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会教授: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2016 ACOG指南)

翻译:刘兴会  李丹  苏明连  陈锰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产科

指南来源:2016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指南《Thrombocytopenia in Pregnancy》

因为常规产前筛查全血细胞计数(CBCs)包含了血小板计数,故常可发现孕妇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计数<150×10^9/L,其在孕妇的发生率为7%-12%。许多生理或病理情况都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其中一些是妊娠特有的。血小板减少的某些病因是对母儿患病率有潜在影响的严重疾病。相反地,另一些情况,例如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和胎儿血小板减少症则对母儿影响不大。随着对母儿血小板减少症认识的增加,对其产科处理的争议也日积月累。临床医生必须权衡母儿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与诊断试验以及侵入性干预带来的费用与创伤之间的利弊。

背景
血小板减少症的定义

非孕期血小板计数的正常范围为165-415×10^9/L。习惯上妊娠期妇女血小板减少症定义为血小板计数少于150×10^9/L。妊娠期妇女的血小板计数因妊娠阶段而异,随着妊娠进展血小板逐渐减少。妊娠期妇女妊娠最后一个月的血小板平均水平明显低于非孕期妇女。血小板减少症的定义可能稍显随意,因其可能并不与不良临床结局有必然的关系。在人数超过11000名的妊娠期妇女的两个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血小板计数下限的95%可信区间为(116×10^9/L-123×10^9/L)。严重出血一般只存在于血小板极低的行主要手术干预的患者。为了减少自发性出血的风险,指南推荐血小板低于10×10^9/L的成人和血小板低于50×10^9/L的术后患者输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

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加或生成减少所致。对于妊娠期妇女来说,大部分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多。其原因可能是免疫性破坏、异常血小板激活,出血增多或者异常血管暴露引起的血小板消耗。血小板产生过少在妊娠期并不常见,通常是与骨髓疾病和营养不良有关。80%的妊娠期间的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也称为妊娠期偶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目前妊娠期间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5-11%的孕妇存在此情况。虽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但其可能为多种过程作用的结果,包括血液稀释、清除增加。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有许多特征。第一,一般出现于妊娠中晚期,大部分患者的血小板计数>75×10^9/L,但也有一些孕妇血小板低至43×10^9/L。第二,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孕妇一般没有症状,且无出血史。第三,孕前无血小板减少史。第四,血小板计数一般在产后1-2月内回复正常。虽然一个小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或许会在再次妊娠时复发,但复发风险尚未明确。最后,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孕妇的胎儿或者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很低。已经报道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通过检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妇女脐带血血小板计数诊断)发生率为0.1%-0.7%。因此,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孕妇没有母儿出血或者出现出血并发症风险。没有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这是个排除性诊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是自限性疾病,产后自发恢复正常。

子痫前期

5-21%孕妇血小板减少是由子痫前期导致的。在妊娠期新发高血压中,血小板<100×10^9/L是子痫前期的血液学诊断标准。临床出血比较少见,除非患者出现DIC。在一些病例,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和肝功指标升高与子痫前期血小板减少相关,此时考虑是HELLP综合征。

子痫前期血小板减少的起因不明确。该病与血小板消耗情况和血小板激活相关。即使血小板计数是正常的,子痫前期患者也可能存在血小板功能异常。值得注意的是,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能在子痫前期其他临床表现出现前就已经发生了。

与妊娠期高血压相关的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增加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风险(1.8%)。然而,研究中的婴儿“早产”(没有规定孕龄),其中60%为小于胎龄儿。除了母亲血小板计数外,早产和胎儿生长受限也增加了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可能性。其他有关足月分娩的大型观察性研究未观察到任何子痫前期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孕妇的新生儿发生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相关血小板减少症

妊娠期有免疫基础的血小板减少症可概括地分为两种,一是胎儿和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二是孕妇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胎儿和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对孕妇无影响,但对血小板减少相关性颅内出血的影响比其他原发性母亲血小板减少情况的总和还要大。与之相反,ITP可对母儿均产生影响,但可以通过适当的管理母儿均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母源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血小板生成受损和T-细胞介导因子发挥重要作用。ITP没有特异的病理体征、症状和诊断试验,因此是一个排除性诊断。在排除其他病因的血小板减少后,血小板少于计数<100×10^9/L可以诊断ITP。一个血液国际工作组提出了ITP定义的共识,即原发性ITP定义为排除其他明显或潜在病因,获得性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继发性ITP包括了由潜在性疾病或药物引起的所有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根据持续时间,可以将ITP分为新诊断的ITP,持续性ITP(确诊后3-12个月血小板持续减少的ITP患者)和慢性ITP(血小板持续减少大于等于12个月的ITP患者)。妊娠期ITP发生率的估计值十分不同,每10000名至1000名孕妇中有1例。

