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牛市里千万别用KDJ指标判断行情?看这一篇就够了!
我们先从KDJ的公式入手,研究一下它的工作原理。
KDJ的公式如下:
RSV:=(CLOSE-LLV(LOW,N))/(HHV(HIGH,N)-LLV(LOW,N))*100;
K:SMA(RSV,M1,1);
D:SMA(K,M2,1);
J:3*K-2*D;
参数N默认为9;参数M1和参数M2默认均为3。
这是交易软件的公式,我们一条一条把它拆开来分析。
我们先看最后一行:“J:3*K-2*D;”
这一行的意思,就是在描述“K线”和D线之间的距离。只不过,为了更加明显,“K”线值放大了3倍,D线值放大了2倍。如果有兴趣,把3换成2,把2换成1,效果也是一样的。不过,没有默认的这个明显。同样换更大的倍数也行,但这会导致J线的幅度变得更加夸张。在显示上不是那么成比例,也就是说,不那么好看了。
所以,从简化的角度讲,描述“K线”和D线之间距离的J线就可以被忽略掉了。那么KDJ指标就变成了KD指标。
我们再来看“K线”和D线。
在公式中,不难看出。D线就是“K线”值的加权移动平均。“K线”是基础。
而“K线”则是RSV的加权移动平均。
可以看出,要想理解透KDJ指标,最根本的是要明白RSV在算什么。只要明白了它,就能够洞悉KDJ指标的一切秘密了。
我们来看看,RSV到底是个什么鬼。
别被RSV那一条长式子吓到。它要表达的意思就是N根k线从最低点(区间最低价)到最后一根k线的收盘价(最终收盘价)的价差占这N根k线最低点(区间最低价)到区间最高点价差的比例,然后放大100倍。
看不明白没关系,我们看张图:
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RSV就是在算“三角”代表的价差占“方块”代表的价差的比值。也就是占百分之多少。
如果最后一根k线的收盘价就是这几根k线的最高价的话,那么这个比例就是1。也就是说,RSV这个数据本身是在0到1之间的。公式后面乘以100,是将其扩大了100倍。这样就可以把百分比转变成一个指数的形式。让数据在0到100之间变化。
我们来对比一下RSV和K、D两线的位置关系。
图中白色的线是RSV,黄线是K,紫线是D。
不难看出,K和D两条线比RSV线要平滑很多,而且,这两条线也是始终与RSV线步调一致的。
这主要就是得益于平均算法了。我们通常用的移动平均线也是比价格的波动要平滑很多的,而且是始终跟随价格的步调。
好,KDJ的原理我们清楚了。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KDJ指标为什么会对拐点反应灵敏,但却在牛熊市中总是钝化。
我们上面了解了,KDJ本身是在描述一个比例。
这个比例中的分子部分是,一段行情的最低价,到最后一根k线收盘价的价格差。
而分母部分,则是这段行情最低价格,到这段行情最高价格的价格差。
如果,这段行情的最高价就是最后一根k线的收盘价的话,这个比例就会是1(也就是RSV值是100)。
我们来看个例子:
从这两个图我们不难看出,KDJ之所以钝化,主要就是因为价格持续的上涨(下跌也一样),造成RSV的值维持在高位不变。
当分母变化不大,而分子变小的时候,RSV就会出现迅速的衰竭。
如下图:
这个现象就是KDJ对拐点敏感的原因了。
在强势的单边行情中,收盘价通常距离最高价都比较近。这导致了,分子部分总是很大(甚至接近分母)。而当行情出现些许的调整。也就是,收盘价偏离最高点稍微远点,就会让分子部分迅速减小,造成指标值的调整。
换句话说,就是此时价格的涨跌对指标的影响是不对称的!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当市场处于牛市或熊市的时候,KDJ指标总是出现“钝化”的现象。
如图:
可以说,KDJ在追求快速锁定拐点的时候,反而无法客观去描述行情的力度了。而这种所谓的“钝化”就是我们在熊市抄底抄在“半山腰”;牛市“卖飞”在“半山腰”的原因。
而且,这种“钝化”是不能被利用的。
有种观点是,当KDJ指标出现钝化的时候,就意味着单边市来了。但问题是,你怎么就知道后面它什么时候不钝化了呢?比如这样:
KDJ指标的特性就是快速锁定拐点。如果坚定的跟随这一特性,那么在单边市场中,就会出现极大的不适应。而如果跟随它的钝化去操作,那么它“快速锁定拐点”的意义不就不存在了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使用KDJ呢?
通过我们上面的分析,我们完全可以将KDJ指标分类到“震荡类指标”中去。它在震荡行情中,能够快速的捕捉到震荡箱体的拐点时机。在震荡过程中的正确率是很高的。
但由于它对拐点的过分敏感,使得他在趋势行情中极其不稳定。
我们知道,交易大幅盈利的秘密在于捕捉大幅度的价格差。也就是,在牛市中坚定的持仓才能够获取大的利润。
当牛市出现的时候,市场的整体波动幅度增大、波动率上升。此时行情的动能极强。在这种市场背景下,类似KDJ这种震荡类指标都不应该继续使用了。而是,应该转用均线、MACD等趋势类指标。
只有适应市场的节奏,才能跟随市场获利。
这一点在快速下跌的熊市中是同样适用的。我们这里就不赘述了。
需要指出的是,界定市场状态虽然是难度比较大的工作。但从市场的成交量、市场参与者的热情等等方面都能够对其有个定性的判断。
当股市的情绪极其高涨(比如从来不关心股市的人都来问股市信息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敏锐的意识到,震荡类指标要停用了!
如果实在区分不了市场的状态。那么,我们最好还是选择避开个股。去选择券商等机构发行的投资产品。让专业的人去处理市场的判断问题。我们只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特性和最大风险就可以了。
这样,我们既不需要操心费力地去判断行情,也不会错过市场所给出的收益。同时在考虑好产品风险的情况下,投资风险也在可控范围内。
作者:孟秀娟 北京阜外大街证券营业部
执业证书编号:S085061104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