中治疗瘫疾、肌肉痿缩、小儿麻痹疗效好过肩耦。

22、男人肩膀酸痛特效穴:天柱、肩井。

23、足跟痛:取涌泉按30秒左右即可。

24、腰痛重点按压、大肠俞、肾俞,20-30秒,一天3次,几天即可--过量的饮食可引起腰痛!!!

25、阳萎、早泄:取命门、不容、中脘、天枢、关元、进行按压每穴3-5分钟。早泄按压:内关及会阴,每穴10分钟。

26、糖尿病重点取背俞穴及找出硬结推散,背部为脾、胰、肝、肾、三焦俞。

27、三阳络透郡门,能使脑部m肉和神经瞬间失去知觉,放松肌肉。

28、下关穴牙痛的克星,对上牙痛有特效。

29、内脏病在腰背的反射痛表现:心肺疾患以后背沉重疼痛。肝胆疾病右背侧重度不适,胃病后背疼痛。胰腺 (脾)病后背横行疼痛。

子宫卵巢病腰髓部沉重酸痛。

30、中风失语特效术:病人张口,医生用左手将病人舌头牵出唇外,右手用28号3寸针在距舌尖约1厘米处沿瘫侧舌体肌层,顺舌静脉走行万向,用舌尖向舌根平刺5寸,壬补平泻,当病人有气感或用力拽舌或喊啊宇时出针。语门穴位于舌体腹侧:此亢澡作安全,治疗中风失语痛苦小见效快。胆或胃十二指肠疼痛时茁噎脾部世有麻胀痛,扒、肩脾骨内上荒魁点对肩周炎有特效,、牙痛点在大鱼际外侧代表上齿,内厕代秉下齿,牙痛时可茁相应的区域内寻找阳性物,一般呈浅红色或紫红色的反应点,男取左手,女人取右手,急性牙痛时,用三棱针利出血。

3l、痔疮点按长强;

32、风湿点:膝关节内侧间隙处 (内膝眼内侧旁开2寸)

33、涌泉与完骨可治失眠。

34、龙点 (委中下四横指处),主治颈椎病及高血压,早期效果较好!

35、凡腹腔部的穴位必须深按才能按到穴位,否则效差。

36、不论任何疑难病如各种万法皆久冶不愈可按下法:腕部仔纽寻找脉络并有短枝针刺血则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37、咳嗽痰多取上天突穴(天突上1-2c用中指轻轻压揉,使病人产生不可抑制的刺激性咳嗽3-4声即见排痰、经1-3次即可止咳。

38,冠心病左侧灵道穴有明显压痛,因拇指腹于灵道穴先轻揉1-2分钟,然后重压按摩2分钟,最后轻揉1-2分钟。

39;点压中脘穴可治前头痛 (眉棱骨痛)有效。五分钟即可止痛1-3次全愈。

40;肝病在太冲穴及肝俞穴足三里有反应。

41;胃溃疡、胃扩张可按足三里2寸及梁丘有反应。

42;十二指肠溃疡在中脘和期门穴有压痛。

43;结肠炎在章门穴有反应。

44;肾输尿管结石在肾俞穴及足部肾穴 (在阑尾穴后2寸》有反应。

45;急慢性盆腔炎在三阴交、漏谷穴、阴陵泉穴有压痛。

46;前列腺病在三阴交、漏谷穴有压痛。

47;胆道病在胆襄炎穴及外丘穴有反应。

48;阑尾炎则阑尾穴及养老穴有反应。

49,胰腺炎在地丘穴、下巨虚穴、足三里.3寸有反应点。(以上反应点一般在同侧,记住:反应点即治疗点)1!!