由于大多数数据来源于回顾性观察研究,因此妊娠对ITP发病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在两个对237个患有ITP的孕妇的研究表明,66-91%ITP孕妇无出血症状,而有出血症状的ITP孕妇92%是轻到中度出血(皮肤或粘膜出血或者两者均有)。从妊娠早期到分娩,有一半孕妇血小板计数减少至少30%。分娩时血小板计数的中位数波动于85-110×10^9/L。母体免疫球蛋白G抗血小板抗体可以通过胎盘,有使胎儿和新生儿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对妊娠期ITP的回顾性案例研究表明,约1/4的IT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血小板计数<150×10^9/L。上午发现分娩时母亲血小板计数和新生儿出生时血小板计数的联系。基于血小板计数、出血的体征或症状、有侵入性干预需要的考虑,8-15%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新生儿需要治疗。尽管此病发病率较高,但与ITP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导致严重出血并发症的情况很少见(少于1%)。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出生后血小板计数常减少,出生后2周内达到最低点。

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血小板发生了类似新生儿溶血(Rh)的过程,是母体异源性免疫的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经过胎盘转运作用于胎儿血小板抗体,随之产生血小板破坏。大量前瞻性研究报道,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影响了1/3000—1/1000的活婴,此情况可以是严重的和具有潜在致命性。和红细胞同种免疫不一样的是,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以发生在首次妊娠。大量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案例是在首次妊娠的活产的婴儿上发现的。在一个典型的非预期的胎儿-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案例中,该孕妇身体健康,血小板计数正常,其妊娠期和分娩与其他低风险的孕妇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她分娩的新生儿出生时伴有严重血小板减少的证据或者在出生之后数小时内发展为症状性血小板减少症。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新生儿通常表现为胎先露的瘀点、瘀斑。内脏出血和包皮环割术后和静脉穿刺后出血也可能发生。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颅内出血,15%的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新生儿发生过此并发症。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导致的颅内出血可以发生在子宫内,有一半(52%)可以在临产前被超声检测到。超声可以发现脑室内、室周或脑实质出血。这些发现可以与ITP导致的颅内出血相鉴别,因为ITP导致的颅内出血极少见,且一般发生在新生儿期。

血小板膜表面的糖蛋白上有多态或双等位基因的抗原系统,其与胎儿和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有关。这些抗原系统有许多名称,因为它们同时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被命名。现在这些抗原统一的学名是人类血小板抗原(HPA),特定的数字代表特定的抗原,以“a”“b”表示等位基因。现在有超过15种公认的血小板特定抗原种类。许多抗原可以导致过敏及严重的胎儿疾病,但是大多数高加索地区的案例和大部分重病的案例都表明这些是HPA-1a致敏导致的,以前称为PlA1和 Zwa。

HPA-1a致敏的胎儿血小板减少症比较严重,且可在孕早期发生。在一个107例未接受任何治疗的存在胎儿-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胎儿(97例存在HPA-la不相容)的队列研究中,50%胎儿初始血小板<20 x 109/L。这个数据包含了46例胎龄小于24周胎儿,其中有21例血小板低于20 x 109/L。而且这项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治疗,胎儿血小板计数可以以每周>10 x 109/L的速度减少。虽然这个减少速度不是统一的或可预测的。

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复发风险极高,如果再次妊娠时胎儿携带相关的抗原,HPA-1a致敏的病例再发风险近乎100%。因此再发风险与男性的接合性相关。与红细胞同种免疫一样,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在再次妊娠时与前次严重程度相当或者更严重。

临床推荐
什么是母亲血小板减少症合适的诊断检查?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包括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假性血小板减少、病毒感染、药物性血小板减少、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DIC、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这些疾病可以通过详细问诊病史、家族史和体格检查,以及关注用药、血压、脾肿大、病毒血清学和适当的实验室检查加以鉴别。

可以用全血细胞计数和外周血涂片评估妊娠期妇女的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计数可以排除全血细胞减少症。外周血涂片可以排除血小板聚集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活检较少应用于妊娠期妇女来发现是否有血小板生成不足和更新过快。有许多试验运用于检测血小板抗体(直接试验)和循环中的抗血小板抗体(间接试验)虽然许多ITP患者血小板抗体升高,循环中的抗血小板抗体升高较少见,这些试验并不常规运用于评估妊娠期妇女血小板减少症。抗血小板抗体试验是非特异性的,没有统一的标准且受制于不同实验室的差异。而且,抗血小板试验不能鉴别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和ITP。

