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分好片!这部纪录片也太太太太太神奇了

获取“300部无损电影”

提到自然纪录片,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BBC的那些高分纪录片,比如《地球脉动》系列、《蓝色星球》系列。

BBC出品,必属精品

这几乎是每个纪录片迷心中达成的普遍共识。

不管是摄制组横跨多地的精心捕捉,还是大卫·爱登堡的金牌解说,都早已成为BBC纪录片必不可少的重要佐料。

这些纪录片往往叙事宏大、立意深远,用波澜壮阔的自然之美陶冶人性。

它们不会以某种单一的动物作为主角进行讲述,也不会从摄影师(或观察者)的个人视角出发进行拍摄。

然而,最近Netflix却打破常规,以“采访+互动”的形式,推出了一部充满新意的作品——《我的章鱼老师》。

对看惯了BBC的观众们来说,《我的章鱼老师》乍一看上去,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粗糙。

片中大部分镜头,都由自由潜水(不带氧气瓶)拍摄而成,剧情时断时续,常常因为要浮出水面换气而错过关键剧情。

它用私人日记般的影像,讲述了制作者克雷格和一只雌性章鱼之间的美妙故事。从镜头到旁白,都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

说的直白点,就是拍的有点“小家子气”。

可即便如此,它依然被大部分观众所喜爱。

豆瓣上,评分9.4的它,完美填补了自然纪录片领域今年因BBC缺席而造成的空白。

主人公克雷格·福斯特,是一位影视制作人。
高强度的工作状况严重影响了克雷格的身心健康,令他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
他不但对工作失去了热情,还对家人表现得漠不关心。
为了走出低谷,他重返家乡,到南非开普敦西海岸的海藻森林(Kelp Forrest)中寻找答案。
西开普位于南非末端,人称“风暴角”,是一片凶恶、狂野的可怕海域。
这片海域,给克雷格带来了无穷的遐想。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精神导师……
这天,克雷格照例在浅水区的海藻森林中潜水。
一座由石头和贝壳搭建的“奇异建筑”,突然深深地吸引了他。
就连周围路过的小鱼,也都对它一脸好奇。
突然,建筑轰然倒塌,一只软体动物猛地窜出。
原来,躲在建筑里的不是别的,而是一只雌性章鱼。
克雷格对此惊讶不已,他强烈感受到了这只动物的神奇与独特。
接下来,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我每天都来看她,结果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他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并用325天时间,对这只章鱼展开跟踪拍摄。
克雷格把摄影机放在水中,让章鱼慢慢适应。起初,章鱼对摄影机非常谨慎,会小心翼翼地将大贝壳当作“盾牌”,一步一步地试探性靠近。
确定摄像机没有威胁后,她开始卸下防备,与摄影机共处。有时玩心骤起,还会将摄影机拽倒。
而克雷格,也通过每天坚持不懈的造访,赢得了章鱼的初步信任——
她主动伸出触手,吸住克雷格的手指,像是打招呼一样。
克雷格说,“就在这一瞬间,他们建立起了某种不同以往的羁绊。”
这种跨越种族的彼此触碰,像极了ET式的“世纪触碰”。

