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友生】湿病用药概述
总论
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是治湿,当以理脾为主也,明矣。然湿邪有夹风、夹寒、夹热之殊,治法亦有宜透、宜燥、宜利之别。则治湿之法,似又不专在理脾矣。
大抵风湿多见于上,如头重头眩之类。
湿热多注于下,如淋闭脚肿之类。
寒湿多滞于中,如痞满腹胀之类。
故其始也,在上宜透,在下宜利,在中宜温燥以化之。
但亦有寒湿在下而宜温燥者,如鸡鸣散之治脚气是也。
又有湿热在中而宜清利者,如五皮饮之治腹肿是也。
此治湿所以分三大纲也。然又有水停于中未经酝酿而成湿者,则非温燥所能除,更非透利所能解,必用峻利猛烈之品,以决渎荡涤之,始克有济。此逐水所以宜极苦极寒之药,如大戟、芫花、甘遂、商陆之类是也。盖湿之生本乎水,水之化,仍为湿,湿性缓。故治之以缓,顺其黏滞之性也。水性急,故治之以急,顺其奔流之性也。总之,不离乎因势利导之义耳。
透湿
浮萍发汗利水,祛风行湿。
生姜皮透风泄湿。
海桐皮祛风除湿,杀虫,能行经络,以达病所。
豨莶草祛肝肾之风湿。
苍耳子散风湿发汗。
威灵仙通行十二经,除风湿冷气。
独活祛少阴之风湿。
白鲜皮除湿热,行水道,通九窍,利关节。
大豆黄卷除湿解热。
燥湿
苍术升阳散郁,发汗燥湿。
白术补脾燥湿,止呕安胎。
草豆蔻除寒燥湿,开郁化食。
草果仁温胃逐寒,除痰燥湿。
石灰燥湿散血,定痛杀虫。
半夏除湿化痰,开郁下气。
白矾涩收燥湿,化痰解毒。
皂矾燥湿化痰,解毒杀虫。
川椒发汗散水,燥湿补火。
蛇床子补肾壮阳,祛风燥湿。
松节治骨节间风湿。
伏龙肝调中止血,燥湿消肿。
利湿
一、利湿清热
茯苓渗湿泻热。
猪苓解热除湿,通窍利水。
萆薢利湿热,理下焦。
王瓜泻热利水。
大腹皮利湿消胀。
薏苡仁渗湿清热,舒筋补脾。
扁豆补脾,祛湿热。
茵陈除湿热发黄。
赤小豆利湿行水,散血排脓。
泽泻利膀胱之湿热,泻肾经之火邪。
滑石上开腠理而发汗,下走膀胱而利水。
车前清肝肺风热,渗膀胱湿热。
木通上入心包而清热,下入小肠而利湿。
通草通胃气而上行,引肺热而下降。
芦根泻热利水,益胃止呕。
冬瓜清热解毒,消肿利水。
土茯苓除湿消肿,清热解毒。
白头蚯蚓清热利水。
刺猬皮和胃利尿,祛湿除热。
石燕利窍,除湿,解热。
木瓜利筋骨,祛湿热。
榆白皮利诸窍,渗湿热。
瞿麦泻火利水,为治淋要药。
石韦清肺金以滋化源,通膀胱而利水道。
地肤子泻血虚之湿热,利小便之淋闭。
萹蓄利水清热,除湿杀虫。
海金沙除小肠血分湿热,治五淋肿满茎痛。
鲤鱼利水消肿。
二、祛风利湿
汉防己外泄风湿,下行水道。
五加皮宜入透湿,逐肌肤瘀血,祛筋骨风湿。
金毛狗脊宜入透湿,温补肝肾,以除风湿。
逐水
葶苈大泻肺经水气,使从小便而出。
甘遂大泻胃经及经隧水湿,为下水圣药。
商陆入脾行水,有排山倒海之力。
大戟大泻脏腑水湿,行血发汗。
芫花通达水饮、痰癖、瘀血之处,使之从下而出。
荛花大泻里结水湿。
蝼蛄攻逐水气,消除壅肿。
紫贝利水通导,逐虫下血。
牵牛子泻气分之湿滞,通经隧之郁遏。
椒目专行水道。
泽漆利水消肿,消痰退热。
湿药比较
茵陈与大豆黄卷比较:茵陈发汗透湿,大豆黄卷健脾透湿。
甘遂与大戟比较:甘遂泄经逐之水湿,大戟泄脏腑之水湿。
芫花与荛花比较:芫花性温,多有达表行水之力;荛花性寒,多有入里走泄之能。
I 声明信息:
本文选自:《药选》万友生。本公众号所分享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发布内容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可随时和我们联系。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