如果排除了药物性和其他疾病,妊娠早、中期的血小板减少首先考虑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或ITP。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可以发生在妊娠早期,但是其更多发生在妊娠晚期。一般来说,没有无症状的、没有出血史的妊娠期妇女,如果血小板计数在100-149× 10^9/L通常考虑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少于100×10^9/L更倾向于诊断ITP,若血小板计数少于50×10^9/L几乎就确定是ITP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虽然ITP也能引起突发的严重血小板减少,但是在妊娠晚期和产后,突发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首先应该考虑是子痫前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急性脂肪肝或者DIC引起的。

如何在妊娠适当管理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

妊娠合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并不会增加母亲出血并发症或者胎儿血小板减少的风险。因此,这类患者并不需要例如剖腹产之类的干预措施和胎儿血小板计数检测。患有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孕妇除了定期查血小板计数外并不需要额外的检查或者特殊处理。由于没有其他证据指导血小板计数检测的频率,因此只能根据临床情况指导血小板检测的随访计划。在许多案例中在分娩时才诊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然而,如果是分娩前诊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专家建议孕34周起每周复查一次血小板计数。分娩后应在1-3个月复查血小板计数以确定血小板数是否恢复。

子痫前期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是否需要治疗?

重度子痫前期或HELLP综合征引起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少于100×10^9/L)的首要治疗措施是终止妊娠。虽然有通过治疗血小板恢复的报道,但是此类治疗并不常用。更重要的是子痫前期的根本的病生理改变只有分娩后才能恢复。因此除了病情稳定、糖皮质激素影响了胎肺成熟度以及一些特殊的早产案例外,子痫前期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是终止妊娠的指征。分娩方式取决于孕周、胎先露、宫颈条件、和母儿情况。

子痫前期患者大出血比较少见,但是一些小出血例如剖宫产伤口渗血等比较常见。可疑DIC或者血小板计数少于50×10^9/L的患者有时需要输血小板提高止血能力。但是这些患者输血小板的疗效有限,因为输入血小板会加快血小板破坏。因此输血小板对活动性出血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最有效。但是有一个例外是剖宫产术后的患者。共识推荐在术前输注血小板以使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大于50×10^9/L。

分娩后24-48小时内血小板计数继续减少,随后就很快恢复了。大部分患者产后2-6天后血小板计数就恢复到大于100×10^9/L。极少数情况下血小板减少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一般还伴有其他疾病。虽然重度子痫前期和HELLP综合征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可以通过糖皮质激素和剖宫产得到改善,但是这些治疗措施并没有改善产妇死亡率和发病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妇女什么时候接受治疗?

患有ITP的妊娠期妇女的治疗目标是降低血小板减少相关的分娩和局麻的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因为这些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正常,因此没有必要维持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目前共识推荐,除了分娩期,妊娠期妇女的治疗与其他患者的治疗方式的一致的。妊娠期ITP的推荐管理方式主要根据临床经验和专家共识。没有可靠证据表明ITP孕妇的血小板计数到了某一个临界值需要治疗。只有当孕妇出现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9/L或者提高血小板计数到一个保证分娩安全的范围是才需要治疗。分娩时,ITP的管理取决于与分娩和硬膜外麻醉相关的出血风险以及耐受分娩和麻醉所需的最低血小板计数(硬膜外麻醉血小板不低于80×10^9/L,剖宫产血小板不低于 50×10^9/L)。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应采取哪些治疗措施?

妊娠期妇女ITP的一线治疗是糖皮质激素、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或者两者同时使用。虽然两者均可采用,但专家推荐21天一个疗程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为标准的起始治疗。治疗应该个体化,治疗时要考虑到出血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期望得到的血小板计数增长的速度以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在首次治疗后,目前尚未有依据指导复发性、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症相关出血的患者进一步治疗。强的松0.5-2mg/kg每天是成人ITP患者的推荐首次治疗方案。虽然很少数据表明妊娠期和非妊娠期ITP患者的应按不同管理方式,但是目前共识推荐的方案是妊娠期妇女起始剂量应予予低剂量强的松(10-20mg/天),然后调整最低剂能维持血小板计数适当增加。在4-14天内起效,在1-4周作用达到峰值。推荐方案是至少使用21天强的松,然后逐渐减量。使用剂量可以逐渐减少到维持预防大出血所需的血小板计数的最小有效剂量。

