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减肥速度总是会低于预期?
某种行为的背后总是会伴随着某种动力,这种动力会驱使我们去采取某些行为来使自己改变现状,对于减肥而言同样如此,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会有着各自的目的与减肥动力,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的动力就是为了让身材变得更好,而对于老年人而言,则是会了保持身体的健康。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比较胖,或者是因为比较胖而对健康造成影响之时,就会产生相关的动力并为了达成目标而付出行动,进而让自己瘦下来。
在行动开始之前,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去了解相关的知识,从而让自己避开一些不必要的或者是常识性的误区,然后再选择相对正确的方法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另外,为了让减肥这种行为具有可行性,我们还会制定一些相关的减肥计划,比如自己的最终目标是减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体重范围,然后围绕着这个最终目标还会设定一些阶段性的小目标,从而让自己逐步完成,以达到最终减肥成功的目的。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即使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在实施的过程中却会显得有些困难,对于减肥而言,就是我们减重的速度会大概率地低于预期,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我们知道减肥的核心要素为热量缺口,这个缺口一般建议在300-500大卡之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以及基础代谢的相对稳定。假设我们自己所设定的热量缺口为500大卡,也就是我们每天从经维持所需的热量中减掉500大卡,从理论上来看,我们会在7天内减掉1磅(0.907斤)的体重,此时我们会把每周减掉1磅的体重作为自己的目标,或者是每月减掉4磅的体重。
其实上面这个数据只是一个相对的结果,因为在计算之时做出了诸多的假设,比如:
为了保持能量平衡,每天都需要摄入完全相同的热量;
每天要精确地计算自己所摄入的热量并保持着一成不变的饮食结构;
每天通过运动与日常活动所消耗的热量保持不变;
身体不会因为饮食结构的改变或者是体重的下降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基础代谢也会一直保持着一个稳定的状态。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当中,以上这几种假设没有一个是保持恒定不变的,最理想的结果就是保持一个大概的稳定状态,比如:
在饮食方面,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喜好,从而控制日常总体热量摄入,但是我们不可能保持着一成不变的饮食结构与内容,因为我们要做到膳食均衡以保证身体的健康。所以,在每天总体热量的摄入方面,一定不会完全相同,即使控制得再精确也会出现上下波动的一个情况。
在运动消耗方面,运动量的多少取决于主动运动与日常活动,这两点我们都不能做到每天都等同,在主动运动方面,我们会有着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并且还会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及训练目的做出适当的调整;在日常活动方面,我们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情要做,在这其中还没有考虑到因为生病或者是休息不好导致运动量或者是活动量减少的情况,所以我们的日常活动消耗也不会是一个恒定的状态。
随着减肥行为的开始,不管在饮食方面还是在运动方面,都会发生一个较大的变化,这一点在减肥初期最为明显,而在减肥后期,我们还会因为体重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饮食与运动情况,比如,在饮食方面,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并没有使得总体热量得到有效控制,减重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所以我们会再次评估自己的饮食结构并做出适当的调整,在运动方面,我们的主要运动方向可能会因为目的的不同而做出质的调整,比如随着体重的下降,我们很可能会放弃有氧运动而开始力量训练。
基础代谢会因为饮食的调整与运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会随着体重的下降而降低,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所以我们的基础代谢一定不会一直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综上所述,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根据某一个数据或者是公式而得到一个减肥的期望值之时,不要过于依赖这个结果,作为大体的参考就好,因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并不能让自己所采取的方法以及身体的变化达到一个理想化的状态。在减肥过程中,其实是一个不断试错并调整的过程,体重也不会直线式的下降,而是会在上下波动的过程中有一个整体的下降,从减重的速度上来看,也不会是一个匀速的过程。所以当我们有了一个大概的预期之时,为了目标去努力就好,而不是一定要达到目标,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实际减肥速度总是会低于预期值。
作者:十月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