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海人与桑海帝国1
一、桑海人
桑海人亦作Songhay,亦称桑赖人(Sonrhai)。西非民族。主要分布在尼日尔、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利亚、贝宁、加纳等国。属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并混有摩尔人、柏柏尔人、图阿雷格人和颇尔人的血统。是传统的非洲人体征。使用桑海语,属尼罗-撒哈拉语系桑海语族。无文字。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保持原始信仰。
7世纪建立王国。15~16世纪达到鼎盛时期,称为桑海帝国,是当时西非最强大的帝国。桑海人社会组织严密,阶级界线分明,分贵族、平民、工匠、鼓手等。传统首领戴面罩。妇女有比较优越的社会地位。婚姻为一夫多妻制。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和渔业。农作物有水稻、谷子、玉米和高粱等。畜牧业饲养山羊、马、驴和瘤牛等。还有铸铁、纺织、制陶、制革等手工业。城市商业经济比较发达。
桑海人由许多亲缘部族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泽尔马人(Zerma, 即杰尔马人)。他们社会等级分明,由贵族、自由民、工匠、格里奥(griot, 即行吟艺人、野史说唱者)组成,从前还包括奴隶。允许一夫多妻,提倡堂兄妹和表兄妹缔姻,按父系血统传代继位。农作物大多是谷物,六至十一月雨季是农忙季节。饲养少量家畜,捕鱼比较重要,长期以来商队贸易使桑海人经济繁荣。大批桑海青年离家赴沿海地区,去迦纳的人更多。
二、桑海帝国
桑海帝国(Empire of Songhai),西非一古国,15世纪至16世纪最盛,为萨赫勒地区最后一个黑人土著大帝国。
7世纪时桑海人在登迪建立小王国,后迁至加奥,先后臣属于加纳帝国和马里帝国,逐渐皈依伊斯兰教。
15世纪后期,桑尼·阿里即位后沿尼日尔河大力扩张,占领马里帝国中心城市廷巴克图,正式建立桑海帝国。
桑海最盛时期领土西至大西洋,东至豪萨人区域,北至摩洛哥南境。
桑尼·阿里死后国家陷入内乱,1590年,摩洛哥军队入侵,占领加奥、廷巴克图等地,桑海帝国瓦解。
(1)强盛
经过多年的东征西讨,桑海人不仅取代马里帝国的霸主的地位,并进而成为西苏丹历史上版图最大、国力最强的大帝国。桑海文明的世纪代表着古代非洲黑人文明辉煌的颠峰,使桑海帝国在伊斯兰世界享有盛誉。
十五世纪起,桑海逐渐形成一个强盛的帝国,取代了马里帝国在西苏丹的霸主地位。最终发展成为非洲历史上最大的文明古国,面积几与欧洲相等;之后的西苏丹地区乃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一直未曾出现能与之相比的庞大帝国。不仅如此,桑海帝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完备、文化学术的繁荣,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古代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可以说,桑海帝国代表着古代黑人文明的最高成就和最后的辉煌。
早在公元七世纪,桑海人就在尼日河北岸的登迪建立邦国,因此,桑海作为一个王国的出现,与加纳王国同样古老。桑海王国最初的国都为库吉亚,地处今日马里共和国和尼日共和国的交界处。
十一世纪初叶,桑海统治者将都城迁至商业城市加奥。日益强大的桑海越过浩瀚的撒哈拉沙漠,与遥远的北非和地中海发展起了相当广泛的贸易关系,甚至王室墓碑的石料也是从西班牙运来的。当加纳和马里相继称霸西苏丹地区时,桑海曾先后成为他们的藩属。
然而,桑海民族具有长期独立王国的传统,他们不甘于被外人统治的地位。当马里帝国由于内乱而遭到削弱时,桑海于十四世纪下半叶脱离马里帝国,并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开始向四周尤其是尼日河湾以西地区扩张。
15世纪中攻占廷巴克图,正式统一西非洲。
(2)桑尼阿里时代
沃洛夫人在这里建立卓洛夫国,16世纪前后属桑海帝国。
精力充沛、英勇善战的桑尼·阿里(Sunni Ali)登基,标志着桑海帝国时代的开端。桑尼·阿里即位后率领一支包括骑兵、水军在内的庞大军队东征西讨,屡获胜绩。
一四六九年,他率军攻占了重镇廷巴克图,之后又夺取了杰内等重要城市,控制了整个尼日河流域地区。最后他进攻并占领了马利帝国国都和旧帝国的大部分领地,从此桑海取代马里帝国称霸西苏丹。他以庞大无敌的军事力量牢牢控制着旧帝国的商业中心地带,使桑海人的权力在西苏丹贸易网中的三个主要城市廷巴克图、杰内和首都加奥奠定了基础。
一四九二年,桑尼·阿里在征战归途中猝死。此时的桑海已经牢固地确立了自己作为西非霸主的地位。迄今,尽管时过五个多世纪,桑尼阿里的事迹一直在西非传诵,他被看作一位法力无边的大巫师、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杰出领袖,被视为勇气和力量的象征。如今,西非地区的一些建筑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纪念这位昔日享誉西苏丹的英雄。