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是激素抵抗型患者的治疗手段。当出现强的松严重的副反应或者需要快速增加血小板计数是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起始剂量是一次性1g/kg,但如果病情需要应重复给药。1-3天起效,2-7天内达到峰值。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价格昂贵,作用有限。当考虑使用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因谨慎咨询有经验的医师。

当一线治疗无效时,脾切除也是ITP患者的一个可选择的治疗方案。脾切除能维持长达一年的缓解期,在有些ITP患者可以更长。但是因为胎儿风险以及妊娠晚期技术上的困难,妊娠期一般不采取脾切除。但是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安全地进行脾切除,尤其是在妊娠中期。目前缺乏有关外科手术的风险以及手术方式(开腹或者腹腔镜)的数据。

血小板输注只是控制致命性出血或者为手术做准备的临时手段。大剂量的血小板输注(双倍或三倍)需要同时静脉输高剂量强的松或IVIG,持续30分钟至8小时。输血小板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比较短暂。其他治疗ITP的措施例如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长春新碱)、RhD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药物(咪唑硫嘌呤、利妥昔单抗)在妊娠期没有充分地评估疗效,且这些措施可能对胎儿有害。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孕妇还需要哪些额外处理?

无症状的妊娠期ITP无需特殊处理。专家建议无症状的孕妇妊娠早、中、晚期都需要进行多次血小板计数测定,伴有血小板减少的孕妇检测血小板计数的频率则要更多频繁一些。患有ITP的孕妇应该避免使用非甾体类药物、水杨酸以及避免外伤。已经进行脾切除的患者应该避免肺炎链球菌、嗜血杆菌、脑膜炎球菌感染。一旦确诊ITP应当向经验的医师咨询和进行评估。

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孕妇的胎儿或新生儿颅内出血在孕期能否避免?

患ITP的孕妇的胎儿或新生儿颅内出血并不常见。按理说,能增加能提高患ITP的母亲血小板计数的治疗方法也能提高胎儿血小板。然而和药物治疗如IVIG和类固醇并不能可靠预防胎儿血小板减少,改善胎儿结局。由于药物治疗(例如IVIG)并没有充分验证,所以足够的证据表明药物治疗适用于治疗胎儿。

没有证据表明剖宫产对ITP孕妇的胎儿比阴道分娩更安全。多项观察研究超过800例ITP孕妇分娩的胎儿表明胎儿颅内出血的比率少于1%,血小板减少的胎儿出现出血并发症与分娩方式不相关。多数新生儿出血发生在出生后24-48小时,此时血小板值处在最低值。由于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出血的影响不大,因此妊娠合并ITP孕妇的分娩方式主要考虑产科因素。

有什么试验或者特征能预测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孕妇的胎儿发生血小板减少?

从母亲方面来说没有检验或者临床特征能有效预测胎儿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母亲血清学检查、预防性脾切除、血小板计数以及血小板相关抗体均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较差。

血小板计数测定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是否扮演着某种角色?

没有证据支持常规使用产时胎儿血小板计数。头皮采样充满不准确性以及存在技术上的困难。脐带穿刺面临着1.3%流产的风险,甚至根据适应症,孕周以及胎盘穿透,流产的风险更大。颅内出血的低发生率及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已证实的新生儿结局区别的缺乏支持血小板计数测定对ITP是不必要的。

对于妊娠期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婴儿而言什么是恰当的新生儿护理?

无论分娩方式,分娩应该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在这个环境中有一个熟悉各种状况,能够治疗任何新生儿并发症的临床医生以及能获取治疗所需的药物。在分娩时,脐血血小板计数应当通过脐血管静脉穿刺查明。肌肉注射(例如维生素K)应该被延迟直到知晓血小板计数。应该观察婴儿的临床症状及监测血液学指标,因为在产后2-5天,血小板计数将趋于最低点。

血小板减少的病人能否行局部麻醉?

