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亲测有效丨过目不忘的读书法,每个学生都值得拥有

朋友们,假如现阶段让拥有三种超能力,以下三种,你会选择什么呢?

1、每天只需要睡四个小时;

2、社交能力plus;

3、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相信大部分人可能都想尝试下,过目不忘这项神奇的本领,世界上真的存在过目不忘吗?

请看我国著名的“过目不忘”型学者钱钟书先生,是如何做到的。在他的名作《管锥篇》中,引用了近四千位作者的著作,引用的著作的数量高达上万余部。

钱钟书

像这样随便翻开一页,加橘色的部分就是我为大家标出的引用内容。要知道在写作的时候,优秀的文章要求作者的思路,必须行云流水。所以像如此博学的著作,是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还可以一边查,一边写的。

《管锥篇》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说,那是钱钟书,我不是天才,还有可能过目不忘吗?

答案是可以的。如何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Step.1解开过目不忘之谜

前几天偶然间读到杨绛先生的一篇文章——《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这篇文章似乎为我们解开了,钱老先生过目不忘能力的真实面目。

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别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困惑了,自己看书也做笔记,为什么就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呢?

现在,我们可以来做一个小测试:

一起回忆下最近读过的一本书,如果让你讲一下这本书大概讲了什么,以及里面你最印象深刻的一段话,你还能比较完整的复述出来吗?是不是就有点困难了?

其实,这就是我们与钱先生这种过目不忘之间的真正差距,也就是能不能最大限度的高效阅读

钱先生记笔记只是一种方式,关键的内核在于高效阅读。所以这也是我们今天达成“过目不忘”的第一步:认识过目不忘的本质。

不再仅仅将过目不忘看做是一种记忆力上的超凡卓群,而将其看做是一种阅读能力上的高效高质,认识到它其实更接近一种良好的知识内化能力。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第二步:

Step.2如何最有效率的读书

钱钟书先生做笔记的形式,是一种高效阅读的方法,但是也有更多更现代的效率读书法。

比如,大岩俊之在他的《实用性阅读指南》秘籍。秘籍一共有四大法宝:

《实用性阅读指南》

方法一:明确读书的目的

当你打开一本书的时候,首先要在心理理清楚,自己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纯粹好奇?学习需要?能力提升?还是收集素材?明确读书目的,会让人拥有一种主动的意识,从而增加读书时的专注力。

请务必记得这句话,专注是高效阅读的前提。可行的方法有,把阅读目标和日期写在卡片上,当成书签夹在书里,这样每次开始读书的时候,就可以提醒自己要开始保持专注了。

方法二:时间意识

时间意识缺乏也是大多数人常常读不完一本书的主要原因,很多人读书时都抱着“先不看吧,等掀起来再读”这样的心态,所以很多书,放着放着就忘了。

因此,在读书之前,不妨确定一个阅读时间。

方法三:放下思想负担,不试图全部理解

我们大部分人其实对读书都有一种误解,认为一本书必须要从头读到尾,且全部理解才行,但其实这样的做法会增加读者者的心理负担,把读书变成一项枯燥且沉重的任务。

本田直之在《杠杆阅读术》中曾提到过一个观点,他认为:

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整本书的20%,而这20%中最重要的仅有4%。

本田直之

所以一开始,我们或许就可以试着,拿掉这种全篇读完的心理负担,用一种为我所用的态度来读书。只要读了书,感觉学到了东西,就可以不断的肯定自己。并且在阅读的顺序上,也不必严格的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只要是感兴趣的,或者是需要的,从任何一章,任何一页开始读都是可以的。

方法四:并列读书法

当将读书变成一种无负担的事之后,就可以尝试同时间阅读多本书了。比如学校放一本、床头放一本、书桌放一本,随时随地都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阅读。

上面提到的这些高效阅读方法,其实大部分针对的是当代书籍、工具书,就比如大岩俊之在本人的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这些书大部分会把“读我,你会获得什么”这种暗示放在明面上,让这些书看起来好像更有价值。

与之相对应的文学类书籍,就好像那种读完也不会有什么明确收获的一类。所以我也经常会听到家长们说“孩子老读小说、传记,什么也学不到”,类似这样的话,其实这种一种认知误区。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它本身就是一件无功利的事,没有哪一个伟大的作家,一开始写书就是冲着功成名就去的,他们之所以要费尽心血的写这些文字,我们之所以要认真阅读这些内容,是因为借此,可以实现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思想和灵魂的对话。小说也好,诗歌也罢,只是这些文化巨匠用以表达自我的文学体裁。

《活着》

就像如果你去阅读,托马斯·曼迪《魔山》你会发现,里面虽然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角色,但是这些角色说出来的话,有时候其实就是作者本人的观点。

托马斯·曼迪

所以,我们常常说的“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其实并不是说想工具书里面那样的条条框框,可以改变你,而是你真正阅读过所有的那些名家的思想,全部汇聚在你身上的时候,你就得以变成一个全新的人。

(0)

相关推荐

  • 【关于读书】人生最大的捷径,就是用对方法、读对书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 关于读书方法的"独家秘籍":合理规划时间.集中阅读.通过各种方式将书中内容"输出"并付诸行动,才能把书中知识切实转化为自身能力.&qu ...

  • 书看了白看!四个阅读方法和三个阅读输出方法,掌握高效阅读之道

    在阅读过程中,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读完书后,过段时间后,里面的内容都忘记了,连当时感触深刻的词句都记不清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个人归纳为三个原因:一是记忆规律,二是阅读方法,三是输出方法 ...

  • 杨绛钱钟书:幸福的婚姻有千万种模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很多人都会问我,你觉得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而我总是会回答,幸福的婚姻有千万种模样. 可能你觉得我说了一句废话,但请你仔细想想,关于幸福,这世上哪有什么统一的标准,尤其是婚姻这个东西,更是如人饮水冷暖 ...

  • 钱钟书《围城》:人生处处是围城,我们都是方鸿渐

    <围城>:不仅婚姻是围城,生活也是.mp39:34 来自5分钟快读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对于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其出处自然也都知晓,就是钱钟书先生所作的< ...

  • 钱钟书陷入了自己造的“围城”?(答学生问)

    阅读吴敬梓<儒林外史>与钱钟书<围城>期间,一位勤学多思好问的同学发来如下文字: 这是钱钟书<小说识小续>中的文字. 学生问:怎样看待钱锺书先生对<儒林外史& ...

  • 夜读丨钱钟书:窗

    文字丨钱钟书 主播丨易工隶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 ...

  • 人物丨杨绛:钱钟书是怎样读书的?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 ...

  • 杨绛:钱钟书过目不忘的秘诀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 ...

  • 夜读丨钱钟书:人越干净,越高贵

    文/洞见 钱钟书曾说:"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人生在世,想要活得通透,心无挂碍, ...

  • 纪念钱钟书丨最狂傲的才子,最深情的丈夫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涉笔成趣,一部小说作品被誉为"现代<儒林外史>":他一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辛勤研究,著作等身,被誉为"博学鸿儒"&q ...

  • 品读丨钱钟书《窗》

    品读丨晏殊<蝶恋花> 品读丨晏殊<蝶恋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