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活着 || 东篱作品:阎安印象(上)/轩诚清读(第509期B)

轩诚杂谈:

有人说诗歌已死,用以表述对当代诗歌创作的失望乃至绝望。东篱是陕西一位颇有影响的女作家,《美丽的原创生活》曾经刊发过数篇她的作品以及关于她的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东篱眼中的中国当代诗歌与著名诗人阎安。

文:东篱

导语/播读:梁轩诚

我大概是一个被所谓现代文明制造的设备强力控制的俗人。离开了手机我便立刻无法呼吸般地感到窒息。

丁酉年的端午,小弟从南方归来,看望我的老母亲,我负责接待,忙乱中将手机摔在地上,手机屏幕被摔坏了,拿到手机店里修理,店里说三天后货才能来,因为在假期里。如此,我三天中就没有了手机。我象是突然间被送回到了原始社会,又象是从喧闹的人间跌入到了幽暗的洞穴,或是到了密不透风的森林里一般。我的四周瞬间静寂无声,再没有电话铃声响起,没有朋友圈可看,象以往那样早晨审阅,晚上浏览。电视我通常基本不看。上网,微信上不去,QQ倒是能够登陆,赶紧找到几个较为亲密的朋友发出消息,告知手机事宜,望有消息留在这里,我会看到。然而我屡屡登陆,屡屡失望,竟然没有一个回复,头像一个个静静地排列在那里,各种古怪的表情,象是对我的嘲讽和调侃。设备更新的速度真是令人猝不及防,QQ真的有点过时了,上QQ的人不是少了,是没有了。

真的一点声息没有了,真的和外界断绝了来往,窗外泡桐树上初夏里慵懒的鸟鸣声一再地提醒着我,这个世界目前只是我一个人的所在,我进入到了唯我一人的场合里。这样的情境令我焦虑不安,百无聊赖,安慰我孤寂躁动灵魂的当然只剩下阅读了。

我又一次拿起了阎安的两本诗集,一本《玩具城》,一本《整理石头》。一行行地读下来,我被带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蛮荒、空旷又凄清的北方的世界。

最先看到的是“北方的书写者”——我要用写下《山海经》的方式/写到一座山/仿佛向着深渊的坠落/……我甚至要写下整个北方/在四周的山被消平之后/在高楼和巨大的烟囱比山更加壮观之后/在一条河流,三条河流,九条河流/象下水道一样被安顿在城市深处之后/……我要写下整个北方仿佛向着深渊里的坠落/以及用它广阔而略含慵倦的翅膀与爱/紧紧捆绑着坠落而不计较死也不计较生的/仿佛坠落一般奋不顾身的飞翔;

我看见了“北方那些蓝色的湖泊”——越过黄沙万里,山岭万重/就能见到那些蓝色的湖泊/那是星星点灯的地方/每天都在等待夜幕降临……

我看见一匹狼——北方的一匹狼在出走/灰白而零乱的皮毛/像一头灾年的老鼠一样一蹶不振/丢下一片孤零零的树林子/和细腰与瘦腿上/全部曾被传说的贪婪与奸诈……

我还看到了一位北方的画家——他有苦痛而木然的梦游者的背影/每天重复着别人的旅程……他凌乱而邋遢的背影越来越渺茫/但除我而外/没有人会在此刻喊来北方的画家/请他来画出一个人在消逝的过程中/那种比蚂蚁更空虚的小……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眼角的两滴不听话的清泪滚落下来,它令我想起象蚂蚁般空虚渺小而逝的父亲。

我看到了诗人笔下的北方——我心中的北方其实是一种水/从石头中挤出来/从男人的身体中挤出来/我喜欢它的不修边幅/喜欢它莫名其妙地/把自己寄存在风中……

我还看到了北方的一棵树——在北方/一棵望尘莫及的树/也隐居在北方/在行者飘忽的踪影之中/一棵树的北方你可以望呀望/但若要打听它的下落实在可笑……”

之所以引用阎安关于北方的诗句,因为在我眼里阎安是一位在北方土地上长出来的诗人。不光他的诗沾染着北方的尘土与沧桑,他的人更是一个鲜明标准的北方汉子的形制,浑身上下盖满了北方硬汉粗砺的印章。