尚无研究评估安全硬膜外麻醉的血小板计数下限。无数据支持特定的可进行局部麻醉的最小血小板计数,每个案例都应个体化地考量。文献仅提供有限的、回顾性的数据说明这个问题,但近期一篇医学文献和国际指南的综述建议了进行和放弃硬膜外或脊髓麻醉的安全血小板计数。该综述认为血小板计数≥80 X 109/L的患者,倘若其血小板水平稳定,不存在其他的获得性或先天性的凝血异常,血小板功能正常以及未正在进行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进行硬膜外或脊髓麻醉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更低的血小板计数进行硬膜外或脊髓麻醉可能也可以被接受,但是目前无充足的已出版的证据推荐。对于一个血小板计数<79 X 109/L的患者而言,个人决策应该基于风险和受益进行。

何时应该开始评估可能的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哪些检查有助于诊断?

如果存在不明原因的胎儿或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出血,或是超声结果提示持续的颅内出血,应当怀疑发生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实验室诊断包括HPA类型测定,父母的接合性,以及确证父源(或者胎儿-新生儿)血小板特异性的和抗原不相容的母亲的抗血小板抗体。血小板配型可以通过血清学或基因型确定,因为基因和多形性是绝大多数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的原由已经被鉴定。当父亲相关抗原是杂合子时十分有用,因为胎儿血小板抗原配型可以通过羊水细胞进行。理论上这个方法应该也可应用于绒毛膜绒毛取样,尽管需要注意使用本方法有潜在的增加患儿敏感性的风险。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实验室评估可能很复杂,结果可能模棱两可,抗原不相容性不总是能被辨认。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实验室检查应该在有经验的区域实验室进行,这些实验室应该在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特殊的兴趣及专业知识。

人群中筛查血小板抗原不相容性理论上存在益处。这一项目是否对临床有用或存在成本效益还不确定。另一争议是其姐妹妊娠期合并有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或许评估这些患者的血小板抗原不相容性或者人白细胞抗原表型是值得的。检查这些妇女理论上益处需根据可能的焦虑、费用和无确切好处的治疗相关的发病率来权衡。

如何决定妊娠期合并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胎儿血小板计数?

与ITP一样,没有充足的间接方法确定胎儿血小板计数。母亲抗血小板抗体效价与该疾病严重程度的关联性差。并且,特征如前一个患病的同胞的结局(例如,出生的血小板计数或是分娩后的颅内出血的识别)无法可靠预测胎儿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母线,唯一准确评估胎儿血小板计数是直接穿刺采脐血。在患有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情况下,胎儿采血程序的严重并发症高达8%。

对于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什么是恰当的产科管理?

妊娠合并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产科管理首要目标是预防颅内出血以及颅内出血的相关并发症。与ITP相比,然而,较高的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相关的颅内出血发生率证明更积极的干预是合理的。并且,由于存在子宫内胎儿颅内出血的风险,避免颅内出血的策略在产前就应该开始。

可疑存在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胎儿(抗原不相容性阳性,或者其父亲为该抗原的纯合子)的最优管理仍然不清楚。这些案例的管理决策应当个体化。开始治疗计划之前,应当寻求精于该疾病的产科和儿科专家会诊。最近基于该研究领域专家共识的方法推荐分层管理。合并有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妇女应该根据前次合并有该病的妊娠时是否出现颅内出血以及出现颅内出血的孕周进行细分。母亲监测及治疗的强度据此调整。

有数种治疗被应用,试图增加胎儿血小板计数以及避免颅内出血,包括使用IVIG联合或不联合类固醇治疗母亲,和胎儿血小板输注。妊娠期被认为颅内出血“高风险”(孕20周时胎儿脐血样本的血小板计数<20 X 109/L或者兄弟姐妹有产前颅内出血史),母亲使用IVIG联合强的松比单用IVIG能更有效地引起令人满意的胎儿血小板反应。然而,妊娠期颅内出血“标准危险”(前次合并有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兄弟姐妹无颅内出血史或者孕20周时初始胎儿血小板计数>20 X 109/L),使用IVIG或者强的松治疗是有好处的,两种治疗效果并无明显优劣。然而,这些治疗方式里面没有一个是对所有案例起效的。尽管有一些案例已经报道胎儿直接使用IVIG,但是其提升胎儿血小板计数的作用可靠性有待商榷。血小板输注母亲血小板总是有效地增加胎儿血小板计数。然而,因为输注的血小板半衰期短,要求每周输注一次,这或许会使同种免疫恶化。

传统上,胎儿采血被纳入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的管理中,用于决定是否需要治疗以及治疗的有效性。基于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治疗干预的前瞻性队列结果,脐带穿刺被认为不是必须的。目前,基于胎儿颅内出血复发的风险,共识指南建议早期经验性地启动治疗。治疗应该基于病史,母亲抗血小板抗体和相应的胎儿细胞的血小板抗原。建议计划阴道分娩的妇女,妊娠32周后再进行胎儿采血。在那些情况下,脐带采血将被进行,用于记录胎儿血小板对治疗的应答已经足够安全许可阴道分娩的发生,但是足够晚期的妊娠即能娩出一个能存活的新生儿,如果并发症导致急诊分娩。