50,痛经的反应点在关元穴。

51;胆道蛔虫症的反应点四白穴。

52;隔下脓肿的反应点在气舍穴。

53;结肠癌的反应点在上廉穴。

54;胃肠痉挛大多在胸7-8椎之间有压痛点,按2-3分钟即可连按10天。

55,心脏病一般都在胸2-3惟有偏歪病变。

56;胆结石应抽打胸惟2-3分钟,然后抽打4、5、6胸椎即可排石。

学习提示:先准确掌握每个穴位位置,再临床实习。

系统穴位疗法

1、脑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2、脑血瘤: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3、面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面瘫处五针谬刺法

4、截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5、瘫风:针阿是穴,严重者加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6、坐骨神经痛,加环跳,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7、少儿近视: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牛车运转法。

8、眼脍下垂: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9、糖尿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0、精神分裂症(中医名癫狂):重泄肝俞,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1、儿童好动症:肝俞行间为主

12、中风偏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3、腰痛:重在补肾,排针法,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4、重肌无力症,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5、亚健康: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6、痿症: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7、类风湿:关元、支沟、肝俞、行间,我阿是穴

18、尿毒症: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肾俞

19、心脏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20、肺结核: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肺俞

21、急慢性支气管炎: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肺俞

22、慢性胃炎: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脾俞,中脘。

23、胃萎缩: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建星,上脘

24、癫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重泄肝俞

25、肾病综合症: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补肾俞

26、高血压:重泄肝俞,行间,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27、白血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28、甲亢,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甲亢处

29、甲低,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补心脾、肾俞

30、艾滋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31、血液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32、乳腺癌:关元、支沟、肝俞、行间针乳腺瘤处,排针法可针十针

33、骨肉恶性瘤:关元、支沟、肝俞、行间,肿瘤处用谬刺法

34、各类癌症:谬针法,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35、植物人: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临症取穴法》

八总穴歌须牢记,按症取穴心不慌。

头项列缺心内关,肚腹三里背委中。

面口合谷臂曲池,胁肋支沟足肩井。

头颈太阳晕太冲;鼻塞风池膝尺泽。

头痛涌泉强承浆,扼逆涌泉热大椎。

八会穴用亦灵妙,奇难杂症用莫疑。

脏会章门腑中烷,髓会绝骨筋阳陵。

骨会大抒血隔俞,气会颤中脉大渊。

临床时按以上取穴即可既可点穴也可进行刮推配穴,点穴疗法有时叫你不可思议,如太冲穴治急性腰扭伤3分钟前还叫人扶或抬迸来者,3分钟后即活动自如,毫无痛感!

预防感冒秘法:在即将打喷嚏或打完后即做

(一)擦风府 (用食申次三指柔四擦5-10次j。

(二)擦大椎、肩禹,同上擦至发热。            '

(三)擦人中:用食指横擦至发热,外加点按迎香。

常见病综合点穴疗法

1、失眠:主穴 (1)擂付,(2)外肩尾,配穴:大惟穴。

2、腹痛;月心穴《男左,女右》,前心穴;脐周。阳矮,腰阳关,械椎点。

4.、中风偏瘫:后心穴,腰骨点,膀恍蛙连排点:。

5、耳鸣:拇指点申诸穴。

6、痔疮:中指点压百会穴。

7、心悸呼吸困难按压左手郡门穴5梷12次。

8、贫血,头晕耳鸣用拇指用力按压支沟,照海二穴。

9、糖尿病点左右大陵穴可止渴。

10、妇女怕冷,便秘、妇科病用拇指用力按支沟,照侮二。

11、喉咙肿痛:拇指压揉合谷,拇、食指二指揉捏少冲列缺穴即刻止痛。

12、眼睛疲劳点大骨空穴,愈痛效果愈好:

13、晕芋、晕船点揉大鱼唾穴10次。

14、脑疲劳:申指点神门穴。

15、腰痛眼浮肿用拇指点血海穴。

16、痴痈:双手拇指指甲捏双侧芝龙亢 (申中括甲根一一方处卜数次即可停止发作。

17、眼脸痉挛:眼点穴 (位于上臀腋横纹拢二头肌外侧陷中 ;臂懦穴前上凹陷处)。合谷穴。

18、小儿夜啼:揉摩印堂:鱼腰十分钟即可人睡。

19、小儿遗尿:右掌按小腹i左食指点人中一按一松,医生手下按腹部时病人鼓腹上顶,然后放松,30次即-可。然后俯卧按压肾俞穴,按时病人双手用力握紧全身用力,然后放松,30次即可。

注意:1,治疗者首先修饰自己的手指甲,以免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高危病人不能进行点穴治疗,待病人的病情相对稳定后才能进行点穴治疗。

3,女患者月经期不能进行点穴治疗,酒醉神智不清的患者不能进行点穴治疗。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