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兰因絮果”、“割发断情”,如懿还有什么值得念念不忘?


这是属于我们的时间,就我和你。


九月,把《如懿传》翻出来重看了一遍。

长长八十七集,每集四十多分钟,看完犹如登山——

有繁华惊艳处,有哽咽苍凉处,有峰回路转处,有穷途末路处,丝毫不觉轻松。

尤其是当身为一个容易动情、沉浸的观众。

动脑使人身累,动情使人心累。

但终究是不辜负的。

不辜负的,是周迅将如懿这个失败的胜利者,演得淋漓尽致;

不辜负的,是如懿这个人物身上,从内至外散发着的,令人心折思慕的美好光泽。

看着如懿从乾隆皇帝弘历的青梅竹马到侧福晋,到荣膺皇后之位,直至最后病死宫中,一路唏嘘感叹,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那一句,你听过兰因絮果这句话吗;那一缕,怨愤之下割断的青丝;还有那一盏,泼倒在地的茶。

叫人惆怅,久久无法回神。

万千情绪,如浮花掠影,到得尽头,只剩绵长敬佩。

如懿身上,叫人敬佩的地方,不可以三言两语道尽,我也只好拣其中最令人心折的几点絮叨絮叨。

本分&情分

人这一生,最要紧是做好自己的本分。

如懿的本分是什么?

是做好乌拉那拉氏的女儿、乾隆皇帝的妃、永璂永璜景兕的母亲,以及大清朝的皇后。

一个女人,身处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当中,要做到不偏不倚、尽善尽美,谈何容易?

但如懿是能够说一句问心无愧的,因为她已然尽心尽力——

做好乌拉那拉氏的女儿,就是不让家族蒙羞,如果力所能及,还能叫家族增辉添彩,那更是锦上添花。

无论是富察皇后,还是后来者居上的炩妃,其实都有这种情意结,或者说,这满宫的妃嫔,无不怀着这样的愿景。

但志向可同,道途不一,富察皇后虽然未必没有污点,但比起处心积虑、手段毒辣的炩妃,她已经算作宽容慈悲。

而如懿,从来不忘自己是乌拉那拉氏的女儿,为人行得端做得正。

做好乾隆皇帝的妃,就要和别的嫔妃和睦相处,还要安安分分地对帝后效忠。

虽然如懿与富察皇后之间芥蒂早已埋下,但从始至终,只有皇后动辄得咎,如懿始终不卑不亢。

做好永璂永璜景兕的母亲,或许是如懿最心甘情愿的事情。

永璜到底还不是如懿的亲子,但她一样视他如己出,教他识字念书、待他无微不至;

对待永璂,是为之计深远,不求他权倾朝野,荣升九五之尊,只愿他平顺安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对待景兕,更是呕心沥血,厌倦宫廷斗争的她为了替子女报仇,带病之身依然搜索枯肠,百般筹谋,直到真相大白。

做好乾隆皇帝的妃,已经诸多辛苦,要做好他的皇后,更是难上加难。

苦乐自知,如懿全都自己受着。

眼睁睁看着夫君对一个初来乍到的外族女子百般恩宠,心里再难受苍凉面上也只能风轻云淡;

明知道唱红脸搅扰皇帝会惹祸上身,但她依然义无反顾。

因为身为皇后,她要顾及皇帝在宫里宫外的声名,不仅如此,如懿还常常夹在皇帝和太后之间,腾挪转移得委实艰难。

如懿的皇后,做得善始不得善终,但她尽到自己的本分了吗?尽到了。

且看坎坎坷坷的宫中生涯,诸多妃嫔对她马首是瞻可知分晓。

如果宫中能多一些如懿这般做好自己本分的人,哪里来这样许多腥风血雨?

