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瑞典考古学家,最后否定了自己的假说!

“中国文化西来说”,在西方学术界由来已久。

而其产生重大影响,则源于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考古发掘。

长期以来,安特生在我国舆论中,可谓一位毁誉参半的学者。

他揭开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的序幕,发掘了河南渑池仰韶村等众多遗址,发现并命名了“仰韶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

由于他的发现,西方学术界“中国无石器时代”的理论不攻自破。

可以说,安特生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之一。

然而,在其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安特生却提出了著名的“仰韶文化西来假说”,在国际上影响很大。

这一假说长期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质疑和批判,并最终被彻底否定。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安特生更被批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帮凶”,其学说被斥为是在为西方的“种族优劣说”找根据。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安特生才逐渐被重新回归为一位学者,为中国考古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不过,直到今天,仍有一些学者认为,安特生的学说“完全是出于民族的偏见”;

而其所谓“中国文化西来说”的影响,也一直未消声匿迹,甚至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但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先生撰文指出,长期以来,“我们把'中国文化西来说’当成安特生始终一贯的学说(进行)批判,是不公允和片面的……安特生是一个真正的学者。”

据陈先生介绍,安特生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其实主要是“彩陶西来说”)只是一种假说;而且在不同时期,随着其占有资料的不断充分,其认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在1923年以前,由于看到仰韶彩陶与安诺及特里波列等近东和欧洲彩陶近似,安特生先是提出它们可能同出一源;

之后根据其他专家安诺早于仰韶的意见,认为彩陶可能是由西向东传播的,经新疆、甘肃传入河南

但这仅限于彩陶“西源论”,并未涉及到其它方面;而且这只是一个尚待证实的假说,安特生并未肯定它。

为了验证这种假说,安特生用两年时间调查了甘青地区的史前遗存。

1924年,安特生受德国学者李希霍芬的影响,提出了“中国史前文化新疆起源说”,认为河南、甘肃发现的史前文化,是在新疆发源并成长起来的,然后从新疆迁徙到黄河流域,先到甘肃,最后扩大到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带。

1932年,安特生仍坚持中国彩陶与西方彩陶之间的相似;

由于在仰韶期之前中国没有发现过彩陶,在当时看来彩陶几乎是突然出现的,他也仍坚持彩陶西来的假说。

但他已经认识到,中国彩陶在质量上高于西方,对“西来说”发生了怀疑

同时,根据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对甘肃和河南出土人骨的鉴定报告,使安特生进一步认识到,无论是甘肃或是河南的史前人类,都是中国人的祖先

1943年,安特生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通过比较,他得出仰韶期彩陶同近东无关的结论,至于仰韶彩陶的源头,他也并没有追溯到西方;

相反,由于马厂期彩陶与安诺及特里波列彩陶的近似,而马厂期晚于仰韶期数百年,代表一种衰退期的特征,所以安特生甚至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讲,中国是彩陶的给予者而西方是接受者

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假设。

而安特生最后的结论是,在当时资料有限的状况下,对中国彩陶的源流以及与西方彩陶的关系问题存而不论,留待将来资料丰富以后再加以解决

可见,我们对安特生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是有所误解的,事实上,他后来几乎是否定了自己当初提出的假说。

今天,中国文化是独立起源和发展起来的看法,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但关于中国史前文化与近东史前文化的关系问题,却仍是未解之谜!

    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