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作业技能四:精减作业时间凸显能力含量
在我们语文老师的脑海里或许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
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铿锵有力地说:“明天开始是双休日了,语文作业是抄写词语盘点3遍,完成学习指导丛书第10课,周记1篇,看课外书两小时。”
接着是学生的埋怨声:“哎,又是抄写,能不能不抄啊……”
“作业又这么多,还要写周记,星期天没时间玩喽!”
……
在学生的一片怨声、叹气声中,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的语文作业才是有效的?
一、精减作业时间
先让我们来设想一下,现在一个班级大概四五十位学生。这些学生每天在同一位语文老师的引领下上一节或者两节语文课,中午完成的是相同的作业,如果傍晚回家再完成老师布置的大量相同的作业,那么,一天下来,我们比较一下这些学生获得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有什么不同呢?
答案是:如果不是智力上有缺陷,那整个班级的学生将是一样的语文知识,一样的语文能力,而且所有的知识和能力都是老师教给他们的。
再进行设想,如果这位语文老师整整教6年,在6年内布置大量相同的语文作业?这班学生又会怎么样呢?我们真是不敢去想啊!
因此一位高明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考虑:你布置的语文作业占据了学生生活的多少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学生是否还有时间去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是否还有自己的爱好,特长,兴趣,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呢?是否让更多的学生所需要?
二、凸显能力含量
我们可能看到过有老师布置这样的作业,比如观看优秀电视节目,收集优秀歌词,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这样的语文作业,真能提高语文能力吗?我以为,语文作业一定要具有浓郁的语文学科个性色彩,凸显语文能力的含量。比如:
五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一句很有特色的语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课文用了一连串的数字表现了父亲挖的时间漫长和内心的焦急。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试想一下,当你父母出差在外很多天,你特别想念他们,用课文中这样的表达方式,你会怎么表达?于是,学生的笔下流泻出这样的文字:“我盼啊盼,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可还是没看到爸爸回家的身影,我真担心爸爸是不是出事了。”
再比如,三上册《花钟》第一自然段: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这一段话,写法很有特色。对于这样的文字,有教师设计了如下作业:先让学生整理文中有关描写花开放时的词语,储备好丰富的词汇,再依照课文仿写生活中还有哪些花是怎样开放的,进行语言运用。学生这样写道:
上午八点左右,荷花欣然怒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婀娜多姿的荷花在八点绽开了笑脸。
傍晚五点,阳台上传来了一阵使人沁人心脾的香味,因为高雅的茉莉花正在怒放。
像这样的作业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作业还应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第二学段的学段目标是重视的语段学习、主要内容概括等阅读能力训练。可是在四上册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第一单元的课堂作业本中却没有很好体现。因此在教学第1课《观潮》时,根据学段目标,结合课文内容,一位教师增设了以下填空作业:
潮来前,江面________;潮来时,只听见________,只看见________,到了近处,又听见________,看见________;潮头过去时,听见________,看见________,真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这样的作业就更好地达成了本学段的培养目标,提升了整体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