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应用案例故事——东晋末年刘裕就地取粮灭南燕

    今天咱们讲一个东晋末年刘裕就地取粮灭南燕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各方豪强割据,最后三国归晋,就是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中原王朝短暂的统一,而司马氏内部矛盾重重,八王之乱,导致中原王朝衰弱,而外族胡人不断侵迁入北方中原地区,中原又陷入了割据战乱的状况,就是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时期,而这些入侵的外族在中原先后建立十六个国家,互相攻伐。司马氏一族南迁后建立了东晋王朝,运气很好的是在名将谢安、谢玄的带领下东晋军队以少胜多,淝水之战,打败了前秦苻坚的进攻,东晋在中国东南稳定下来。不过,正式因为淝水之战的胜利,谢家掌握了朝政实权,东晋孝武帝通过提拔自己的兄弟会稽王司马道子,排挤谢家的势力,可结果司马道子也是个骄奢淫逸的家伙,皇帝有提拔大族王家来制衡自己的弟弟 。后来,孝武帝被自己宠妃张贵人拿被子给闷死了,只因为他戏言说:你年纪大了,该废掉了。而太子司马德宗就是晋安帝,估计是古今第一的弱智皇帝。当年,司马懿父子算无遗策,但也坏事做尽,不过百年啊,报应都在他们的后代身上了。

司马道子把持东晋朝政,自然不想被世家大族们制衡,排斥和打压的结果就是激烈的内部斗争,掌握军队的将领拥兵自重,互相攻伐,经过搏杀,桓玄控制了长江中游的地区,北府兵的将领刘劳之则控制了长江下游的地区,而东晋朝廷实际控制的区域也就只有八郡之地。琅琊大族孙泰、孙恩以五斗米道组织信徒起事,从一百多人很快发展到数万的人马,占领了会稽郡,就是今天浙江绍兴一带,孙恩也想割据一方,学一下越王勾践。不过,东晋朝廷可不能让自己的腹地发生如此规模的叛乱,不得已就派刘牢之带着北府兵去镇压孙恩的叛乱。

刘牢之带的北府兵,是当年谢安让自己的侄子谢玄从逃亡的北方流民中,选拔精壮勇武的人组建,这些人大多经历过外族屠杀,对敌人有着刻骨仇恨,经过整训,就有强大的战斗力,跟随谢玄驻扎在北府,就是现在的京口,就称为北府兵。北府兵此时已经军阀化了,刘牢之出身北府兵,靠军功被谢玄赏识,不断升迁,后来主将王恭带领北府兵反晋,刘牢之杀了王恭,成为北府兵的首领。在与孙恩叛乱的激战中,刘裕在战斗中因为优秀的表现走上了历史舞台。

在讨伐孙恩的过程中,刘裕带着几十人的一只小部队做一次侦察任务,却被敌人发现遭到包围,刘裕带兵与数倍的敌人拼杀,誓死不降,渐渐的刘裕身边的部署大都战死,而刘裕依然手持长刀与敌人搏命,传说是一人斩杀百名敌军。危急时刻,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带兵救援,扭转局势,大获全胜。这件事,让刘牢之欣赏刘裕这员勇将,不断提拔他。而刘裕也是每战必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从不退缩,这样刘裕就在北府兵中有了威名。后来,刘牢之带着北府兵归顺桓玄。

东晋王朝此刻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境地,桓玄根本瞧不上掌权的司马道子,同时,有传说,桓玄 是当年在高平陵之变中,桓范被司马懿灭族,桓范的一个儿子幸运逃脱。他的后人桓玄,带兵攻入东晋都城建康,就是现在的南京,杀了东晋司马道子等王族,并且自立为帝,国号为楚,历史上称为桓楚。桓玄称帝,排挤刘牢之,消减他的兵权,刘牢之举兵反叛,可他因为时叛时降,在北府兵军中再无号召力,不久,就在众叛亲离中自杀。刘裕,就成为北府兵的新领袖。

刘裕带兵讨伐桓玄,攻破建康城,桓玄败逃入蜀,后被益州都护冯迁所杀,头颅传檄建康,部将纷纷归降,刘裕虽然骨子里还是一个军阀,但他很聪明,迎立晋安帝复位,顺应了人民希望安定的愿望。从此,刘裕就控制了东晋的大权。他第一不着急称王,第二发展生产,安定民心,同时剪除桓氏余党,稳定统治基础。

当时,东晋的南北对峙形势是这样的,北方的割据势力是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鲜卑族慕容氏建立的南燕,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胡夏和西羌族建立的后秦。其中,南燕与东晋离的最近。看到东晋内乱不断,南燕皇帝慕容超派兵劫掠,一度兵锋到达淮河流域,攻掠淮北,威胁到彭城,彭城就是今天江苏徐州。东晋的人民纷纷筑垒自卫,抗击南燕的军队。面对南燕的侵扰,刘裕就准备启动北伐。

刘裕力排众议,组织十多万大军北伐 ,兵锋直指南燕国都广固城,这广固就是今天山东青州。东晋大军从建康出发,先坐船到下邳,把这里作为辎重保障中心,然后全军下船登陆徒步行军到琅琊,就是今天山东,沿途的要紧地点,刘裕都分兵筑垒,以防南燕的轻骑兵骚扰后勤补给线。这时,刘裕的谋士建言,大军攻击南燕都城广固,从琅琊到广固,最近的就是通过天险大越过大岘(音线)山(今山东沂水北),直捣临朐(今山东临朐),就可以直接面对广固城了。万一南燕在大岘山凭险筑垒,那我们可就进退两难啊。

