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眼中的北京

古董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是这样。

小时候,家住北京宣武门内,离宣武门外的琉璃厂很近,放学后没事就去玩儿。一是有个姓松的同学家就在那边,到他家去玩儿。他家的院子现在想来就是古董,小,什么都缩一号,非常精致的四合院,院门上有复杂的砖雕。

清代的清教意识浓,皇城内禁娱乐场所,所以南城,也就是出了宣武门,前门、崇文门,才是花花世界。前门大街以东,也就是现在的崇文区,多匠作。宣武区呢,多戏园子、妓院、商店、茶馆、餐馆、各省会馆;秋决刑犯在菜市口,看杀人是民间的一大节日;民间杂艺在天桥,街角站着职业骂街的,收钱之后叫骂谁就骂谁,语词通俗刁钻,也是一派豪气;古董字画古旧书就在琉璃厂,举人士子穷读书的,搜寻故旧。

所以宣武区可称得上是帝京的驰费之地,天子脚下的温柔乡。

温柔乡里却多豪杰志士。琉璃厂以东,是杨梅竹斜街等八大胡同。烟花巷是最时髦的,妓院是最早安电话的,革命志士在窑子里聚议,电话通知同志,饿了电话叫席,危险由电话里传来,比捕快早一步溜掉,所以有蔡锷与小凤仙的佳话。窑姐儿也算得上革命之母吧。

于是大臣和京官常有在南城另建宅院的,方便娱乐。这样的院落,比内城的正经宅院多人气,我的这个同学家,就是这种性质。我心目中的理想环境,是这种小一号儿的,真正为人活得舒适,而不是为身份地位。不过这些俗世样貌,已经是消失的古董了。

我这个同学很喜欢我到他家,一是我们的家庭都属于新中国的“敌人”,两个小孩子在一起甚为相得,没有政治的压力;二是他很喜欢向我展示他父母昨夜在床上的痕迹。双人床上,他像军事地图前的将军,讲解战役,我则像个下等兵。因为我父亲是右派,劳改去了,家中并无战役。

“将军”有一天说,“真想结婚了”,听得我肃然起敬,可不知道他看上了谁,因为我们上的是男校。

三呢,是班上有个姓杨的同学,对山水画狂热,用毛笔蘸水彩颜料在任何纸上画贺天健式的山水,说实在,挺好看的。他家里在乡下,上学穿开裆裤,裤腰一折,用红腰带捆住,常被班上的同学笑话,可是踢球的时候,他守门最好,常常用裆就把球拦住了。我也是穿开裆裤的,和他一党,不过我的裆裤是改良式,系的是松紧带儿,坐着时肚子前会凸出一大块。

我们两个常在一起,倒不是裆的原因,而是我也喜欢画画。我画的很杂,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喜欢怎么画就怎么画。有一次画了一张花木兰给可汉搓澡,被老师没收了,估计是被老师收藏了,因为找家长谈话后没有还给我。

我们两个都不屑参加学校里的美术小组,坐在那里画石膏,画静物,有摆样子给窗外经过的人看的意思。我们是放学后去琉璃厂的小子。

琉璃厂,是我的文化构成里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后来总不喜欢工农兵文艺,与琉璃厂有关。我去琉璃厂的时候,已是公私合营之后的时代,店里的人算是国家干部职工,可是还残存着不少气氛。

安静。青砖漫地,扫得非常干躁。从窗户看得见后院,日斑散缀,花木清疏。冬天,店里的炉子上永远用铁壶热着开水,呼出一种不间断的微弱啸音。

人和气。熟人进店,店员立起来招呼,请坐沏茶,聊,声音不大不小;一般人,随意检阅,刚有疑问,店员已经到了。我们小孩子,店员是不管的,可是要看什么,比如书搁得高了,店员也够下来递给你。觉得好玩儿的东西,店员就自得其乐讲故事。

我的许多见识,就是这样得来的。玉,瓷器,字画儿,印章。一个小孩子,其实对名家的东西并不当真,而是对喜欢的东西着迷,之后渐悟。

店里的习惯,是培养将来的买主,可是新中国的下一代,是不会买古董了(钱就是一个问题,可当时的东西也不贵),他们是革命的接班人,跟着***,砸烂旧世界,终于是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转,一点不假,现在古董又值钱了。什么东西一值钱,就有仿冒品,历来如此。

有一本《金石书画笑史》不妨重印,或什么讲古董的杂志连载一下,一定让看的人心情愉快。

清代古砖值钱,因为值钱,所以官场中送礼讲究送砖。毕沅到江西做官(这官也实在做得是地方),有个知县送十多块砖,派人押来,因为毕沅五十大寿。毕沅当然是欢喜得很,赏了这个押差。押差当然也是欢喜得很,一欢喜就得意,一得意就想奉承。于是表功,说知县怎么怎么不容易,按照旧样仿、烧造、浸色、做旧、养苔。毕沅具体气成什么样,很难想象,因为他素称通博,而且手下有一帮有名的金石考订专家,象宋葆醇、俞肇修、赵魏等等。

不过钱泳的《履园丛话》也记了砖的事情。嘉庆年间谢启昆做浙江布政使的时候,因为整治庭院,挖出八块砖。砖上有“永平”字样,于是谢启昆考定为晋惠帝永平年间的古物。得了古董,谢启昆命名自己的书斋为“八砖书舫”,而且设宴雅集,自己赋诗纪之,和诗的多到数十人。偏偏有个人不识相,说这“永平”两个字是明朝永平府烧造标记,古董于是不那么古了。谢启昆气得大骂:“你们这类嗜古家,就会穿凿附会,一块砖也值得深究吗!”

