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运六气为中医基础的龙砂医学流派十位名医大家

龙砂医学是以江阴龙山、砂山地区为源头,由元代著名学者陆文圭奠定文化基础,经明、清两代医家的积累,不断向周边地区发展而形成的在苏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流派。该医学流派延绵数百年,医家众多,虽学术风格不尽一致,但重视和善于运用《黄帝内经》的运气学说,重视《伤寒论》经方,依据《内经》《伤寒论》去研究和阐发温病的病机治则,是该医学流派多数医家的共同特色。

清·嘉庆元年(1796)孔广居《天叙姜公传》:“华墅(今称'华士’)在邑东五十里,龙、砂两山屏障于后,泰清一水襟带于前,其山川之秀,代产良医,迄今大江南北延医者,都于华墅。”

到近代,这块名医辈出的土壤依然薪火不息,灿若星辰,桃李天下。首批30位国医大师中就有10位与龙砂医家有直接师承关系。笔者通过疏理龙砂医学流派源流及传承,遴选出十位代表性医家,通过他们的生平成就来呈现龙砂医学流派绵延700年的历史和学术思想特色。

一、陆文圭

陆文圭(约1252一1336年),字子方,幼颖悟,南宋咸淳初,年十八即以《春秋》中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华士,号“墙东”,家居讲授。元帝数遣使驰币聘之,以老疾不果行,卒年八十五岁。

陆氏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等学,著有《墙东类稿》20卷。《元史》评论其“为人刚明超迈,以奇气自负”“文圭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

这样一位大学者长期定居华士讲学传道50年,培养了大批文化和医学人才,为龙砂地区文化的发展和龙砂医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太极河洛思想和五运六气为宋代两大显学,张仲景的《伤寒论》也于北宋时期成为医家经典。宋代的这些学术特色经过作为东南宗师的陆文圭的传承阐扬,深刻影响了龙砂地区的医家,形成龙砂医学流派学术思想的核心。

二、吕夔(吕氏世医)

明代中后期吕氏数代均以医名闻世。吕夔祖孙四代中有三人“隶籍太医院”,成为“一门三御医”。

祖吕夔,字大章,本姓承,依舅氏改姓吕。史载其“吴中大疫,裹药囊行,日治百家,活人无算。嘉靖年间,隶籍太医院”“人以'吕仙’呼之”。著有《运气发挥》《经络详据》《脉理明辨》《治法捷要》等。

子吕讲、吕读“医名俱如其父”。

孙吕应钟、吕应阳继承家学, “曾任太医院吏目,善传禁方而变通,能望气色决生死”。吕应钟著有《葆元行览》《治效单方》等书,其子吕梦征亦有医名。

三、姜礼(姜氏世医)

华士姜氏家传医学九世,历盛200余年。从二世姜礼、三世姜宗岳、四世姜健到五世姜大镛,“名噪大江南北,数百里间求治者,踵相接”。

姜礼(1654-1724),字天叙,龙砂姜氏世医二世祖。孔广居《天叙姜公传》谓“迄今大江南北延医者,都于华墅,而华墅之中又独推姜氏,盖自公一人开之也”。并称姜氏“于岐黄外,旁及玄功,能预知死期”。姜氏重医德, “常立功过格,日记得失,终身不怠”“每遇贫者施诊”“出囊中药治之,不取值”。晚清同里名医瞿简庄评论说:“天叙先生之医学弘博,有非时下所能望其项背者。”著有《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存世,该书曾人选全国中医院校四版教材《中医各家学说》。另有《仁寿镜》《本草搜根》等著作已佚。

姜健,字体乾,号恒斋,临床重视运气学说的应用,善用陈无择“三因司天方”,医名与叶天士相埒。据同时名医缪问记载:“吾邑姜体乾先生治病神效”“人所不能措手者,投剂辄效”“后登堂造请……始知先生之用药,无问内外气血,每于司天方中或采取数味、或竞用全方,然后杂以六经补泻之品。故其方似庞杂而治病实有奇功。”又文献记载:“体乾游苏适居天士(指叶天士)比邻,凡有就叶诊弃之者辄为之治。一日见坠泪咨嗟者曰:'势将奈何?’急询其故,知天士断其木叶落时定难飞渡。体乾即为之诊曰:'病固急矣,勉为处方。’不特璧其诊资,并助以药资,嘱服十剂,果验。天士闻而骇曰:'是谁能挽回斡旋与?’因知我华士有姜体乾公之医道。天士先生特来华墅谒姜公。”