丁酉年的早春,我企图在阎安担任主编的《延河》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我冒昧地打通了阎安的电话,电话里传来了一个浑厚又清亮的男中音,带有些许的陕北口音,我告诉他我是铜川的一位女作家,写了四部长篇小说,我是一个煤矿工人的女儿,我的小说基本上都离不开对煤矿的讲述,对矿工及矿工生活的讲述。阎安于是和我谈起了铜川,他说铜川是个很特殊的城市,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他的历史和记忆值得挖掘和呈现。接着他从铜川说开来,又说到整个共和国的进程和变迁。他谈得很深很广,不仅仅拘限于文学方面,政治的、哲学的、经济的,甚至是关于历史和未来的。他思维敏捷,用语奇崛,我惊诧于他深邃的思想、超人的才华,几乎不敢和他对答,只是诺诺,不觉间握着电话的手湿漉漉地出了汗。我生在铜川、长在铜川。自以为对这片黑色的土地耳熟能详,了如指掌,而事实上我感觉阎安似乎比我更了解这片土地。当然他的认识和理解是站在更高层面更高境界上的。他视角独到,表达出一种我能感同身受却一直无法准确提炼和概括出来的见解。

便建立起了阎安是个少有的思想者的印象。随后我便到西安去拜访他。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样的书,我是在书的层层包围里发现了他,他站起身与我握手。他面目清癯,表情凝重,身材略略消瘦,留着类似鲁迅的小胡子。的确是个想象中的诗人形象。北方的诗人,刚硬、冷峻、洒脱、放达,但实际上还多了几分儒雅和温和。

他正在和一位诗人谈话,一位河南的诗人。他嘴里冒出来的句子让我这个小城市里只会写小说的人又一次感到的尴尬和惭愧,他的出语不凡,他对诗及当下中国文学的理解与评价,由不得你不对他肃然起敬。但实际上他并没有丝毫的刻意卖弄,他是自然的、随便说的,一边抽着烟一边漫不经心地说着,甚至是有一句没一句的。但我却看出他深厚的学养与见识。

我第二次在办公室见到他的时候,他是站着谈话的,还是抽着烟,他象是一个离不开烟的人,一根接着一根,缕缕的轻烟缭绕在他的脸部和头顶上,让他具备了一种莫测其深的仙风道骨的气质。虽然穿着人间的寻常衬衣,留着普通男人的短发,但目光里却有一种深邃而澄澈的东西让你觉得他是一个洞悉一切看穿一切的人。当然也少不了诗人特有几分孤傲,很象是《空谷幽兰》里那些高洁不俗餐风饮露的隐修者。他的身边围了一群年轻人,年轻人向他汇报稿件的情况,他认真地聆听,偶尔地提问,然后沉思着做出答复。他的每一种答复其实都是他的一种文学见解。我两次以旁观者聆听,感觉到确如阎安自己所言的那样:诗歌的标准是诗歌让我找到顿悟或快感的表达,它触动了我内心不为人知的秘密,它于平静处勾起你记忆深处的波澜。诗人的思考应该与上帝平行。

阎安说过,语言是我们时代最接近神明和世界心灵的事物。诗歌其实也需要这种直接抵达赤裸裸内心的部分,它应有的棱角和光芒应该得到呈现和张扬。于是,在他那里,那些平庸的思考,杂碎的叙述,追逐风尚与潮流的肤浅之作自然遭到了拒绝。

随后,我和河南的诗人力邀他吃饭,没想到,饭局后,这么一位大诗人,作品翻译到海内外、荣登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类榜首的赫赫诗人,居然没有让我和河南的诗人掏一分钱,我们竟白吃了他一顿饭。他说,我从来不让别人请我吃饭,我不习惯。

他其实已经是省作协副主席了,但在我看来,他依然是一个纯粹的甚至是有几分天真气童稚气的诗人。他的谈话始终不离开文学与诗歌。他生在延安,五岁的时候到了青海,后来又回到了延安。童年苦难颠沛的生活记忆是他诗歌的土壤和根脉,青海与陕北高原的浩大悲壮是他诗歌的骨骼和肌理。所以,他的诗奇崛、辽远、苍茫、沉郁,有种开天劈地般的雄奇与震撼,石破天惊般地令人惊悚战栗,确如北方的高原,蛮荒、混沌而又摄人心魂。

