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的文化达人——鲍永福
在商都,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朴实无华,多有佳文和笔墨诗篇见诸报刊。他就是我们商都文苑里的一棵常青树、商都文化丛林里的一棵不老松——“老秀才”鲍永福。
他虽已年过七旬仍兢兢业业笔耕不辍,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战活跃在商都的文化第一线。多年来,他初心不改,衷情文字,无论寒热冬夏,还是雨雪交加,不管身在陋室,还是游走天涯,始终执着一支素笔描绘着商都的山山水水,吟咏着家乡的千变万化,书写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呕心沥血不遗余力,默默地为社会挥发着他的温热,倾情地为事业奉献着他的生命 。不管是国家级、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还是商都县的各级报刊杂志里,都时常能看到他编写的新闻报道、人物传记、以及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诗歌、散文、和随笔。
老师多才多艺,擅长文字,兼学别样,写过基层通讯报道,做过乡村杏林医生。文以载道,记录反映民生诉求呼声,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缓解邻里疾痛。无论在自己贫瘠的家乡,还是在条件优越的县城,凡是在老师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鲍老师始终风尘仆仆平易近人,热情好客有求必应,深受朋友们和大家的尊敬爱戴和交口称赞。鲍老师默默耕耘辛勤奉献,热情不减无悔无怨,一颗红心扬正气,一腔热血赞流年,一支铁笔写春秋,墨染花香誉人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回想起跟鲍老师的相识仿佛就在昨天。那年我刚参加工作,有幸和鲍老师相识于商都西井子水泥厂。 那时老师在商都已经小有名气,经常能在报纸上读到他的文章和随笔感言。青涩懵懂的我只是一介青鸟,一个满怀激情的青年文学爱好者,对老师的博学多才,品行德馨充满了仰慕敬佩之情。老师是一个非常谦和热情的人,他和霭可亲,平易近人,常常给予我文学方面的指点和帮助。如果说我在文字方面取得了一些小小成绩,在网络文学平台上得到大家的认可和鼓励,所有这一切都和老师的引导和指点息息相关,可以说老师就是我的伯乐,就是我走上文学道路的引路人。
时隔多年,再次与老师相见,他依旧是那么文质彬彬风采依然,而且更是佳作连连硕果累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还学会了电脑技能,可以在电脑上运用自如的收发邮件传递信息,活到老学到老,不服老不掉队,律动时代脉搏,步伐与时俱进,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典范和效仿的榜样。虽然廉颇老矣,依旧风采,夕阳西下,红霞满天,虽已到了享受天伦颐养天年的年纪,仍勤恳奉献,依然如故,还被我县卫生计卫局、县医院、交警队、建设局等多家单位聘请为编辑文秘,依然活跃在文学战线上,依然发挥着自己的余热,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老师这种老当益壮、坚韧不拔的精神勇气,让人钦佩,令人敬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夕阳谱诗篇,人生更灿烂。老师对文学那种执着的信念感染着我,那种坚持不懈的毅力感动着我,那种对生活充满自信,传递给他人无限正能量的精神鼓舞着我。老师就是我的好师长,好前辈,好榜样。衷心地祝福鲍老师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快乐,生命之树更加葱茏绿色,文学造诣与日月同辉,人生之路更加辉煌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