虽然章鱼是软体动物,但她却拥有超乎寻常的高智商。
其智商,不但可以和小猫、小狗持平,甚至还可以与低级灵长类动物一较高下。
镜头中的她,有着极高的伪装天赋——
时而隐身,让自己变色为石头,用来麻痹对手或猎物;时而变形,让自己化身为海藻,颤巍巍地随波逐流。
拍摄过程中,她曾不止一次地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她可以用触手当作武器,快速出击捕捉鱼类;也可以运用战略战术,去声东击西地进行布控。
在一次捕食龙虾的行动中,她甚至将克雷格考虑在内,和克雷格一起组成包围圈,去对付龙虾。
尽管克雷格与章鱼配合默契,但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却经历了友谊崩塌的灾难时刻。
有一次,格雷格掉落了一个镜头。
镜头“砰”的一声掉到了地上,而章鱼则被这突如其来的天降异物给吓坏了。
她飞快地逃走,再也没有回到原来的洞穴,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任,就这样毁于一旦。
克雷格对此十分懊悔,他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她还会再信任我么?再次见到还会认识我么?”
他在纸上画出了复杂、缜密的线索链,用整整一周时间,去找寻这只章鱼。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找到了她。
再次重逢,章鱼没有排斥他,而是主动靠近,亲昵地盖住了克雷格的整只手,像老朋友一样和谐。
虽然海底风平浪静,但章鱼的世界,却随时充满了危机。
造成危机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名叫“睡袍鲨”的天敌。
睡袍鲨是一种不靠视觉捕食,靠嗅觉捕食的小型鲨鱼,它们凶猛无比,且以章鱼为食。
面对镜头,章鱼曾先后两次与睡袍鲨狭路相逢。
第一次,她被鲨群困住,只能寻找掩体,将自己隐蔽在狭长的的石缝里。睡袍鲨紧随其后,努力地朝石缝中摸索。
最终,这场对峙以章鱼被咬断触角而宣告结束。
见章鱼遭此重创,克雷格感到万分自责,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她会不会就这么虚弱的死掉?她平时不会出现在那里,是不是因为我来找她,所以她才会遭遇悲剧?”
这些问题拷问着他,让他像章鱼一样,经历了她所经历的悲剧。
失去触角之后,章鱼变得十分虚弱,她失去了往日的斑斓色彩,看起来苍白、没有光泽。
忧心忡忡的克雷格,忍不住越过了拍摄的那道坎:“当你干预动物的生命时,你就跨越了一道界限,但我已经克制不了对她的感情。”
他撬开一个牡蛎,开始喂养章鱼。
几天之后,一条完美的迷你小触角,从章鱼身上重新生长出来。
劫后重生的她,终于活了过来。
坦白说,在拍摄过程中,克雷格流露出的自责、共情乃至帮扶,对一部纪录片来说,其实是颇具争议的。
一方面,他破坏了纪录片的客观性,用人为干预性取而代之,将人类自以为是的主观遐想掺杂其间;另一方面,他破坏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跨过了拍摄者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应有界限。
不过,对这样一部充满感性的纪录片来说,用常规纪录片的要求来看待它,未免显得太过严苛。
毕竟,打从片名开始,《我的章鱼老师》就已明确申明了它的感性立场。
对克莱格来说,章鱼亦师亦友,她不但让他参与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还让他爱上了这个不可思议的海下世界,给他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命感悟。
章鱼的寿命很短(只有一年时间),但片中的这只章鱼,却耗费了其中的三分之一,用来疗愈触角。
她用漫长的时间,去克服困难,塑造新生。
透过她的这种举动,克雷格对生命有了崭新的认知:“她让我意识到,世界是多么珍贵,每一个生命都很重要,她教会我:你是世界的成员,并不是简单的一个访客。”
他觉得自己也能像章鱼一样,独自克服困难,让生活重回正轨。
于是,他慢慢地从焦虑中走出,开始关心家人、关心孩子。
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对一只动物,产生过这样的同理心,也从没有因为一只动物,做出过这样的改变。
不管对克雷格来说,还是对章鱼来说,这都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生命体验。
相处过程中,克雷格几乎每天,都能从章鱼身上收获新的惊喜。
比如,章鱼第二次与睡袍鲨狭路相逢,就从战略、战术上有了质的提升。
周旋过程中,章鱼用惊人的速度吸起近百颗贝壳和石头,用它们包裹住自己,给自己制造了天然的屏障。
直到这时,克雷格才恍然大悟,这就是他和她初次见面时的场景啊!
紧接着,睡袍鲨追赶而来,对章鱼发起撕咬,却毫无进展。
一番僵持之后,剧情陡然反转,章鱼将自己转移到鲨鱼背上,完全掌握了局势,而鲨鱼只能不断地翻转挪移,试图将章鱼甩下去。
最终,在海藻的掩护下,章鱼成功逃走,鲨鱼败兴而归,一场实力悬殊的生死之战,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影片最打动人心的段落,是章鱼的死亡段落——
雌章鱼一生只能一次交配,只要交配,就意味着要走向死亡。她会产下数十万颗章鱼卵,为了保证鱼卵顺利产出,雌章鱼必须停止捕猎、停止进食,用自己的生命孕育新的生命。她会根据卵孵化的时间,精准地计算着自己的死亡。
为了孕育下一代,她最终坦然地走向了死亡。
透过她的死亡,我们可以同时获得两种感悟,一种是生命的脆弱,另一种是物种的生生不息。
繁衍与传承,是大部分动物终其一生都难以逃脱的重要命题。
章鱼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这项命题。
而海洋之外,克雷格也感同身受般的,让儿子达成了另一种传承——
他带儿子一起对海洋生物展开研究,让儿子成为知识丰富的小生物学家兼游泳健将。
至此,章鱼与人类终于跨越物种、殊途同归,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契合”。
而所谓的“我的章鱼老师”,听上去也不再是一句空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