钱泳记的这件事,好象不是在骂人,因为不识相的人也许说的是实话,只是不识相罢了。谢启昆则是将雅趣看得很透,把话兜底讲出来,倒有真意,谁还能再说什么?

认真说起来,清朝在古董的趣味上是很宽的。这和大清律有关。清朝的清教意识很重,规定八旗子弟不可经商,怕受腐蚀。不经商干什么呢?每月领了饷银,多也不多,物价稳定,吃穿够了,于是只好游手好闲,玩笼鸟,玩鹰,放鸽子,遛狗,斗蛐蛐,收鼻烟壶,听戏。

因为听戏,八旗子弟养成为专业听众。听戏真的是听,不是看,眼睛是闭起来的,而且脸不朝戏台,更专业的是钻到戏台下面听。对这样的专业听众,唱戏的怎么敢唱错?

开玩笑的话,可以说大清朝亡于不许子弟经商。一八四0年前,因为瓷器、丝、桐油的出口,清朝是白银入超国,一仗打下来,贵戚才渐渐明白,洋人是要有贸有易。清朝三百年,如果贸易的意识健全,历史会不会另一种样子呢?

我有时候到宣武区游逛,会想,古时候,这里是商业区呀。可是,它怎么连仿冒古董的样子也没有了呢?

(0)

相关推荐

  • 431-北京市(13)塔下新柳添春色

    慈寿塔的雕塑艺术   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到驻地附近的慈寿塔看看.春暖花开,一片祥和气氛,正是: 塔下新柳添春色 塔上风铃送寒冬 慈寿寺塔位于海淀区玉渊潭乡,昆玉河畔西八里庄.名永安万寿塔,俗称慈寿寺 ...

  • 不爱逛旧书店,不算真的爱书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ID:hardcorereadingclub),作者:刘江索 拐进北京城琉璃厂字画一条街,不消片刻便能寻到位于琉璃厂西街34号旁门的"古籍书店".抬 ...

  • 阿城眼中,那些消失的俗世生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是这样. 小时候,家住北京宣武门内,离宣武门外的琉璃厂很近,放学后没事就去玩儿.一是有个姓松的同学家就在那边,到他家去玩儿.他家的院子现在想来就是古董,小,什么都缩一号,非常 ...

  • 打卡101景 | 一个北漂者眼中的文化北京

    京都居,大不易.一个外地来京的北漂者在北京生活十年,有一些鸡毛碎片的感受,五小长假自娱自乐,梳理写下来以为纪念. 首都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祖国的心脏地带,治安管理最好之城.古老的北京又称" ...

  • 咱们一起聊北京六 崇文门——商贩眼中的“鬼门关”

    崇文门,东距正阳门约3公里.元代时称文明门,又叫哈达门.<日下旧闻考>引<晰津志>说:"哈达大王府在门内,因名之."哈达大王为何许人,已不可考." ...

  • 我眼中的生物信息学-学习指南-北京基因组所小talk

    jimmy 生信技能树联盟创始人 机缘巧合之下在北京基因组所一楼报告厅分享了一下自己的一些简单的学习心得,应该是对大部分听众会有些帮助,下面是图片版PPT分享,欢迎收藏学习,或者文末有网盘下载地址,也 ...

  • 外媒眼中“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成都超越深圳北京成第一,您信吗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成都再一次享誉世界. 10月22日,美国米尔肯研究所发布2019年度"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成都在大城市组别的排名中位列第一,再获"中国最佳表现城市& ...

  • 在老外眼中,如何评价北京和上海?

    我之前在旅行时认识几个老外朋友,问了他们来中国的感受,他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北京上海了,他们喜欢把"上海vs北京"比作"纽约vs旧金山"和"莫斯科vs圣彼 ...

  • 22岁北京姑娘眼中的“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

    22岁的北京姑娘屈佳欣,头顶着"樱桃小丸子"的发型,可爱中透着几分机灵.可能和灵活使用三门语言有关,她的思维很敏捷,回答问题总能比别人快一拍.这位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即将前往俄罗 ...

  • 「图说历史」1927年外国人眼中美丽的北京

    1927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康有为逝世,李大钊被捕,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爆发,这些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来中国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在赫伯特·克莱伦斯·怀特(Herber ...

  • 明代画家眼中的“天地山川”

    导语: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画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超过了宋元两代,更为明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开辟了新道路.无怪乎人们都说,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下面带来100幅明代山水精品及赏析,各位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