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个戏曲大师也是对联高手,写尽人生春秋,真是大手笔

戏曲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元杂剧、昆曲、京剧、越剧等多种戏曲影响深远。对联同样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事实上,在古代戏曲和对联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戏台演出的地方,都会挂上对联,显示戏曲的魅力。而那些戏曲大师,同样是对联大师,水平不凡,令人拍案叫绝。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爱传统文化的读书人。记得关注我哦。今天我和大家聊聊聊4个戏曲大家,他们既是戏曲大师也是对联高手,写尽人生春秋,真是大手笔啊。

喜欢文章,请点击右下角的“在看”按钮,也请转发到朋友圈哦。

第1位,高明。

高明,也就是高则诚,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人。他创作的《琵琶记》代表了南戏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南戏之祖”,对后世戏曲的发展影响深远。

《琵琶记》写的是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前往京城应试,高中状元。蔡伯喈更被牛丞相看中,选为女婿。

因为旱灾,赵五娘与公婆在老家生活困难,赵五娘让公婆吃米,自己则是吃糟糠。这一段情节,颇为感动人心,乃是传世经典。

后来,公婆去世,赵五娘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前往京城寻夫,最终与蔡伯喈相见,得以夫妻相见。

从剧情来说,《琵琶记》类似苦情戏,大量悲剧情节让观众感动不已。而从思想意义上说,《琵琶记》具有宣扬孝道的意义,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

《琵琶记》的作者高明,小时候就是对联高手了。高明六岁的时候,有一个客人前来拜访高高明的父亲。

高明招呼完客人,桌上放着好吃的食物,就有点贪吃了。他偷偷溜过去,偷偷拿了食物吃了起来。

客人看到后,就把高明叫过来,出了一个上联:“小儿不识道理,上桌偷食。”这话有点严重了,虽然是开玩笑,但是语气让人听起来不舒服。

特别是古代比较讲究家教,客人直接说高明没有礼数,那不只是嘲笑高明,更是嘲笑高明的父亲了。

所以高明必须要对出下联,才能够让客人“闭上嘴巴”。虽然高明才六岁,却机智过人,很快对出了下联,回应了客人:“村人有甚文章,中场出对。”

都说是童言无忌,高明是小孩子,回击一个大人是没问题的。最关键的是,下联对仗工整,真的有水平,让客人无言以对,十分难堪,却只能默认自己“没有文章”啦。可见,高明确实是对联奇才啊。

第2位,汤显祖。

汤显祖是昆曲的最著名戏曲大师,代表作有“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尤其是《牡丹亭》,堪称传统戏曲的杰作,有人因此把汤显祖比喻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牡丹亭》写的少女杜丽娘与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居然因为思念而死,化为魂魄寻找柳梦梅,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爱情得到了圆满。

《牡丹亭》想象奇特,剧情大胆,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在艺术上更是价值高超。很多朋友都听过《牡丹亭》的名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还有“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汤显祖写戏曲是大师,写对联也是高手。他曾经给汤显祖抚州正觉寺的天王殿写了一副对联:“缘生缘灭缘如水;梦似梦非梦幻花。”

这是给寺庙写的对联,所以饱含禅理,体现了佛家的“空幻”之说。《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缘生缘灭,皆是如此。

而汤显祖的代表作是临川四梦,他对于梦有太多的感慨。人生一场大梦,汤显祖在这个对联中何尝不是表达了他自己的观点呢?整个对联对仗工整,结构精巧,既符合寺庙的情境,又体现了汤显祖对人生的思考,真是妙不可言啊。

第3位,徐渭。

徐渭,也就是徐文长,是明代著名才子。很多人不知道,徐渭也是一位戏曲大师。徐渭创作了《四声猿》等杂剧作品。《四声猿》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简称《雌木兰》)、《女状元辞凰得凤》。

徐渭在戏曲史上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写了《南词叙录》,不仅保存了有关南戏历史的重要资料,同时也对研究宋元话本及南戏与元杂剧间的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同时,徐渭也是一位对联大师,他的对联作品脍炙人口。比如徐渭题写孟姜女庙的奇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再比如说,徐渭写曹娥庙的对联:“事父未能,入庙倾城皆末节;悦亲有道,见吾不拜亦无妨。”一般人写这种命题作文,都是从夸奖曹娥救父的角度描写。

而徐渭却从曹娥的口吻出发,很有新意:“如果对待父亲不好,那么就算来曹娥庙来叩拜我曹娥,也是细枝末节,没有意义;但如果你能够让父母开怀,能够真心孝顺父母,那么就算不叩拜我曹娥,也没有什么关系。”

再比如说,明代绍兴府的三江百姓要为知府汤绍恩建立一个祠堂,请求徐渭写一个对联。祠堂的目的,主要是纪念汤绍恩派人兴建水库闸门,平息了水患。

徐渭思考片刻,一挥而就:“炼石补星辰,两月兴工当万历,缵禹之绪;凿山振河海,千年遗迹在三江,于汤有光。”

徐渭认为汤绍恩治水,就像女蜗补天,大禹治水那样,功绩不小。整个对联很有文采,读起来很有韵味。可见徐渭在对联上是一位大高手了。

第4位李渔。

李渔是明末清初的戏曲大师,在戏曲理论方面有《闲情偶寄》等作品,在戏曲作品上有《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等诸多作品,尤其以《风筝误》最为脍炙人口。

《风筝误》这部戏把“风筝”作为线索,写了一个阴差阳错的爱情故事。没才华的戚友先拿才子韩琦仲题诗的风筝去放,风筝断线后被詹府二小姐詹淑娟拾得。詹淑娟在风筝上写了一首和诗。

韩琦仲看到题诗后,对詹淑娟产生了爱情的幻想。他又写了一首诗,通过风筝来传达。谁知道,这回风筝却被詹府大小姐詹爱娟拾得。詹爱娟长得很丑,约韩琦仲见面。韩琦仲去的时候开开心心,见面时候受到了一万点惊吓。

后来,韩琦仲中了状元,詹府老爷要把女儿詹淑娟许配给韩琦仲。韩琦仲想起了以前的惊吓,十分不情愿,到了洞房花烛夜,才知道误会一场……

《风筝误》是通俗商业化的,是十分热闹、十分喜庆的戏剧,所以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事实上,李渔本身也是比较商业的,他的对联也往往体现了他的这种商业眼光。

比如,李渔曾经给一位高官显贵写对联,赞颂这位显贵清新脱俗:“年少即耽杯,不待此时方阮籍;官闲惟种菊,何须他日始陶潜。”

这副对联是拍马屁的作品,但是马屁拍得很高级,很优雅,让拍马屁变成了一件很有艺术感的事情。

对联表面上是“损”这位显贵的,说这人喜爱喝酒,做事放诞,又说这人“官闲”没有作为,只能种菊花无聊度日。按照世俗标准,确实这个对联不像是夸奖人的,反而是骂人的。

但是李渔巧用典故,将“喝酒”与竹林七贤的阮籍结合起来,将“赏菊”与大诗人陶渊明结合起来,意思是说,这位显贵堪比阮籍和陶渊明,甚至比阮籍和陶渊明更风流。因为阮籍是后来才喜爱喝酒,陶渊明是辞官后才赏菊,而这位显贵是早就如此的。

可见,这个对联在艺术上是很有水平的,既有衬托法,也有反转法,仔细品味,不但可以看出李渔文字上的才华,更可以看出李渔做人的情商。

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小编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小编,多多收藏和转发小编的文章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