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路320号,鲜为人知的有事,还原大家一个民族历史!
岳阳路320号,建于1930年,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带有哥特风格的建筑。该建筑从空中俯视,呈一个“日”字,建筑带有内院。建筑强调竖向线条,纵向窗间墙突出,向上拔起,并层层收缩,顶端冲出女儿墙面,带有哥特建筑的遗风。入口门廊处连续圆拱券间方柱支撑,有类似科林斯式柱头。窗间墙柱的尖顶装饰也体现了哥特建筑的风格,而顶部冲出墙面的水泥构件为简洁的几何形体,系装饰艺术派的风格。该建筑外形与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极为相似。
这座大院始建于1929年12月,那时日本出于路人皆知的目的,从其握有的中国的“庚子赔款”中拿出一笔资金,以每亩白银一千五百两的地价,在法租界购得这块位于徐家汇路和祁齐路交叉点处的五十五亩土地,后又补购若干,于1931年4月建成一座“自然科学研究所”,打着与我国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幌子,从事中草药、长江鱼类、地质和磁学、中国发酵制品等方面的研究,为侵占中国的宝贵资源作准备。
日本政府对该所非常重视,经费逐年增加,到四十年代每年拨款都在七十万元以上。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这儿不仅有耗资二百四十余万元的实验大楼,价值八十五万余元的仪器设备,六点四万余册图书,还有辅助研究的动物舍、植物温室、磁气室、子午仪室、重力测量器室、药品库、车库、宿舍等,可谓一应俱全。战后,即被国立中央研究院所接收。
当时,前来接收这座大院的是中研院物理所代理所长施汝为,他是我国磁学的奠基人,他留美时完成的博士论文“铁钴单晶体的磁性”,即被国际上誉为铁磁学研究中基础性文献。回沪接收,对他来说,可谓重拾金瓯。1934年他归国加盟物理所,在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建起了中国第一个磁学研究室。他和夫人顾静徽教授在这里开始了中国最早的磁学研究,夫妇俩并在1936年为爱徒、后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的吴健雄女士争取到留学费用,送她挥别了黄浦江。不久,他便带着物理所转徙西南,艰苦备尝,现在终于回来了。虽然,原所址已破损不堪,但能接收这样一座大院重建家园,则又是不幸而幸了。由于这边的基础条件比原来好得多,物理所很快便安顿下来,磁学研究室也很快得以恢复,成为我国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领域。
但是,这方宝地,却又被我国另一位著名科学家看中,他就是我国生理科学奠基者,曾任协和医学院执行院长、战时军医署署长、被美国政府授予英雄勋章的中将医学家林可胜教授。早在重庆时,林可胜便在考虑战后的医学建设,打算将各军医学校和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合并,在上海成立国防医学院,这便是后来的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同时,征得中央研究院的同意,筹备成立医学研究所,也设在上海,而最理想的所址,莫过于曾被日本人作为医药和生物研究基地的这座大院了。这样,中央研究院便在南京九华山为物理所重建新的大楼,1948年竣工后物理所乔迁新居,而医学研究所筹备处则进驻开张。
为建成一座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所,林可胜招来了三员大将,即冯德培、王应睐、汪猷。冯德培是林可胜在协和医学院带的研究生,1933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后,又在剑桥和牛津作研究,发现了神经肌肉接头的电传导现象,被国际公认为该研究领域的先驱者。王应睐是剑桥大学生化系博士后,该系的研究课题大都处于国际前沿,曾接受过李约瑟、李大雯夫妇的指导,归国前便是国际知名的血红蛋白和酶学专家。汪猷则留学德国,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R·库恩教授从事有机物化合研究,获博士学位后于1940年回国,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合成出新生抗生素——桔霉素,受到世界关注,也使我国首次有了国产的抗菌素药品。他们三人按专业自然分工,分别负责生理、生化、有机合成三个研究室的筹备。
那时,医学所虽刚走出襁褓,但蒋家王朝却已日落西山。为收拾残局,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朱家骅,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前来“视察”,要医学所(筹)将所有人马和物资一律迁往台湾。当时,实验大楼的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双方颇有些僵持不下。会后,还是在这会议室里,林可胜教授坚决地对大家说:“我因历史的原因不得不走,但你们不要走,跟蒋介石跑是没有前途的!”就这样,医学所完整地保留下来,解放后建制改组为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由冯德培任所长,王应睐任副所长。从此,这座重新挂牌为“岳阳路320号”的大院,便成为发展新中国科学事业的重要一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