请注意,我这里用的都是一些宏大的词语,而事实上,阎安的诗并不是宏大叙事的题材,象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象杜甫的《三吏三别》,但我却从他的诗里感觉到了荷马的焦虑与执着,杜甫的悲悯与哀伤。他的诗句带给人的感官与心灵的冲击力完全类同于史诗。

阎安除了选取北方为他诗歌的意象之外,笔触所指,纵横捭阖,上天入地。如我们寻常意识里无法入诗的事物也入了他的诗里,且大放异彩。镜子、玩偶、面具、兽、老虎、屎壳郎、鲸鱼、蜘蛛、乌鸦、鸟首领、古琴、怪物、飞机、城堡、邮政局、气球、乌云、灯塔、黑的东西和铁、电波上的雨水、荒凉的割草机、山上的石头、古代的瓷瓶、大地的尽头、会飞的孩子、世界的手……

真不知道,这样一位天才的诗人到底是怎样炼成的?不知为何,读阎安诗的时候我的眼前又会幻化出一位身披长衫,手握长箭,披头散发,指天问地的古代侠客的形象。

有时,我望着窗外的灰沉沉的天空会半天说不出话来,有时,又会在他的诗句里莫名地落泪。他的诗就是有这样的感染力,传染力,象某一种药,某一种味道,某一种酒,甚至是某一种叫不出名字的新型病毒,让你沉默,让你心伤,让你无端忧虑,无端冲动,甚至是象精神病人一样的烦躁不安,它把你的思绪横七竖八又轻而易举地扯开,让很多以前似乎已被遗忘的事情突然跳出来,恶狠狠拉走你令你很久回不过神来。

他的诗不是小桥流水般让你沉静的,而是象见到北方的狼一般心旌动荡的。是“陌生人以陌生的方式来访”——那上面刀子一般稠密的芒刺与苦涩/陷入一场又伤感又绝望无助的小小的哭泣之中/之后被一颗硕大如同天空的露珠上泄露的水/慢慢地埋没起来……

(待续)

(本文配图除标注外均来自网路)

作者简介:

东篱,原名胡菊,女,1962年生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当过教师、记者、杂志编辑。东篱为近年来陕西文学界颇有实力的女作家,作品以其具象的女性视角,在个人生命体验中关照社会现实,表现人生,以一个现实跟踪者和记录者的身份讲述生存状态及众生百态人生!从最真实与鲜活的生命体验里揭示社会矛盾与问题,体现出作家一向的社会批判精神和人文理想与关怀!故而,东篱的作品向以展示现实的淋漓彻底,不遮不掩,读者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心灵的契合,以此而赢得读者!成为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

诵读者简介:梁剑,字轩诚,陕西三原县人。知名策划人、资深媒体人,西京学院至诚书院客座教授,陕西石岗书院院长,石岗国学院执行院长。2015年,创办原创文艺平台《美丽的原创生活》。

美 丽 的 原 创 生 活

专 注 原 创 文 学  |  分 享 生 活 美 丽

(0)

相关推荐

  • 【西南作家•评论】曾令琪/北京王竞成100首情诗印象

    西南作家·曾令琪主编专栏 欢迎点击,敬请关注--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北京王竞成100首情诗印象 文/曾令琪(四川成都) 阅读王竞成先生的<一个单身男人写给中 ...

  • 激情的边地歌手—宁夏诗人阿尔印象

    从事写作以来,给我写评论的寥寥无几,宁夏乐评人大军和贵州诗人非飞马是最早给我写诗歌评论的.三月二十六日是诗人海子的纪念日,不少地方在征集纪念诗人海子的诗作.而我是写不出什么纪念的作品了.就把非飞马关于 ...

  • 【陕西】《智泉流韵》特邀作家郭宗社原创诗歌《斗酒 (外四首)》

    作者简介:郭宗社,笔名:零下九十九度,陕西老煤.生于陕西铜川,现居铜川新区.系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铜川市作家协会理事,铜川市诗词学会副主席,铜川明月诗社社长.从七十年代开始学创作,曾在铜川矿工报,铜 ...