姜大镛,字冶夫,号鸿如,监生。善医、工诗。《龙砂志略》载其“以业医余绪兼及於诗者,……先生之诗天机清逸,有长庆之层折而不流於浅”。有《龙砂医案》抄本一卷存世。另著有《幽谷莺声集》《鸣秋集》等,已佚。

四、吴达

吴达,字东旸,号澹园,生卒不详。据其子吴际昌光绪十一年(1885)在《医学求是·跋》中谓“家严笃志医学垂四十年”,可推知其行医主要在咸丰至光绪年间。晚年行医于上海,有《医学求是》一、二集存世。

吴氏重视运气之学,在其所著《医学求是》中云,“证之变化,随岁时而转旋”,并记述了许多实例来证明此说。书中云:“追忆咸丰己未,湿土司天,寒水在泉……故是年秋季霍乱盛行,悉见纯阴之证,概须用理中加附、桂之剂,所投辄效。有误认为暑火,未投温燥者,一、二日即成不救。饮西瓜浆者,随服随毙。此阴盛之年所患皆同。后历年亦均有霍乱,则多寒热错杂,迥乎不同矣。”并在《运气应病说》中总结说:“惟就余迩年所历时证之多者,验之运气,往往相合。特因病以测岁气,非执岁气以求病也。”柳宝诒在《医学求是》跋中称赞吴氏“其理正而纯,其辨明以晰”。吴氏从临床实际观察谈对运气学说的体会,可谓实事求是而能活用运气理论者。

五、柳宝诒

柳宝诒(1842-1901),字谷孙,号冠群,人称“冠先生”,龙砂地区周庄镇人。清同治四年(1865)考中第一名秀才。光绪十一年(1885)以优贡人京,任正红旗官学教习,兼行医于京。士大夫以病求治,辄著手成春,声名渐显。后弃官归里,精研医道,数年间名声大振,江浙学子来归者甚众。柳氏自幼博览群书,文化功底深厚,又在龙砂医学之乡的环境中久受熏陶,广泛吸收龙砂诸医家之长而自学成为一代名医,在龙砂医学的发展中发挥了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

柳氏之世,温病学中叶(桂)、吴(瑭)学说大行,医咸宗之,唯柳氏别具识见,独树一帜,见解深刻,对中医外感热病学的发展,贡献不小。柳氏继承龙砂医学传统,重视对《黄帝内经》的钻研而有《素问说意》之作。所著《温热逢源》3卷,从六经究温病,强调:“伤寒温热,为病不同,而六经之见证则同;用药不同,而六经之立法则同。治温病者,乌可舍六经而不讲者哉!”其书又专论伏气温病,认为温疫病因乃寒郁热化,“所受之寒,无不伏于少阴”,深得《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精髓。《柳选四家医案》选评俱精,流传极广;所创柳“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宝诒重视传承教育,弟子达百余人,其中如薛文元、邓养初、金石如等,俱成为医学名家。

柳氏著作存世者有《温热逢源》《柳选四家医案》《素问说意》《惜余医案》《柳致和堂丸散膏丹释义》等。另据《江阴柳氏惜余小舍医学丛书目录》所列,柳氏著作尚有《疟痢逢源》《评医琴川医家三种》《梓贤医案十六家》《清芬医案》《鸿雪医案》等,均佚。1965年,上海张耀卿整理《柳宝诒医案》出版。

六、曹家达

曹家达(1868.1937),字颖甫,与柳宝诒同为龙砂地区周庄镇人。其父曹秉生“深通中医”,曹氏从小受家庭和环境熏陶。所著《经方实验录·原序》云:“自髫年即喜读张隐庵《伤寒论注》,先君子见而慰之,以为读书之暇,倘得略通医理,是亦济世之一术也。”又云:“年十六,会先君子病洞泄寒中,医者用芩连十余剂,病益不支,汗凝若膏,肤冷若石,魂恍恍而欲飞,体摇摇而若堕,一夕数惊,去死者盖无几矣。最后赵云泉先生来,授以大剂附子理中加吴萸丁香之属,甫进一剂,汗敛体温,泄止神定;累进之,病乃告痊。云泉之言曰:'今年太岁在辰,为湿土司天,又当长夏之令,累日阴雨,天人交困,证多寒湿,时医不读《伤寒·太阴篇》,何足与论活人方治哉!’”可见曹氏自幼对当地龙砂医家的学术和临床故事耳濡目染,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曹氏攻举子业,曾从房师秦芍龄和南菁书院院长黄以周治经学兼习医经。1902年中举人,举孝廉。1904年清政府罢科举后,曹氏常与里中钱性方、朱翔云、冯箴若等讨论医学经旨,并进一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著。1919年,曹颖甫正式改行到上海悬壶应诊。

