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石窟,领略“宁夏敦煌”的凿刻魅力
须弥山石窟,领略“宁夏敦煌”的凿刻魅力
图文/华希良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并留下了风格各异、宏伟精美的石窟艺术。在流传至今的开凿遗迹和文化艺术群中,人们更多的知道我国有“四大石窟”,即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而了解、知之甚少,但在佛教界享誉极高声誉和地位的,还有另一座石窟,那就是宁夏的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城西北55公里处的须弥山上,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园477—499年),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的大规模营造及宋、元、明、清各朝的修缮重妆,借助烟波浩大的佛教文化影响与感召,香火盛极1500多年。
须弥山石窟现存洞窟162座,绵延2公里,分布在由南向北自然形成的八个红褐色、砂石岩结构的山峰崖壁上,分别为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和黑石沟。保存较为完好的造像500余尊,汉藏题刻题记53则,碑刻3方,残碑13块,壁画20余平方米。其凿刻之精美、留存之完整、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在我国现存的石窟群中,被考古界评价为完全可媲美甘肃莫高窟,并被誉为“宁夏敦煌”。
从历史角度来看,须弥山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后第一座著名的佛教石窟圣地,也是著名的石门关所在地。石门关是隋、唐前后著名的七关之一,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有着“关中咽喉”之称,是屏蔽中原及长安的门户。
“须弥山”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名山,在佛教经典中被誉为诸山之王、世界中心。那么宁夏的“须弥山”取名源自于何时?从考古研究发现,宁夏“须弥山”是伴随着佛教东传,即与佛教经典的翻译、石窟的开凿、佛本生故事及石窟壁画的出现而产生的,而且敦煌、云冈等石窟的许多佛教造像和绘画都是以须弥山石窟为蓝本、题材进行开凿的。由此可见,须弥山石窟在开凿年代、文化传播影响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地位。
纵观历史文化艺术遗存,我国的石窟造像,曾经历过从泥塑彩绘过度到造像开凿的历程,而须弥山石窟则是处于泥塑与石刻的过度带上的石雕开凿。
借助须弥山陡峭的崖壁、质软的砂石岩、锋利的刀刻、精湛的技艺,以及大量的心血,不仅再现了古丝绸之路上繁忙的盛景、文化的盛况,也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艺术遗产。
p09 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在子孙宫的崖壁上,窟室为方形,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层开龛,多是一佛两菩萨,即佛像较大,居中端坐;菩萨矮小,侍立两旁。纵观这些造像,造法古朴,面形丰满,与云冈、敦煌石窟早期造像有一脉相承之处。
p25 北周石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像之美,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突出地位。与北魏造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中央塔柱小龛已不见,代之以大龛及发鬓低平、面相方圆、两肩宽厚、腹部鼓起的大型造像,给人以厚重敦实之感,集中体现于圆光寺、相国寺区域的石窟造像。
p28 遗憾的是1920 年海原大地震,使这里的石窟经历了一场浩劫,被誉为“须弥之光”的相国寺前室完全被毁,后室幸存被完整保留下来,但遗存的5座高6米的盘腿大坐佛,其造型至精美,气势之雄伟,还是让现场观者无比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