这宫里上上下下的明争暗斗,极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者“不在其位”,偏想要“谋其政”的人多了。

欲望水涨船高,但是“高地”空间有限,自然争得头破血流,舍我其谁。

如懿也有自己的欲望,她渴望和情谊深厚的少年郎长相厮守,恪守一句“一生一次心意动”,但她不会放任自己的欲望成毒液与荆棘,去肆无忌惮地腐蚀和残害他人。

她始终不忘自己的本分,同时顾及“情分”二字。

如意这一生的荣耀与蹉跎,正因为太过于执着于“情分”二字。

因为“情分”,所以曾经嘘寒问暖的养子对自己“阳奉阴违”,她心里纵有遗憾,但是依然不改深情;

因为“情分”,所以对凌云彻知恩图报,甘心冒着被猜忌、被诋毁、被责难的风险,无畏置身风口浪尖;

因为“情分”,所以对弘历“爱之深责之切”,遭遇失望便“一去不能回头”,从此萧郎是路人......

情是连绵春光,情是穿肠毒药。

在深宫里,想要持守护佑着一点深情,犹如寒风中捧一束烛光,崎岖多磨,但是如懿,不负于心。

却也正因为多了这一点深情,才得乾隆皇帝衰老之年,依然念念不忘。

宫里桃红柳绿、莺歌燕舞,但是唯有如懿,渴望分担他独居高处的寂寞清寒,而不仅仅只是从他身上谋求尊贵盛名。

自重&自爱

人要自重,方能得人尊重;人要自爱,方能为人所爱。

如懿身上令人如沐春风的,还有她的自重和自爱。

如懿的自重,就是旁人为了争名夺利、谋求皇帝的宠爱不择手段的时候,她始终守着心里的“梅香一缕”。

像炩妃,为了夺得皇帝的宠爱,出尽百宝,耍尽心机。

颖妃们看在眼里,未必没有三分羡慕,但更有七分厌恶。

因为那样的手段,旁人想得到,却也是做不到的。

做不到,是因为不能做、不愿做、不屑做

但如懿一步步走到皇帝身边,颖妃们看在眼里,是心服口服的。

因为如懿的高风亮节,因为如懿的矜持自重。

因为如懿爱的本就是那“不要人夸好颜色、自留清气满乾坤”的梅。

梅花香自苦寒来,凌寒独自开的,自然琳琅玉树,高洁凛冽。

而且这梅,还不是一般的梅,是绿梅。

这份自然的珍稀与可贵,却也正昭示着如懿的珍稀与可贵。

但并非所有的心之所向都能有力铿锵。

有些人的所谓志向理想,最终都浮于表面,落了窠臼。

要么是为了标新立异,给自己脸上贴金;要么以此为幌子,来苛责他人。

然而如懿爱梅,是真的爱,用自己的一生去爱,用自己的风骨去爱,不仅仅是用言语去爱,也不是凭别人的眼色去爱。

她爱绿梅,却不强求他人也如她一般爱;

她爱绿梅,却不以绿梅的“心志”去让他人勉为其难。

旁人可以钟意凌霄、牡丹,或者是玫瑰,彼此相安无事便好。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堪称美德。

如懿的自爱,是无论身处何种情境,始终让自己活得得体。

即便被打入冷宫,如懿依然不忘莳花种草。

莳花弄草,是因为爱慕花草,也是因为在这份爱慕里,有着对自身的觉醒与观照。

一个人跌进了泥潭,有些人就此沉沦,像冷宫里的其她弃妃们,而有一些人,依然清静自持,以待来日。

当然,每个人都有沉沦的权利,但是谁不愿意看到,一个在绝境当中,依然不肯自甘堕落的灵魂呢?

没有这份自重自爱,如懿在这宫里,能够走得云淡风轻、平顺如意些吗?

