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类别,看懂数据分析如何驱动运营!
早晨到公司看各种数据报表,各项指标良好,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然后开始写下一阶段的运营计划;中午吃个饭,然后午休;下午和用户聊聊天或者写写宣传文案,19点准时下班回家。
早上到公司发现数据不达标,连忙做数据分析;分析一半,到了领导组织的开会时间;会议结束时已经12点,赶快叫个外卖;午饭后刚准备把数据分析做完,领导临时发起了一个会议,针对今天数据不达标,叫来相关的人员进行批评;会议结束后的两个小时终于做完了数据分析,赶紧写一份报告发给领导,抄送产品团队和运营团队。
产品经理看到邮件后非常不开心,过来找你理论。你俩对了半小时的数据,产品经理终于承认自己更新的版本有一个小漏洞,导致今天的数据不达标。再看着日历上的安排,活动规划还没写完。刚准备写活动规划,领导针对产品的小漏洞召开紧急会议,产品经理和运营人员必须参加。会议结束时已经19点,其他人已经下班回家,你还要写活动规划。再想想第二天需要与设计人员要排期、向管理层要资源、跟产品经理对进度等。。。。
01
产品运营需要通过数据找出波动背后的原因;
比如之前某款工具类产品的初期,后台数据反馈用户安装后3分钟内的卸载率很高,通过分析用户行为路径数据发现,产品需要运行3~5分钟才能产生效果,而用户期待安装后立刻看到效果,导致用户以为安装的产品有缺陷,于是卸载了产品。于是,在产品安装后新增了一句提示语:“等待5~10分钟,您就能看到效果。”也正因此,用户的留存率提升了36%。
02
渠道运营人员需要通过数据衡量渠道的价值;
对于推广App来说,SEM就不是好渠道,因为没有根据自己的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渠道。根据用户下载App的习惯,App最好的推广方式是ASO(应用商店的优化),也可以通过DSP方式投放,根据用户属性选择渠道对应的用户数据包投放广告。
如果你的目标是为了增加产品使用人数,那么围绕拉新工作设置运营流程的转化节点需要重点考虑。 如果你的目标是完成产品的销售额,那么扩大投放用户群体并优化购买流程需要重点考虑。
03
活动运营人员需要通过数据判断活动是否成功;
04
用户运营人员需要通过数据建立用户分层分析用户的关键性行为;
最近一次消费 (Recency) 消费频率 (Frequency) 消费金额 (Monetary)
如果用户最后消费的时间比较近,消费频率比较高,消费金额也比较高,属于重要价值客户,也就是产品的骨灰级粉丝; 如果用户最后消费的时间比较近,消费频率不高,但消费金额很高,属于重要发展客户,需要引导他们增加消费频次; 如果用户最后消费的时间比较远,消费频率比较高,消费金额也比较高,说明用户已经很久没有登录平台,有流失的风险,属于重要保护客户; 如果用户最后消费的时间比较远,购买的频次比较少,但消费金额比较大,说明用户即将流失或已经流失,需要进行挽回,属于重要挽留客户; 如果用户最后消费的时间很近,购买频次不高,购买金额也不高,属于一般发展客户,需要做好引导工作; ······
↑点击关注“你身边的数据教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