  • 《大师》印象——阅读陕西诗人郭兴军随记(严立新)《诗城》

    《大师》印象——阅读陕西诗人郭兴军随记(严立新)《诗城》

  • 大家|李俊功:尘世中的天籁 ——豫东散文诗人作品印象

    点击上方 关注我们 尘世中的天籁                                        --豫东散文诗人作品印象 李俊功 真的,可以说,那是复迭的歌谣,接二连三的,在耳畔回响. ...

  • 诗人王可田/刘平安

    (照片转自诗歌网) 诗人王可田 刘平安 可田是七零后,几乎小我一轮.严格说来,我们算是诗友.因为,我们最早都生活在铜川,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经常参加铜川的文学活动,是<铜川文艺>培养出来的诗歌 ...

  • 长安往事·连载丨印象伊沙2

    印象伊沙2 说一说我的<聋子>被新世纪诗典.伊沙推至网易微博和新浪微博之后,火起来的一些始末. 2011年,大二下半年.我一时脑袋发热,对文学的痴迷几乎是超越了对自己的热爱.我省吃俭用,校 ...

  • 诗推荐 || 韩锋诗歌三首

    韩锋,男,笔名鱼阳,网名秋歌诗雨.陕西宝鸡人,诗人,作家,记者.世界汉语作家协会理事,兼宝鸡分会主席,CCTV央视节目会议礼宾书<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特聘签约诗人,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员.作品 ...

  • 因为阎安 || 东篱作品:阎安印象(下)/轩诚清读(第509期C)

    轩诚杂谈: 有人说诗歌已死,用以表述对当代诗歌创作的失望乃至绝望.东篱是陕西一位颇有影响的女作家,<美丽的原创生活>曾经刊发过数篇她的作品以及关于她的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东篱眼中的 ...

  • 永生感恩 || 陈平作品:《母亲》轩诚清读(第493期A)

    小菲浅语: 母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赋予母亲.母爱太多的诠释,同时也给予了太多的内涵.母爱,从来都是平凡.伟大的.每每读来总能打动人心,此篇<母亲>,作者就向读者讲述了一位 ...

  • 197期/薄今同学作品《驿站》轩诚清读

    (薄今同学的手工作品,多才多艺吧) 文 / 薄今 编辑/清慧 已获授权发布 优越的话 本周<美丽的原创生活>推出了"新芽"栏目,刊发中小学生优秀作文,得到了大家的纷纷好 ...

  • 往期回顾/匡燮作品《起名》/轩诚清读

    轩诚寄语: 郭匡燮老师是我工作后遇到的第一位领导,也是迄今为止除父母外对我影响最大的三位师长之一.匡燮老师一生为文,年轻时便才华横溢,90年代出版发行的<无标题散文>让中国文坛为之侧目,余 ...

  • 264/假日专刊/王越作品《冬夜》轩诚清读

    轩诚说:与王越的结识非常的偶然,没想到的是,她竟成了我如此重要的朋友,成了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相交不久,相识不深,兴趣不同,争论频仍......谢谢你,王越 老手机录的音,听起来这么的亲切. 在一次朋 ...

  • 334期A/王峰岩作品《老表》/轩诚清读

    小轩清浅: 老表,曾经的"润土"般的少年,也到了成年润土的年纪,确仅剩了润土忠厚木讷的外表,以及算计的内心.酒桌上的"然"-- 以为是一篇当代的乡情画卷,确依旧 ...

  • 343期/王小娟作品《冬至》/轩诚清读

    小轩清浅: 冬至大如年,冬至是家的节日,也是异乡回归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天南来北往的,东奔西走的都要为这个日子进行庆祝,都要在这个冬日里聚人气,庆团圆,近处的都要回归家的怀抱,远处的也要打个电 ...

  • 344期B喻巧凤作品《小巷》/轩诚清读

    小轩清浅: 充满灵性的小巷,那一片紫藤盛开的小巷,朦朦胧胧的小巷!诗意开阔,言有尽而意无穷.小巷里发生的,是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 文/喻巧凤 诵读/梁轩诚 导语/林小菲 编辑/清慧 小巷 那个开满 ...

  • 347期B/常经宇作品《外婆》轩诚清读

    小轩清浅: 我们的身边有着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站在自己的道路上观察别人,自己也成为别人路途旁的风景.即便一起看过同一段景色,度过同一段岁月,观念却依然是千差万别,甚至难于理解,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