曹氏在学术上专宗仲景之学,善用经方;所著《伤寒发微》《金匮发微》,推崇张志聪、黄元御之说,而张、黄两氏,皆以重《内经》、重运气而讲气化著名。曹氏认为仲景之学古今咸宜,提出经方实验的思想,弟子姜佐景搜集曹氏验案并加以解说而成《经方实验录》,说明六经不仅为伤寒而设,也完全能用以指导治疗杂证。曹氏审病机以活用经方,融温热于伤寒之中,与柳宝诒温病不舍六经之旨一脉相承。

曹颖甫曾长期在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任教,担任过多年教务长,教过的学生有秦伯未、章次公、陈存仁、严苍山、许半龙、程门雪、王一仁、张赞臣、王慎轩、丁济华、黄文东等,均成为中医名家。

七、薛文元

薛文元(1867—1937),名蕃,江阴璜瑭镇人,柳宝诒嫡传弟子。医名重于上海,是上海市国医公会和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的发起创办人之一,沪埠名医丁甘仁、夏应堂等,无不以兄礼尊之。1931年冬,上海中国医学院创办未久,濒临倒闭,薛文元受上海国医公会委派出任院长。挽狂澜于既倒,励精图治,使中国医学院出现空前的安定和兴旺,办学规模和社会地位、师资力量等都超过当时国内其它中医学校,因而被誉为“国医最高学府”。

1936年9月薛文元辞职后,由也是江阴籍名医,时任副院长的郭柏良继任院长至1940年1月。郭柏良曾长期担任薛文元的副手,受薛文元影响颇深。在薛文元、郭柏良任院长期间,中国医学院培养的学生成为著名医家的有朱良春、颜德馨、梁乃津、何志雄、陆芷青、董漱六、江育仁、程士德、蔡小荪、谷振声、庞泮池等。

八、朱少鸿(朱氏“一门三杰”)

世医朱氏,起于清康熙年间,历传九代,至民国朱少鸿,医业尤为鼎盛。其伯父朱锦荣、父朱鸿九俱为一时名医。异母幼弟朱莘农尽得其传。子凤嘉、凤瑞,亦绍隆其业。朱少鸿、朱莘农、朱凤嘉并称“一门三杰”。

朱少鸿(1873-1945),江阴峭岐凤戈庄人。幼承家学,14岁即侍父侧,渐通医理。26岁中秀才。不久弃儒就医,40岁后在无锡定期应诊,50岁时迁至上海南京西路同福里,远近就诊者门庭若市。朱少鸿一生教导弟子近百人,其中有无锡顾履庄、丹徒杨贞白、江阴徐履和、吴仁育、陆景唐、夏仁达、仰汉初、仰捧嵛、徐襄臣、徐治贤等。惜乎先生一生忙于诊务和授徒,无暇著书立说,仅有抄本《分门方书》《朱少鸿临证医案》传世。

朱氏三杰承龙砂医学重视伤寒传统,又受柳宝诒少阴伏邪说影响。朱少鸿之子朱凤嘉在《论伏邪伤寒证治之概要》发挥了柳宝诒的伏邪思想,谓“伏邪为病,包括温暑”“天下之病,孰有多于伏邪者乎?”朱少鸿之弟朱莘农更直接得到夏子谦指教,他在所著《夹阴证治》一文中说“余本无才,不能作此一篇……但夏子谦岳叔(夏之谦的老师是柳宝诒的著名弟子邓养初)、曹惠昌先生,再三对余申说,故余不揣冒昧,略挥其意,以释是病之疑点。”其著名观点是“夹阴伤寒”,所论“盖缘先天少阴之素虚,偶一不慎,而寒邪直中虚处”“足见少阴阴阳亏虚,寒邪才能深人”,与柳氏少阴伏邪说一脉相承。