但在当时,桑尼·阿里对伊斯兰教不够热心,并且,因为是一个铁腕人物,桑尼·阿里对勇于向他挑战的反对者毫不留情,不是处死就是予以放逐。许多人对他十分仇视。在穆斯林学者撰写的编年史中,桑尼阿里被描绘成一个残忍嗜权的暴君和异教徒,他征战的功绩和统治的高效率受到贬抑。
(3)阿斯基亚王朝
桑尼·阿里去世后,他的儿子继位。
一年之后,一位权势颇重的将领穆罕默德杜尔(Muh ammad Turay)发动兵变夺取王位,将桑尼·阿里的家族驱赶至登迪桑海人最初的发源地。穆罕默德杜尔建立了阿斯基亚王朝,称穆罕默德一世。这一王朝从一四九三年一直延续到一五九一年桑海帝国灭亡为止,历时九十八年。
穆罕默德杜尔是桑海最卓越、最有作为的统治者。
登基初期,他集中精力巩固他的帝国,使人民休养生息、丰衣足食。他组建职业军队,让他的臣民专心务农经商。地方上的统治者、四名总督,尤其是他的弟弟奥玛尔孔迪亚加是他的重要幕僚,帮他维持治安和治理帝国。
通过长期的军事征讨,杜尔使桑海的版图远离了原来的尼日河流域而大幅度向外扩张。统治范围西达大西洋岸,东部包括豪萨城邦,抵达加涅姆博尔努(KanemBornu)地区,向北几达摩洛哥南部。桑海帝国进入鼎盛时期,成为西苏丹历史上面积最大、国力最强的国家。
帝国的首都仍然是加奥,在今日的马利境内,埋葬穆罕默德杜尔的清真寺遗址至今仍然保留着。
(4)统治思想
穆罕默德杜尔一改桑尼阿里的做法,在对待伊斯兰教问题上采取了亲善态度,因而深得穆斯林的敬重和拥戴。他进一步把伊斯兰教当作统治桑海帝国的思想基础,确立了伊斯兰教的支配地位,并按照教义进行行政改革。由于杜尔对伊斯兰教的支持和提倡,廷巴克图发展成为当时伊斯兰教世界中享有盛誉的文化中心之一。
一四九六年,杜尔前去参拜麦加圣地,此行之声势和影响堪与马里帝国的穆萨皇帝媲美,但少了有意的炫耀和施舍。军事扈从只有一千五百人,所带的黄金不到穆萨所带数量的五分之一。此行的主要目的在于观摩学习阿拉伯世界的制度和文化。因此,他与随从的官员和学者积极与当地社会进行了广泛接触,从当地医生、数学家、科学家等学者那里得到很大的教益。
他在国外朝圣、旅行长达两年之久,而国内稳定依旧。朝圣在政治上、宗教上都提高了杜尔的地位。在麦加,杜尔被封为「哈里发」,从而确立了在西苏丹地区穆斯林和廷巴克图学者中的权威地位。
杜尔从东方回国之后和幕僚商议结果,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认真选派被称为「法里」的总督去统治帝国下辖的大区,指派称之为「诺伊」的头人去管理各省和各大城市。《古兰经》和杜尔据此颁布的法律成为执法的依据。
杜尔还改组军队,提高其战斗力。在经济生活领域,改进了货款制度,建立了统一的度量衡体系,鼓励臣民积极参与对外贸易,来自欧洲和亚洲的商人成了廷巴克图和加奥市场的常客。在教育方面,杜尔鼓励办学,在各地兴建了很多伊斯兰学校,加奥、瓦拉塔、廷巴克图和杰内等地成了文化教育中心,西非最有学问的学者云集在这里。
在杜尔的治理下,整个桑海一片繁荣的景象。
当代学者亚历山大张伯伦认为:“在个人素质、管理才能、致力于为臣民谋福利、虚心接受外来影响等方面,桑海国王……肯定不亚于当时一般欧洲君主,甚至优于其中的许多人。”
(5)航海时代
在大航海时代中,因为游戏的设定所限,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英格兰、西班牙、葡萄牙等等的七个国度,而也因为同盟港的设定,也忽略了其实在当时在十六世纪早已存在的国家。
像十六世纪时候的西非,也曾经拥有盛极一时的强大帝国。在今天我们知道西非贝宁王国国王拥有庞大财富,却鲜有人知道在十六世纪时的西非桑海帝国比贝宁有过之而无不及。
桑海帝国创建於公元七世纪,其位置在於尼日尔河布萨瀑布以南的登迪地区。由於非洲一向是群雄割据,国与国互相吞并,桑海帝国也在这种环境下生存。
十四世纪时主宰西非的是马里帝国,桑海帝国遭受征服,当时桑海帝国有点像春秋时代的吴、越一样,派遣两位王子阿里.格伦和塞尔马.纳尔到马里帝国当人质生活。
两位王子在马里生活,表现得十分恭顺,也向马里国王表示愿为帝国效犬马之劳,在马里军队中充当士卒。由於表现异常勇敢,屡立战功,因此得到国王喜爱而对於他们的监视越加松懈,在马里国王病亡後,马里发生继承人争夺战,两位王子乘乱逃回桑海帝国。(历史上因妇人之仁犯下灭国之祸的事件屡见不鲜,西非诸国因继承人爆发内战而亡国例子也不少)
两位王子回国后,订出作战方针,针对马里帝国作出消灭政策,经历多年的战争。于一四六八年,桑海第三任国王索尼·阿里攻下马里首都廷巴克图,标志马里帝国灭亡,桑海踏入全盛时期。
后来桑海帝国将军穆罕默德·杜尔在国王死後发动政变,自称穆罕默德一世,建立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桑海帝国。
穆罕默德在政治上进行一系列改革,经济上税制改革、开辟运河、鼓励农业。而桑海帝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向西非的其他国家进行黄金、铁矿、纺织品、盐、奴隶等买卖。而纺织品、奴隶交易品也为葡萄牙所情有独钟。而在十六世纪中的廷巴克图拥有西非最一大规模缝纫作坊的城市。而游戏之中,却把西非的重要交易品注重在黄金,则有点可惜,希望大航海未来可以加重盐、纺织品在西非的价值性。
虽然桑海帝国只有短暂的辉煌,但它也曾经在大航海的世纪中一个不容别人忽视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