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走笔』陈玉洲丨重游千年古关隘
重游千年古关隘——友谊关
作者: 陈玉洲
阳春三月木棉盛开时节,我终于又一次拥抱了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关隘——友谊关。该关位于中越边境之两山对峙险坳处,在广西凭祥市区西南18公里处,距离越南凉山16公里,扼中越交通之咽喉。友谊关是九大名关唯一继续使用且具有通关口岸功能的古关隘,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边贸交易的一类国家口岸,素有“祖国南大门”之称,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来到友谊关前,只见关楼左侧是左弼山城墙,右侧是右辅山城墙,尤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它是一座城楼式建筑,关楼三层,楼高22米,琉璃瓦顶,木柱檐廊。底层是厚实的城墙,齿形城垛,两边石栏杆雕刻精细,门窗图案精美,中央为圆拱顶的城门,公路从城门穿过,镶在拱门上的“友谊关”三个大字是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整座关楼雄伟壮丽,两侧大山上树木参天,百草丰茂,仿佛载着友谊关悠久而古老的历史。诗人陈运和的《友谊关》诗云:“几度关山更名,几番风狂雨淋,关楼背脊的硬不硬,可看主权巍然屹立的英明。”
来友谊关的人,几乎都要登关楼左侧的左弼山,看看战争时候的防空洞。走上古炮台,仿佛听到历代将士的脚步声。一个带团的导游说,这个炮台,是清朝名将苏元春为抗击法国人入侵所建,有居高临下之势。极目对面的远山,隐隐约约有人影来回走动,同行的人介绍说,那叫金鸡山,上面也有炮台,至今一直有军人驻守。站在山顶瞭望四周,越境百里尽收眼底。如今随着战火硝烟的渐渐远去,这两座高山成了中越游客寻趣揽胜的地方。
夕阳西下,天边血色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刹时,天空像被人泼上了彩墨,橙红橙红的,残阳浮游天际,云缝中闪烁着柔和的光晕。那漫山遍野的红棉,像千万只孔雀的红色羽冀,覆盖了英雄的友谊关及其关楼两侧险峻的山峰,使英雄的边关更加绚烂夺目,比凝聚在绿树红花之间的夕阳还要美丽、迷人。硕大的花朵又如一个个羞答答的新娘,朱唇含笑,光彩照人,这宛如梦幻般的江南早春图画比“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中荡漾”所描绘的生动色彩还要强百倍,简直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我悄悄的来了,正如我悄悄的去,我挥一挥衣袖,不带一片云彩”,雨后复夕阳,关山阵阵仓,当年鏖战急,前村弹洞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友谊关,你作为军事要塞,偏处一隅,巍峨朴素。清朝老将冯子材镇南关抗法大捷、抗美援越、孙中山镇南关起义让这座古关隘更加神圣,无数中华英豪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阻挡了外敌一次次的入侵,谱写了一曲曲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的英雄诗篇。
陈玉洲,男,汉族,1965年8月出生,大专文化,河北博野县人。1983年10月入伍,在广西边防法卡山战斗中担任战地记者,因战地报道突出,先后四次荣立三等功,一次二等功,河北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两部,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