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也胀” 不关乎胃,应治肝(上)
脘腹胀满一症临床很常见,一般可以分为实胀虚胀,寒胀热胀,大家治的比较多,常用枳壳、厚朴、香橼、佛手等一类行气导滞药就能解决。
但是临床上还有一类肝性腹胀也比较常见,用上法往往不灵,从而导致医者束手无策。
其实治疗无效,还是因为没有掌握这种腹胀的特点,诊断不清,所以治疗也不利。
一般腹胀常是饭后饱胀,不吃不胀,一吃就胀,其问题出在胃肠,故用一般行气药就能解决;
肝性腹胀就不一样,其主要特点是不吃也胀,尤其是晚上胀的明显。实际上是肝不疏泄,气机不利。
对此种腹胀我过去治疗也是颇不得手,用遍行气药,了无过功,久治不愈,很是挠头。
后来学习了印会河老中医治疗这方面的经验,才会治这种腹胀病,而且疗效显著。现推荐给大家,下面就附上印老的原文已飨读者。
《论肝性腹胀》
综观肝性腹胀是有肝炎病史,而后出现以腹胀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1
这种肝性腹胀的特征,一般不受饮食物的影响,即不是在饮食之后,亦同样有腹胀发生;
而且这种腹胀,常常不因矢气或嗳噫而有所减轻,其症状一般以晚间为重。
肝性腹胀在现代医学上,多数是属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或早期肝硬化的阶段。肝炎初起见者不多,有时乙型肝炎亦可见之。
从中医辨证来看,往往是由于血结于肝,由肝血瘀阻而发展至气滞不行的阶段。
有的除自觉腹胀以外,还可出现腹皮膨大,但叩之无移动性浊音,腹腔尚未积水,中医见到这种情况,一般称为“气臌”,是“水臌”(晚期肝硬化腹水期)的前期症状,失治则易生腹水。
2
3
有的胀重在脘腹,但亦有上起胃脘胸胁,下迄少腹,同时见有胀满,甚至出现腹皮膨大者;
若再治不如法或失于治疗,则病由气滞而又可转变成为水停,即气不行则水湿不行的原理;
进一步发展成为水停腹中,发为臌胀(又名单腹胀),最后至于“鸡头牛腹”的“蜘蛛臌”(指头面、四肢、胸胁等部瘦小,而腹独大) 阶段,因正虚邪实,昏迷、出血等而造成死亡。
亦有经过救治而邪消正长,水去胀除而回生者。
不过病至臌胀(肝硬化晚期腹水) 阶段,就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会因肝所受的破坏过大而致不救。
根据笔者对肝性腹胀的认识,结合临床治疗的实际经验,分析标本缓急,从而确认本病的病本在血,以血瘀在肝为本。
在初起肝肿、肝疼阶段,即已种下肝中瘀血的病根,故其治疗原则亦以治肝治血、活血行瘀为主(因此阶段,非关本文重点,故论治内容从略);
若由血瘀在肝进而发展成为气滞于肝,则出现了腹胀为主的症状,从而可以测知本病血瘀,必然是有所加深加痼,为此,在前用方逍遥散加减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其祛瘀活血的作用。
同时因为病至肝性腹胀阶段,必然是其病较初病肝炎阶段既深且久,故而加强磨化久瘀的虫类、介类药亦属势在必行。
(未完待续)
逍遥散
处方甘草(炙微赤)15克 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白术 柴胡(去苗)各3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疏肝养血,健脾和中。治肝郁血虚,五心烦热,或往来寒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胸闷胁痛,减食嗜卧,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烧生姜1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21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备注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甘草、茯苓健脾养心;薄荷助柴胡以散肝郁;煨生姜温胃和中。诸药合用,可收肝脾并治,气血兼顾的效果。凡属肝郁血虚,脾胃不和者,皆可化裁应用。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逍遥散衍生方对比】
黑逍遥散:用于肝脾血虚。临经腹痛,脉弦虚。
逍遥散:用于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加味逍遥散:用于肝郁血虚生热证。或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胀痛,或小便涩痛,舌红苔薄黄,脉弦虚数。
【逍遥散临床应用】
逍遥散顾名思义是服之能够令人轻松逍遥,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功效,用于肝郁脾虚所致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本文
—5.28免费课程更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