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史实 发挥想象 |《我为天下人尝苦楚》赵茹君
广东省东莞市可园中学(203)班 赵茹君
“叮当……叮当……”锁在脚上的两条粗壮铁链,长长地落在身后,拖过坚硬的青色石板路,发出揪心的声音……
【描述声音、形象,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天灰蒙蒙,似乎不愿睁开沉重的眼睑,云伤心地落着泪,把脚下石板路洒得湿漉漉。拖着长辫子看热闹的百姓,挤满了街道两边。我戴着沉重的黑木枷,迎着萧瑟秋风,慷慨地走向刑场。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引自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我轻吟着,回想着。安庆起义失败,有人劝我远走日本避难,列强环伺,满清日益腐朽,民众麻木不仁,中国面临亡国的危险,我走了,就能救中国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就义时那长啸声在我耳边清晰地回荡。我终于理解了他为什么不走,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选择流血,不流血不足以唤醒民众,不牺牲难以点燃革命烈火,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血牺牲过,当从我开始!
【行刑路上,“我”表白以血醒民的缘由——两次引用,心理展示,合理、得体】
天露出了鱼肚白,呼呼的风似乎更大了,将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兵士打开我身上的枷锁,行刑官拿出一张照片递到我面前,恶狠狠地说:“这两个孩子将失去母亲了!你后悔吗?”
“我是为天下的孩子而死!”我坚定地回答。【对话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博大的胸怀】那是我和我两个孩子的合影,触摸着照片,两个孩子的音容笑貌浮现在眼前,想到不能再照顾年幼的孩子,我心如刀绞,泪水夺眶而出。孩子,请原谅妈妈,我离开你们,不是不爱你们,而是为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天下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
【就义前对孩子的真情告白——“我”的复杂内心情感描述丰富、合理】
风停了下来,世界变得异常安静,我的心也宁静下来。我闭上眼,仿佛看到不久的将来,革命的熊熊烈火席卷神州大地,将腐朽的满清王朝彻底烧为灰烬,共和的大厦屹立在华夏大地,国家不再受列强欺凌,人民自由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尽享太平。
【“我”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期待——符合一个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想到牺牲之价值,竟让我在这一刻感到无比自豪。天下人都以为我心中苦,我的心啊,实则是甜的啊!我为天下人争光明,谋幸福,我为天下人去尝一尝那无边的苦楚,我心甘情愿,我以苦为甜。
【回扣题目,表明“我”的生死观、苦乐观】
1907年秋瑾就义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满清倾覆。
【结尾交代历史事件的相关事实】
(指导教师:朱成玉)
“鉴湖女侠”秋瑾是著名的女革命家,也是近代屈指可数的杰出才女之一。秋瑾以谋反罪被斩首,她的被害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小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写了“我”前往刑场路上的表现,更多的是“我”投身革命、以死醒民的心迹表白,第一人称方式更便于自由充分地表达“我”复杂的内心世界。题目“我为天下人尝苦楚”,是“我”从容赴死、义无反顾的动力源泉。三次有关天气变化的景物描写,对营造氛围、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
写法借鉴:尊重史实,发挥想象。如何再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属于补充想象类作文。本文在以下几方面值得学习:
一、尊重史实,实事求是。秋瑾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她的被害也是众人皆知的真实事件。小作者在充分了解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力求真实生动地还原那个事件。“我戴着沉重的黑木枷”,“锁在脚上的两条粗壮铁链”,这是一个临刑“囚徒”的形象;“拖着长辫子看热闹的百姓,挤满了街道两边”,这是具有时代特点的一幕,符合历史的真实。另外秋瑾就义前的从容不迫的表现也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
二、发挥想象,补充细节,生动感人。
1.想象合理。所谓“合理”,就是所有想象的内容都要符合逻辑,让人觉得就应该这样。如“谭嗣同就义时那长啸声在我耳边清晰地回荡”“仿佛看到不久的将来,革命的熊熊烈火席卷神州大地,将腐朽的满清王朝彻底烧为灰烬”,作为一个献身革命的“女侠”,尊崇谭嗣同,畅想革命未来,符合秋瑾性格、志向的逻辑。虽然无历史记载,但这是合情合理的。
2.想象具体。不管是景物描写还是人物描写,文章不乏精细描画。“叮当……叮当……”,锁在脚上的铁链发出的声音清晰可闻;“兵士打开我身上的枷锁,行刑官拿出一张照片递到我面前,恶狠狠地说:'这两个孩子将失去母亲了!你后悔吗?’”,人物表情、动作、语言具体可感。
3.想象丰富。想象越丰富,内容就越充实,人物形象就越丰满,主题就越鲜明。本文以历史事件为框架,围绕秋瑾就义前的大义凛然的表现,从环境、场面、人物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形象补充,特别是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尤其充分,这些想象,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点评:徐东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