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霸占上海老洋房”现实故事:你永远喂不饱一只白眼狼

作者:洞见·涵露微微

恩不可过,过施则不继,不继则怨生。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01

热播剧《安家》以房产中介的视角,呈现了温暖感动,但最多的,却是市井人心的自私。

龚家太表姑奶奶一家,气得观众恨不得殴之而后快。

剧中的龚先生,经营一家数亿资产的家族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不得已变卖祖业老洋房。

这幢老洋房位于城区,又是知名设计师操刀,预估价在1.5亿。

龚先生是三代单传,产权清晰,原则上可以很快出手。

但半路却杀出了一个太表姑奶奶,带着一家人,齐齐整整地住进了老洋房旁边的平房。

目的很明确,要和龚先生分房款。

当初,太表姑奶奶丧夫,携两幼子投奔龚家。

龚家可怜她孤儿寡母,好心收留,并在洋房旁边给他们一家搭建了一间小平房,一住就是40年。

期间,龚家供其两个儿子读书,结婚,工作,买婚房。

后来,太表姑奶奶一家搬走十几年,中间再没联系。

这节骨眼上,太表姑奶奶明要,龚家也没拒绝,顾及过去情分,商量给三百万的搬家费,最后又由龚爷爷亲自出面涨至一千万。

但都被一口否决,他们坚持要五千万。

实际上,房产证只有龚先生家名字,太表姑奶奶一家只是40年没付过房租的远亲。

知恩而不感恩,甚至以怨报德。

这就是真实的人性。

生活里常有这样的事,当你好心帮人的时候,第一次帮他时,他会对你心存感激;第二次,他的感恩心理就会淡化。

到了N次,他就理直气壮认为是你应该做的,是他应得的。

甚至会因为所得不能满足其欲望,对你心存怨恨。

欲望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

就如上面讲述的剧中故事,其实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02

电视剧播出后,名为@灏泽先生的博主证实,剧集并非虚构,而是他们家的真实经历。
早在2018年,灏泽先生便在知乎上曝光过此事。

灏泽先生太爷爷,当年是上海滩有名的望族,与四大家族来往密切,宋氏姐妹为邻,京剧大师梅兰芳也是家中常客,多次在他太奶奶生日宴上献唱。

灏泽先生晒出老洋房的旧照
《安家》的太奶奶原型,也就是灏泽先生家的远亲,当时寡女带三子来投奔,太爷爷念及可怜,无偿为其建房。

房子里面马桶、水龙头、电灯一应俱全,这是解放前,很多上海有钱人家都享受不到的条件。

借住期间,不收分文房租,还供其三子读书结婚。

但许是一家人依仗灏泽家惯了,将这一切都当做是理所当然。

远亲的长子做了灏泽爷爷画廊的助理,偷画。

次子做了灏泽爷爷的司机,偷钱。

2015年前后,灏泽家生意急需现金,需售卖洋房,市场价在2亿出头,并与一温州资本圈好友达成成交意向。

灏泽先生晒出的物业出售委托合同
但就在这时,远亲一家跳出来,要求分走八千万。

他们早就忘了灏泽一家对其几十年的无偿资助,也忘了灏泽每年都会给其一万块的压岁钱。

这件事的结果,并没有电视剧里的大快人心。

灏泽一家最终还是给了他们一笔巨额的搬家费。

钱财来得太容易,远亲一家并未珍惜。

长子投了股票,次子做投资,并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将巨款彻底败光。

一家人再次陷入贫瘠,挤在一个六十平不到的小屋,整日为钱打斗争吵。

灏泽爷爷对此叹息不已,摇头说道:“糟蹋了。”

03

中国有句老话,升米恩,斗米仇。

从前,有两户人家为邻,关系还算不错。其中一家勤劳能干,相对富足。

有一年天灾,田中颗粒无数。穷邻居没有余粮,差点被饿死,是富邻居送了一升米救急。

事后,穷人感激地登门拜谢,并提到自己还在忧愁明年的种子。

富人于是又让其拿了一斗米回去播种。

没想到,穷人将一斗米带回家,家人却怪富人太小气,并到处说富人的坏话。

这话后来传到富人耳中,富人气恼不已,两家人自此不再来往。

试想一下,如果富人没再接济穷人一斗米,也许穷人将永远记得那一升米的救命之恩。

同样的事情,还有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

很多人只知道韩信为一饭之恩,千金酬漂母。

却不知道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面。

韩信在未得到刘邦赏识之前,家贫,饭量大,只得到处蹭饭。

但当时人人都没余粮,蹭饭实属不易。

好在,韩信得到了淮阴郡下乡南昌亭长的赏识,在那过了一段酒足饭饱的日子。

但亭长夫人不满韩信吃得多做得少,最终设计将其逼走。

之后,韩信饿得昏倒在溪边时,是一个浣衣老妇给了韩信一碗饭。

韩信飞黄腾达后,上门致谢老妇人,留下了“一饭千金”的千古美谈。

但对于寄居过数月的亭长家,韩信却是怨恨不已,只给其一百金,并对他说道:

