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古称:“启脉”,“刺络”,又称“刺血疗法”。它是中医古老而又独特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具体方法是用三棱针,缝衣针,梅花针,粗豪针等针具刺浅表的络脉或穴位,放出一定量的血液,达到调整脏腑气血经络,治疗疾病的目的。
放血疗法其治病主要是通过刺“血络”出血,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素问·调经论》说:“视其血络,刺出其血”因此可知,放血疗法的最基本因素就是血和经络。
血的失常:血的失常包括血虚,血瘀,血热,血寒。
(1)血瘀:
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例状态。形成血瘀的原因很多,一是外伤、跌仆及其它原因造成的体内出血,离经之血未能及时排出或消散,蓄积而为瘀血。二是气滞而致血行受阻,或气虚而致血行迟缓,以致血脉瘀滞。三是血寒而使血脉凝滞。四是邪热入血而使血行壅盛或血液受到煎熬,均足以形成血瘀,甚则血液淤结而成瘀血。所以,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而在瘀血形成之后,又可阻于脉络,就又成为形成血瘀的一种致病因素。
瘀血的突出症状:其痛具有刺痛,位置固定不移,拒按的特点。
(2)血热:
血热,是指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的病理状态。血热多由于邪热入血所致,也可由于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导致血热。
血热的症状:咳血,吐血,尿血,妇女月经提前,量多,色深红,有血块,心烦,口渴,身热等。或局部疮疖红、肿、灼痛。
(3)血寒:
血寒,是指寒邪客于血脉,凝滞气机,血行不畅而表现的症候。主要是由于外感寒邪,而凝滞气机或因阳虚生寒,不能温运血脉所致。
血寒的症状:手足或少腹冷痛,喜暖畏寒,得温痛减,四肢厥冷畏寒,妇女月经后期,痛经,经色紫暗夹有血块。
放血疗法,是古人根据“血实宜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菀陈则除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其受邪气蓄则肿热,砭射之也”《难经·第二十八难》为其治疗原则的。
放血疗法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凡属于大热、风邪、气结、痰凝、血瘀、和一些疑难杂症,都可用本法治疗。虽然各种疾病的病因尽管不同,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病理变化特征。
放血疗法做为针灸治病的疗法之一,主要是通过祛邪解表,急救开窍,泄热解毒,祛瘀通络,调和气血,及排脓消肿等途径,来调整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从而获得治愈疾病效果的。
1、祛邪解表
《素问·离合真邪论》说:“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刺出其血,其病立已。”刺络放血就能及时祛邪外出,不致内传。《儒门事亲》说:“出血之与发汗,名虽异而实同”。可用于感冒,头痛,乳痈,风疹,水肿的属于表实的病症。
2、急救开窍
《灵枢·刺节真邪》说:“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血而实者泻之”。历代医家均有论述,《针灸大成》称此法:“乃起死回生妙诀”。认为“一切暴死恶喉,不省人事”须用以三棱针“刺手指十二井穴,当出恶血”。现在临床用此法治疗中暑,惊厥,昏迷,血压升高等病。
3、泄火解毒
火为阳邪,其性热,其色赤。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常燔灼急迫,发病急暴,来势凶猛,其致病常表现为局部焮(音“欣”烧、灼之意)红灼热,肿胀疼痛,而通过刺络放血能使火毒随血排出,达到泄火解毒的作用。如丹毒,带状疱疹等。
4、祛瘀通络
经络中的气与血是相互为用,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可导致血瘀。对于气血瘀滞经络滞涩之疾,《内经》指出“宛陈则除之”及“血实宜决之”的原则,“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的具体方法。对于内伤杂病或外伤跌打引起的属于气血瘀阻所致的各种顽固性疼痛,痹症及肢体麻木的病症,都可以用放血疗法治疗。
由于针刺穴位放血疗法操作简便,临床应用广泛,且安全可靠。因此放血疗法多指针刺放血疗法。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本公众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