九、承淡安

承淡安(1899—1957),江阴华士镇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针灸学家、中医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承氏为龙砂地区世医,其祖父承凤岗精中医儿科,父亲乃盈擅长针灸、儿科、外科,均为当地名医。他青年时即随父学医,尽得家传,又从同邑名医翟简庄学习中医内科,刻苦钻研,打下了坚实的中医基础。因见其父对许多疑难病常用针灸治愈,引起他对针灸的极大兴趣。遂刻苦攻读《灵枢》《针灸甲乙经》等,深得针灸秘奥。

承淡安为推广针灸事业,l 928年始在苏州、无锡等地开办针灸教育研究机构,广收学员,抗战期间到四川仍坚持办学,20年间培养学生逾万,遍布海内外。弟子赵尔康、邱茂良、谢锡亮、陈应龙、曾天治、陆善仲、孔昭遐、留章杰等均为针灸名家。

1954年,承淡安出任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校长,该校师资班为全国各中医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师资,被誉为中医界的“黄埔军校”。仅选派去北京的就有董建华、程莘农、王玉川、王绵之、颜正华、印会河、程士德、刘弼臣、杨甲三等,为北京中医学院的创办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医大师周仲瑛、张灿王甲、班秀文等也都毕业于该校办的师资班。

承氏著作颇丰,主要有《中国针灸学》《铜人经穴图考》《子午流注针法》《针灸菁华》《伤寒论新注》等。承氏所重视研究的子午流注是五运六气学说在针灸方面的应用,说明了承氏对龙砂医家重视五运六气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

十、章巨膺

章巨膺(1899—1972),又名寿栋,江阴澄江镇人,早年受业于夏子谦,为柳宝诒的再传弟子。

章巨膺一生从事中医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1 929年与徐衡之、陆渊雷等共同筹建上海国医学院,主讲《伤寒论》及温病学。1933年襄助恽铁樵举办中医函授事务所,主持教务,并主编《铁樵医学月刊》,恽去世后,乃独任其事。1936年任教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并受聘新中国医学院教务长。建国后任上海第一中医进修班副主任,1956年与程门雪等受命筹建上海中医学院,任教务长。主要弟子有何任、王玉润、钱伯文、周仲瑛、凌耀星等。

章氏认为《伤寒论》是对《内经》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强调要在学好《内经》理论的基础上学习《伤寒论》;在伤寒与温病的关系方面,章巨膺曾说:“在卅年前,我也片面地崇奉仲景,不同意叶、吴。”“崇奉仲景,不同意叶、吴”恰是柳宝诒的观点,反映了章氏早期对柳宝诒学术思想的传承。章氏强调温病属于伤寒的一部分,多据《内经》阐释《伤寒论》,从《伤寒论》而论温病;又曾发表《宋以来医学流派和五运六气之关系》一文,从五运六气的角度分析了中医各家学说形成的原因。

章氏重视《内经》《伤寒论》和五运六气,不离龙砂医学本色。著有《温热辨惑》《脉学新论》《痧子新论》《伤寒疗养论》《世补斋医书按评》等。

上述龙砂名医十大家,不是仅仅十个医家,例如所举吕氏、姜氏、朱氏等都是包含了多位名医的医学世家。又所述仅据笔者手头现有的史料整理而成,难免挂漏,不敢说这就是龙砂医学流派的十大家,就像光绪年间苏州医家姜成之据其手头所得部分龙砂医家的医案汇编出版的《龙砂八家医案》不能代表龙砂八大家一样。龙砂医学流派在700年传承中还有很多的名医世家,诸如以叶德培为代表的叶氏世医,以及吕逸人、张洵佳、吴士瑛、赵云泉、高思敬等,从一些医著的片羽记载和流传坊间的奇闻逸事来看,其医名和成就也许不在所列十家之下,但由于资料的阙如,不能珠玉尽数,只能留待以后发掘整理,补充完善。

此外,陆文圭作为在学术上名冠东南的一代宗师,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决不仅仅局限在龙砂一隅,周边特别是无锡地区的许多医家都与龙砂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王旭高、薛福辰的运气思想,张聿青的膏方等。若从广义的“龙砂医派”而言,龙砂医学流派医家更为众多,这方面的资料还有待于发掘完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