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晏送礼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三字经》中的刘晏是唐朝神童,也是理财名臣,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声名卓著。刘晏早年入仕,久经历练,出任京兆尹、户部侍郎,兼御史大夫,领度支、盐铁、转运、铸钱等使,提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官至尚书左仆射。刘晏堂堂宰辅之位,曾有送礼不成的故事,却还留下一段佳话。
天下之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刘晏的下属李廙出身皇族,时任尚书左丞,一向廉洁自律,生活淡雅。刘晏曾去李廙家中探望,看到房屋的门帘破旧,便令人暗中测量了门框宽度。刘晏回去之后,以此为根据,请师傅用普通竹子编制,做了一副不加任何装饰的门帘,准备恰当的时候送给李廙。但是,刘晏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他携带着这份不起眼的礼物,曾三次来到李廙家门前,反复思虑后仍然不敢贸然叫门,没能送出这份薄礼,最后不了了之。
刘晏送礼,盖有三奇。一是给下级送礼。古时尊卑分明,唐朝尤重门第。刘晏为长官,李廙虽是姻亲、但为僚属,上级关心下级,倒也平常,但主动登门拜访,主动给下级送礼,还斟酌再三,这样的情况实属少见。二是礼实心更实。刘晏送礼,礼物实实在在,心意也是实实在在。精心准备、不动声色,但不为拉拢、不为权谋,毫无心眼、只为实用。以门帘为礼,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是一份薄礼,普通人家礼尚往来,也可以花费得起。三是为他人着想。刘晏少年早慧,久在宦海历练,可谓人情练达。李廙素有清德,为了能让他收礼,刘晏定制门帘时,特地交代不加任何装饰,使其朴实无华,符合李廙家中风格。三至李府而未入,徘徊反复而去,是为他人着想。刘晏从李廙角度出发考虑,收礼有违清名,不收有悖人情,与其让人为难,还不如不为。在刘晏心中,他人声名重于自己面子。
给李廙送礼,可见刘晏私德,凭借自身治理才能给国家送“大礼”,更可见其公德。玄宗之后,大唐屡经乱难,国力萎靡不振。受任困顿之际,刘晏秉公为国,持正理财,一方面主张“养民为先”,坚持“广养薄取”;另一方面大刀阔斧、整顿漕运,改革盐政,可谓雪中送炭,有效改善了大唐中期国家财政,堪称治世良臣。
安史之乱后,水陆运输不通,京畿严重缺粮,他洞察当时漕运积弊,祭出变革“三板斧”。一是官办漕运。“不劳丁男,不烦郡县”,并以工代役,杜绝了“船头”中间盘剥,既予民实惠,又压缩了运输成本。二是优化路线。比较古今运输方案,大力疏通汴水,重新确定了由淮河经汴水、入黄河转渭水、再到长安的最优路线。同时,分段接力运输,各段设立储备粮仓,由散装改为袋装运输,既降低了风险,又增加了运力。三是自办船厂。工利其器以善其事,刘晏沿水道设立多处官办造船厂,根据不同水域,建造不同船只,适应各种流速和水深。例如,平底浅仓的“歇艎支江船”适合水流平稳的汴水,小而坚固的“上门填阙船”可以应对水流湍急、遍布暗礁险滩的三门峡。经过刘晏整顿的漕运,每年江淮输送长安的粮食达100万石,基本满足了京畿运转所需。
在刘晏的为官生涯中,比整顿漕运更加精彩的是改革盐政,其全局谋划、系统布局、精巧筹措,令人叹为观止。安史之乱后,食盐专卖制度已经弊病丛生,盐官为害、盐商厚利、百姓吃亏。刘晏兼任盐铁使后,高招频出,皆中肯綮。一是实施“就场专卖制”。“亭户”作为生产者没有了生产定额限制,可以自由生产;国家统购,集中控制了货源,应收各项税费直接计入盐价,取消各地盐税关卡,压缩盐官寻租空间;盐商从专场购得食盐,可以不受地域限制自由销售。一波操作之后,“亭户”、国家、盐商三者都能得益。二是平抑盐价未雨绸缪。自由流通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为了防止奸商抬高盐价,刘晏在重点区域设立“常平盐”两万石作为战略储备,一旦盐价波动异常,就果断出手调节市场。对于囤积居奇者是极大震慑,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三是以物易物打通经济大循环。当时市场流通不均,部分盐商缺乏购货资金,军队缺乏制作服装的绢。刘晏刻意推高绢的收购价,鼓励盐商用绢替钱,进行实物易货交易。此举不仅扩大了食盐销售,解决了军服原料问题,还令绢的生产者开辟新的销售渠道,社会商品减少了中间损耗环节,经济循环得到进一步畅通,可谓神来之笔。
刘晏长期主管财政,两度担任宰辅重臣,过手之财无数,始终能保持清廉本色,以门帘为礼可见一斑。为国理财,妙计百出,子孙家产,从未挂怀,“理财者”家无余财。唐德宗继位之后,刘晏受奸佞构陷,不幸遇害,家中唯有“杂书两车,米麦数石”,时人震动,“天下以为冤”。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或许是刘晏最真实的写照,青史当以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