而此时,南燕皇帝慕容超的首席谋士公孙五楼也向他建议,晋军兵锋强劲,不可与他硬碰硬,咱在大岘关布下大军,严防死守,哪里道路崎岖,路不过一车之宽,他兵力根本不能展开,我们据险而守,消耗他的锐气,同时用轻骑骚扰粮道,再派大将段晖率军攻击敌人侧后,这是御敌上上之策。据守险关,坚壁清野,敌人耗不起,自然退却,这是中策。放敌人进入我国境内,在国都迎敌,这是下下之策。而慕容超则认为,他要大踏步的后退,放敌人来到广阔的平原上,再用鲜卑人强大的骑兵部队来攻击东晋的步兵,东晋长途奔袭,补给线拉的越长,损耗越大,根本不能持久,军队士气必然低落,在我的骑兵攻击之下,东晋军队必然失败,我军速胜,何必损失那么多物资呢,也就无需坚壁清野。

刘裕发现敌人竟然不战撤退,欣喜异常,根本没想到敌军竟然让他如此轻松地通过天险。面对一望无际的田野,成熟的麦子,刘裕兴奋的对部将说:鲜卑人生性贪婪,从不计长远啊。他们进则纵兵抢掠财物,退又爱惜秧苗。以为我们孤军深入,不可持久,你们这遍地的庄稼,就是上天给我们的粮草,何愁敌军不灭啊。东晋大军,一面行军,一面就地补充粮草,都欢欣鼓舞。很快,东晋大军包围临朐城,这里有大将段晖的五万南燕步骑兵。慕容超生怕有失,又带着四万人马前来增援。双方在临朐城外对峙,决战一触即发。刘裕一方面以步兵作为中军,骑兵为后军预备队,两翼由车兵护卫,步兵车兵骑兵相互配合。此外,刘裕接受部将建议,派出一支轻骑兵在大战时偷袭临朐城。

大战开始,南燕的骑兵凶猛攻击刘裕的大军两翼,意图穿插分割东晋部队,东晋军队的车兵布置在两翼,兵车上还增加了幔帐木板,防御敌人的弓箭,敌人骑兵远则用弓箭,离得近,就投掷短矛,而兵车连接犹如营垒,配合长矛阵,敌军骑兵几次都不能突入军阵,反而死伤很大。正在双方战事胶着的时候,南燕大军忽然乱作一团。原来东晋的轻骑突袭空虚的临沂城,东晋士兵大喊,东晋援军海上登路,临朐城守军本来就很少,以为敌人援军从后背攻来,顿时丧失战斗意志,溃退了。溃退的士兵又影响了全军的战斗意志,此时,刘裕命令全军出击,顿时把南燕打的大败,南燕大将段晖阵亡,皇帝慕容超逃回广固城。

东晋大军乘势猛攻,包围广固城,攻破外城,包围了内城。慕容超本来想苦守待援,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派出求援的使臣尚书令韩范,求援碰壁,又收到刘裕的招降书信,他感叹:刘裕以平民入行伍,剿灭权臣桓玄,为晋朝复国,这次讨伐南燕犹如神助,上天一定是要灭亡南燕啊,我不能当两次亡国之民,于是就拒绝前秦的招抚,投降刘裕了。刘裕带着韩范绕着城一圈,让南燕的守城兵士看到,就更加人心涣散,每天都有从城墙翻下来投降的。而刘裕因为不战而获得军粮,并未后顾之忧,为减少伤亡,就高筑墙,挖深沟,围困广固城长达8个月。同时,用南燕降将张纲设计制造攻城的冲车,这样就可以攻击城内守军,还能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士卒,机关巧妙,导致守城的弓箭和飞石的作用大减。同时,设计了飞梯,悬梯等器具,就准备最后决战。

当各种准备完成,刘裕命令四面攻城,在强大的最后攻势面前,南燕宠臣悦寿带人打开城门,投降了刘裕。南燕国皇帝慕容超倒是誓死不降,带亲兵突出城垣,却又陷入重围,最终被俘虏。刘裕深恨抵抗到最后的南燕国的军民,就打算屠城祭奠死去的东晋士兵。这时,韩范劝阻刘裕:自从王室南渡,北方异族横行,犹如猛虎吞噬中原,百姓士人,孤苦无依,为求活命自然依附强力者。既然做了人家臣民,自当为人家效命,你别忘了,这也是先帝遗留的臣民,您率大军北伐,恢复故土,就是要拯救黎民百姓啊,怎么能坑杀呢,如果这样,那北方的人民还敢盼望着归降于王师么。刘裕听完,肃然起敬,向他道歉。不过,刘裕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典范。因为回头他还是杀了几千的南燕王公贵胄,把一万多户家产抄没,把人罚做奴婢。刘裕还毁了广固城,把南燕慕容超押回建康斩首,南燕至此灭国。

这个故事中刘裕就充分利用了敌人的愚蠢,在后勤补给上利用敌国资源,补充自己,这就是食敌一钟,当我二十钟;这样他才能在长期围困中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减轻本国人民的负担,善于使用降将,并把敌国的技术转化成自己的战斗力,减少伤亡,还挫伤敌人斗志,让战争能按照自己的规划进行,并最终取得胜利。

故事就讲到这里,学习古人智慧,精彩自己人生,咱们下期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