胎儿血小板计数>50 X 109/L不是顺产和阴道分娩的禁忌症,但建议胎儿血小板计数<50 X 109/L行剖宫产。顺产应当在有充分照料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配置的环境下完成。

建议总结

下列建议是基于有限的或者矛盾的科学证据提出的(Level B):

  • 无症状的及无流血的妊娠期妇女血小板减少,母亲血小板值为100 X 109/L-149 X 109/L之间,常常是因为妊娠引起的。

  • 假使严重新生出血的风险很小,妊娠合并ITP的分娩方式应当单纯由产科因素决定。

  • 如果妊娠期被认为是颅内出血的“高风险”(孕20周时胎儿脐血样本的血小板计数<20 X 109/L或者兄弟姐妹有产前颅内出血史),母亲使用IVIG联合强的松比单用IVIG能更有效地引起令人满意的胎儿血小板反应。然而,妊娠期颅内出血“标准危险”(前次合并有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兄弟姐妹无颅内出血史或者孕20周时初始胎儿血小板计数>20 X 109/L),使用IVIG或者强的松治疗是有好处的,两种治疗效果并无明显优劣。

下列建议是基于共识和专家意见提出的(Level C):

  • 共识指南建议在大手术之前,行血小板输注,使母亲的血小板计数>50 X 109/L。

  • 血小板计数≥80 X 109/L的患者,倘若其血小板水平稳定,不存在其他的获得性或先天性的凝血异常,血小板功能正常以及未正在进行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进行硬膜外或脊髓麻醉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 如果存在不明原因的胎儿或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出血,或是超声结果提示持续的颅内出血,应当怀疑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

声明:

文章系本平台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

  • 切脾手术 | 能“切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吗?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常涉及到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静脉丙球,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艾曲波帕.罗米司亭等,特点是费用昂贵,停药就可能无效,很难谈及远期疗效.其他还会涉及到CD20单抗(美罗华),环孢素 ...

  • 王若光教授专题之[病例分享](3)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每每遇到     常常困惑     天天答疑 病例来源: 2016-10-4 湖南生殖内分泌与产前诊断(二)群 刘建慧 湖北省武汉木兰妇科医院: 请教老师们,此孕妇30岁,2014年人流一次,末次月经 ...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血液中的血小板发生质和量的异常,以血小板减少,从而引起出血.贫血和易感染为特点,因而对妊娠和分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重症者可危及母儿的健康和生命. [病因病机] 血小板减少可以是特 ...

  • 年终述评 | 刘兴会教授:2020年产科领域回顾与展望

    近年随着医学诊治手段不断提高,我国产科领域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降低我国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产科作为迎接新生命的第一站,是集保健.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科室.新年伊始,中国妇 ...

  • 刘兴会教授 | 产后出血的防治:「四早 四最」原则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在第六届红房子论坛暨复旦大学附 ...

  • 王若光教授专题之[病例分享](2)妊娠合并巨乳症

    病例来源: 2016年10月9日 湖南生殖内分泌与产前诊断(二)群 陈春芳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罗马村卫生室: 患者女,28岁,第三次试管婴儿才成功,现在已经孕20周,乳房却每天越来越大,担心孕晚期 ...

  • FTC2019 |安贞医院朱俊明教授:20年探索,这样提高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存率

    2019年11月,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脏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血管外科技术与工程分会主办,大医生兵器谱协办,动脉网承办的FTC2019首届中国心脏外科前沿技术论坛在北京举办. 会上,北 ...

  • 合理选择,精准应用——刘红教授谈乳腺癌剂量密集型化疗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过去的2018年,乳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疗法显著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但这些新型疗法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化疗作为乳腺癌基础治疗的 ...

  • 罕见病例|妊娠合并脾梗死并破裂出血一例

    作者:李雪媛 陈辉 陈敦金 林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来源:<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21年第10卷第1期60-62 病例详情 患者25岁,孕2产0,自然受孕,自然流产1次.因&q ...

  • 妊娠合并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中常引起散发或流行.孕妇容易受感染,如孕妇患流感未发生并发症,则预后良好,若合并肺部感染引起持续高热,则预后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