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不少行业都有专业的味觉品鉴师,谈及闻香师、巧克力品鉴师、品酒师等,大家并不陌生,但你听说过“品水师”吗?在成都市自来水二厂,就有一位90后首席“品水师”,她就是王兰英。元气丸子头、圆框眼镜、微黑皮肤、灰蓝色工装……朴实、踏实、干练,这是王兰英给人的第一印象。2013年6月,王兰英从大学工程造价专业毕业后进入成都市自来水二厂。刚开始,她只是一名运行值班员,从事一线制水生产工作。在国家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106项水质标准中,自来水绝大部分指标都可以通过各种分析仪器和设备来进行检测。但王兰英到了单位后才知道还有一项工作叫“嗅味”,它属于感官指标,需要根据人的嗅觉和味觉进行感知和识别。此前,这项工作都是由水厂化验室人员、运行班组的人员来兼任的。因每个人的嗅觉和味觉灵敏度上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019年3月,成都市自来水公司建立了嗅味检测能力测评机制,从公司水厂运行和化验岗位细分出“品水师”岗位。在接受化验知识的专业训练、嗅味检测能力测评等层层考验后,王兰英正式成为了一名“品水师”。工作期间,王兰英接受了高强度的嗅味检测培训,反复训练和强化嗅味辨识。在4万余次的嗅味检测中,王兰英建立起了条件反射,能敏锐判断出存在于水体中的各种嗅味及类型,通过考核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成都市自来水二厂的首席“品水师”。喝水是一件简单事,但“品水师”却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王兰英每天不停地重复她的工作,首先是需要闻原水样的嗅味,品出厂水样口感;其次是煮沸后再次判定嗅味;最后再进行水样色度对比。这是她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闻、二尝、三观色”感官指标检测小技巧。王兰英说,与品酒师、闻香师等其他味觉品鉴师不同,酒和香水本身是具有特殊味道和气味的物质,而“品水师”的主要任务是识别自来水中除正常氯味以外的其它任何异常的气味和味道,以确保自来水的感官性状良好,并且在水中出现异味时,快速发出预警。在“品水师”的生活里,有许多条条框框。平日里,王兰英不能吸烟,不能使用香水、气味芳香的护肤品,不能吃带有气味的调味品(如大蒜),还要避免接触强烈挥发气味的物品(如汽油、柑橘等)。她还必须保持工作环境空气流通、卫生整洁、无异味产生,全部器皿都要清洗干净,不带任何气味。王兰英笑着说:“实际上'品水师’这份工作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大上’,其实是非常单调枯燥。”然而,王兰英对这份职业却十分热爱,家人和朋友也非常支持她,“他们都觉得我的工作非常有意义,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因为我是供水人的一员,他们对自来水产品的品质也很放心。”事实上,“品水师”就是一个预警员,相比仪器检测,一定程度上可以更直接、快速地综合评判水质风险,一旦发现异常,公司将根据“品水师”的嗅味检测结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分析产生嗅味的物质,采取相应措施,杜绝不合格水进入下一个制水工序,确保出厂水百分之百合格。这份工作虽然普通,但却十分重要,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生命安全。
作者简介:梁水源,笔名:引水思源、原水、水刃木、随源、梁子等,作协会员,签约作者。曾经:当过农民种过地,摆过地摊受过气;上过大山养过鸡,下过大海捕过鱼;上过战场杀过敌,解甲归田靠教育。文字散见于《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知识窗》《意林》《读者》《格言》《辽宁青年》《高考季》《花开不败》》《思维与智慧》《特别关注》《环球人物》《求学》《当代青年》《百家讲坛》《文史博览》《智富时代》《青州文学》《厦门工人》《职业》《至爱》《少年月刊》《博爱》《启迪与智慧》《文苑春秋》《善者》《阅读》《农民日报》《中国审计报》《中国石油报》《厦门日报》《东南早报》《中国老年报》《老年康乐报》《家庭百科报》……公开发表超过百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