“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一个人饥饿难耐时,一升米足以让他活命,所以他对施恩者感恩戴德。

但是当你十倍给予他帮助时,他的生活现状已经得到改变。

人的心理都是有预期的,得到越多,期望便越大,形成一种畸形的哺养关系。

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被施恩者便会产生怨恨和报复。

所以说,人性最大的恶,是不懂感恩

04

明代大儒陈继儒《小窗幽记》中,有一段非常精辟之语: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

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智,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意思是,对待他人要留一些多余而不竭尽的恩惠,这样才可以维系永远不会满足的人心;

处理事情要保留多余而不会竭尽的智慧,这样才可以预防无法预测的变故。

从施恩者到被道德绑架,只需一次理性的拒绝,避免遭遇索求无度,诋毁报复。

我们要知道,任何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需要自己去创造。

他人的无限给予,只会激发人性中的懒惰和卑劣,暴露出人性之恶。

广东壹号土猪品牌创始人,也就是网传北大卖猪肉的陈生,花两亿在老家建了258套别墅,免费赠送乡亲。

这件引起人民日报关注的好事,后来却因为有村民不断提出诉求,导致别墅分配计划搁浅。

“我儿女结婚了,一套不够,我们家要多分几套。”

“我家虽已搬进城,户口也迁走了,可我从小在这儿长大,我也有资格分一套。”

……

古人云:“恩不可过,过施则不继,不继则怨生。”

简单地说,就是施恩不可过,因为过度的施舍不可持续,一旦中断将会生怨恨。

大千世界,人心犹如深潭。

你永远捂不热蛇,也喂不饱一只白眼狼。

你的善心,要留给值得的人,你的帮助,也要适可而止。

请记住这句话:帮困不帮懒人,救急不救长贫。

(0)

相关推荐

  • 心穷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真正的贫穷,不是家穷,而是父母的心穷. 作者丨罗小白 来源|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前几天在地铁站,看到这样一幕: 一位妈妈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乘地铁,在过闸机之前,妈妈对小男孩说: ...

  • 上海老洋房的故事

    向外看一看 在上海的西南角,徐汇区和卢湾区的交界处,几条幽静的马路边上一幢幢房子红瓦粉墙,尖尖的屋顶,椭圆形的钢窗:透过花园的栅栏,你可以看到大片浓绿的植物,几棵参天大树从栅栏顶上探出头来.到了晚上, ...

  • 探访上海老洋房,聆听久远的故事(8)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繁华的旧上海 造就了众多 ...

  • 探访上海老洋房,聆听久远的故事(7)

    最美古屋 MOST BEAUTIFUL OLD BUILDINGS 人生最好的旅行 莫过于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也是英.法.美.日等列强的纷争之地.他们 ...

  • 探访上海老洋房,聆听久远的故事(4)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繁华的旧上海 造就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洋房 记忆 时间 爱情 亲情 友情 感知 人生 人生 艺术 时代 生活 这些旧洋房有着神秘的出身, 直到 ...

  • 探访上海老洋房,聆听久远的故事(10)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最美古屋 MOST BEAUTIFUL OLD BUILDINGS 人生最好的旅行 莫 ...

  • 探访上海老洋房,聆听久远的故事(3)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繁华的旧上海 造就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洋房 记忆 时间 爱情 亲情 友情 感知 人生 人生 艺术 时代 生活 这些旧洋房有着神秘的出身, 直到 ...

  • 探访上海老洋房,聆听久远的故事(2)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繁华的旧上海 造就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洋房 记忆 时间 爱情 亲情 友情 感知 人生 人生 艺术 时代 生活 这些旧洋房有着神秘的出身, 直到 ...

  • 探访上海老洋房,聆听久远的故事(1)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繁华的旧上海 造就了众多 ...

  • 听听这些上海老建筑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些老建筑的故事! 老电影咖啡馆 在文艺气息扑面而来的多伦路上有这样一幢西式小洋楼.它坐西朝东,砖混结构,是典型的外廊式建筑.1999年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筹建期间改建为老电影咖啡馆,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