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远:小儿常见病(发烧、咳嗽、厌食、腹泻)的治疗经验

I导读:发烧、咳嗽、厌食、腹泻为小儿常见的临床证候。患儿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治疗的特殊性,当出现这些证候之后我们临床大夫又该如何去做?本文乃张志远老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创新总结出的一些治验。希望能给大家临床带来一些启示。

儿科四证治验

作者/张志远

笔者先父、先师虽以外科、内科、妇科鸣世,然而对儿科治疗且有独到经验,尤其对小儿发烧、咳嗽、厌食、腹泻的辨治,更具其特色。笔者已届耄耋之年,除继承老一辈的经验成就运用于临床,并不断总结经验,予以发扬光大,简述如次。

1 发烧

小儿发烧有3种情况,一系外感,二属内伤,三为停食、消化不良。凡高热多见于外感,低烧乃停食的症状表现,应分别论治,不可混淆。尽管外感和停食同时发生,也要先治外感,可在方药中酌加消导药。家教与师门传授,如流行性感冒体温持续上升,投一般解表药无效,善以小柴胡汤、银翘散加减,重点运用大青叶、蚤休、板蓝根、银花、连翘、青蒿、藿香、黄芩、柴胡、黄连、贯仲。咽痛加牛蒡子、山豆根、金果榄、锦灯笼;呕恶加半夏、苏叶;便秘加瓜蒌。其中青蒿、大青叶、银花、柴胡、板蓝根、连翘可大量给予,每味常开至15~30g。收效甚佳。无毫毛即乖的副作用,不会有失。

但要掌握3点:

①必须用北柴胡,即华北所云之大柴胡,南方野生的狭叶者能升发热邪令人头眩耳聋,有劫阴现象,切莫量大滥投。

②连翘清热具广谱抗菌作用,且能抑制呕吐,同黄芩、大青叶、板蓝根配合,还矫正此三种药物对胃的刺激以免影响食欲。

③银花要开予大量,最好超过其他用药的半倍到一倍,否则效果不显。

蚤休又名重楼,即七叶一枝花,为治毒蛇咬伤的重点药物,清热解毒,功能镇痛,在治疗小儿感冒的药队中,一般不宜逾越25g;金果榄属专理咽喉之品,性味苦寒,伐生生之气,与黄连一样,病退便止,不可久服,预防过犹不及,反变成害。

2 咳嗽

肺乃娇脏,小儿系稚阴、稚阳之体,临证时究其病因病机,以清肺、肃气、化痰、宁嗽为主,家传、师授常用药物有半夏、桔梗、白芥子、罂粟壳、僵蚕、款冬花、麻黄、百部、前胡、白前、全蝎、紫菀、浙贝母、细辛、五味子、蜂房、苏子、白屈菜、沙参、麦冬、莱菔子、旋复花。白芥子利痰;麻黄宣肺;全蝎镇静;同止咳良品百部、蜂房、罂粟壳、五味子、白屈菜、款冬花、旋复花配伍,收效极好。为了突出“发”、“散”作用,取象贝而不开川贝母,又减轻患者负担。虽然罂粟壳、五味子有收敛之弊,由于方内宣发药物占主要成份,毫无影响,且因白前、前胡、僵蚕、干姜、细辛参与其间,是有利无害的。

3 厌食

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时常发生偏食和营养不良现象,纠正这一特殊情况,应首先解决“厌食”的生理变态。笔者所医十岁以下的儿童为重点,其临床表现除吃饭少,且对高营养、热价高的鸡、鸭、鱼、肉、蛋类不感兴趣,反有厌恶,却把咸菜、稀粥视作盛筵。

先人遗留的经验是:第一除引导、教育、改善环境;第二以药物调治,常用苍术、厚朴、陈皮、半夏、鸡内金、麦芽、白蔻仁、藿香、砂仁、大黄、焦山楂、玄参、槟榔、石菖蒲、佩兰、神曲、锅巴、佛手疗之。在平胃散的基础上加健脾开胃、消食化滞通便药,通常以麦芽、焦山楂、神曲、槟榔四消饮为核心。伍白蔻仁、藿香、砂仁、佩兰、石菖蒲芳香蠲浊;鸡内金苦温助运、利胆、化积;大黄荡涤导蓄邪下行。其中君臣佐使组织配伍,需根据不同对象灵活应用,如此方可达到共奏治疗厌食之效。

4 腹泻

儿科腹泻,为常见疾患之一,除泻物如蛋花汤样须添助运药,其他泻下证,均要分利阴阳。也就是通过利尿净化肠道而达到止泻的效果。笔者既往由于忽视师祖教导,盲投堵塞之品,经常停后复发,很难迅速治好,习用的地榆、禹余粮、紫参、赤石脂、五味子等,都存在这一弊病,从临床当中反复观察、深入研究、寻觅根由,发现此种疗法乃扬汤止沸,并非善策,因而老朽数十年来处理本证,曾归结为“遇泻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所以重用莲子、扁豆、薏苡仁、白术、山药、台参健脾益气;茯苓、泽泻、猪苓、车前子畅利小便;加苍术、乌药芳香渗湿化浊,不涩肠而奏固下断流之功。应用得当,收效十分理想,妙不可言。故书出藉供同道参考,方知予说为实践的经验语。

本文摘自《辽宁中医杂志》,1995年第1,作者/张志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