未必。

但若如此,如懿却也不再是如懿,也担待不起太后的那一声赏叹,自然,也无法让如我一般的观众“流连忘返”。

忍&淡

失意之时,处之以忍;得意之时,处之以淡。

如懿是践行这十六字的绝佳典范。

人一失意,就容易消沉,显现出一种落魄可怜相,叫人退避三舍;

人一得意,就容易轻浮,生怕不能让别人欣赏这分寸风光,叫人心里难免轻视。

但这样的人,却往往占据多数,所谓人之常情,汉高祖当年还一心锦衣夜行呢。

正因如此,能够失意之时,处之以忍,得意之时,处之以淡,才令人赞叹和钦仰。

因为她不抱怨、不炫耀,如此看客的心里,只有心甘情愿的惺惺相惜,却没有勉力为之的曲意逢迎。

在这无常世间,一切都没有定准,又何况是在深宫内苑这般兴盛荣衰,旦夕之间的地方。

前一刻或许正为着荣升为贵妃满面春风,下一秒一道圣旨下来就是跌落万丈深渊。

故而一失意就嚎啕怨怼,一得意就不可一世,只会叫人耻笑。

亲近的人忧心忡忡,怕太点眼,引人注目;敌对的人心满意足,或咬牙切齿——看好戏、或者盼着看好戏。

唯有失意时候的不消沉,才不会让别人有“雪上加霜”的机会,别人越是想看你狼狈至极,你越是要敝帚自珍;

唯有得意时候的不炫耀,才不会让人因羡慕而衍生过分的嫉妒,最后沦为众矢之的。

如懿是怎么做的呢?

被囚禁在延禧宫的时候,她写字、画画、焚香、种花;

荣升为皇后,阅尽繁华的时候,她依旧写字、画画、焚香、种花。

虽然她竭力维持着自己的德行纯正高远,而宫里的明枪暗箭却始终常伴左右,而她也终究没能和年少时的情郎偕老,但我们依然不会因此,就否定美好品格的力量。

我们依然不会认为,这样的如懿,度过了失败的一生。

或许她辜负了君王的期盼,辜负了家族的荣光,但是这一生,她不曾辜负自己。

而一个人想要左右逢源,鱼与熊掌兼得,又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到最后,她以自己的方式,赢得了一片“清净自在”。

虽然这种方式看似惨烈而决绝。

但是在那样沉重禁锢、阴森寒彻的时代,一个人想要“特立独行”,想要“固守本心”,自然需要拿出比匹夫之勇还匹夫之勇的勇猛与刚强出来。

艺术作品,总会因为「少数派」增辉添彩,因为走一条别人都走过的路,虽然未必不辛苦,但要容易得多得多得多。

且看紫禁城里,先是金玉妍,再有魏嬿婉,她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身世,但是走的却是同一条路。

逼仄、凶险、扭曲、蜿蜒的血腥之路。

不是没有磋磨,不是没有辛苦,但为什么还是引得人趋之若鹜。

因为诱惑太大,而被人检验过的这条路太过顺理成章。

然而,在这一片阴云笼罩之下的紫禁城中,有多少金玉妍?有多少魏嬿婉?无穷尽也。

唯有如懿,是当真难得的。

然而如懿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这一部血泪织就的电视剧中。

放眼望去,日常生活中未必就不会遭遇类似的人、类似的事,在人生蹉跎凶险的道途中,未尝就不会遭遇类似的矛盾与困境。

艺术作品只是惯于将戏剧性和斗争性凝缩和放大,却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戏剧性和斗争性是子虚乌有的。

甚至极有可能更加凶悍、更加艰难。

毕竟,人生是比八十七集的电视剧更加漫长的征途,而世界是比紫禁城更加辽阔浩瀚的地方。

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到如懿这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然而身虽未至,心向往之却是可以做到的。

*

当初青樱想要“柳暗花明”,特意请求太后成全,赐她一个新名。

太后择的是“如懿”二字,青樱听成了称心如意的“如意”,却原来是“如懿”。

当时的青樱只是纳罕,“懿”便极好,为何要“如懿”——

原来人生终究只是这样,彻底的美好,大抵是没有的,能够“如懿”,已经难得之至。

人生能够“如懿”,便已经圆满;流潋紫这部小说,有一如懿,也已足矣。

-回眸-

那是属于张曼玉的花样年华

如果你也去往斯卡布罗集市

刘若英| 这杯「奶茶」,孤独却温暖

人生如戏,不过一句曲终人散。

人间哪得林黛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