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先进篇(十七)
01
原 文
先进第十一
11.17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02
释 解
高柴朴素诚实,愚直憨厚,显现出了其“从先进”的知不足而厚有余的仁德之境界;曾参诚朴敏求,鲁钝笃实,显现出了其“从先进”的勤恒迟缓而达事的仁性之自然;子张豁达才高,辟善威武,显现出了其“从先进”的弘道激情而偏颇的武义之精神;子路果敢刚毅,忠义率直,显现出了其“从先进”的直行守道而粗率的勇猛之胆识。
03
释 字
鲁
《说文》:鲁:钝词也。从𦣹,鲝省声。《论语》曰:“参也鲁。”郎古切。
《释名》:鲁,鲁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
汉字“鲁”甲骨文作从口从鱼,表示池水(“口”为水坑之象)渐少,露出鱼身,会盐卤之义。徐协贞认为:“古鲁字,《说文》'钝词也’为后起义。原为卤之初文,《广韵》'盐泽也’。天生曰卤,人造曰盐。盐为后起字。……曰人民鲁钝故曰鲁,其说大谬。”戴家祥认为:“鲁之本义当为祭名,……鲁字从鱼,臚字从肉,与祭字'从手持肉’同一义也。”本义为盐卤,又指鱼味的醇厚嘉美,引申表示为嘉美;由卤水浓缩的缓慢,引申表示迟钝。又引申表示粗野、莽撞。
辟
《说文》:辟:法也。从卪从辛,节制其辠也;从口,用法者也。凡辟之属皆从辟。必益切。
《玉篇》:辟:婢亦切,法也,理也,歷也。又𤰞益切,君也。
《释名》:辟:震,占也,所击辄破若攻占也。又曰辟历。辟,析也,所历皆破析也。
汉字“辟”甲骨文从卪(跪坐的人)从辛(刑刀),即从人从辛,会人有辛则加以法之意。高田忠周认为:“《说文》:'辟:法也。从卪从辛,节制其辠也;从口,用法者也。’此说有误。今审法训字元作□(左尸右辛),从卪从辛会意,卪部即节制罪人也。法也者,今所谓刑法治罪法也。转为凡法度义。又为有法度之称,又用法之人亦曰辟。《尔雅》'辟,君也’是也。”(《古籀篇二十五》)本义指法、法度,引申指掌管法度之人,指君主、首领,又引申指治、治理。本章“辟”为“所历皆破析”之意,指子张的行道的雷厉风行,所历皆敛以忠信,显出威严之貌。
喭
《正字通》:喭:倪殿切,音彦,刚猛也,粗俗也。《论语》“由也喭”,或作𠷗,旧注又与谚同,又与唁同。
汉字“喭”从口从彦。彦,金文从文从弓,“弓”表刚猛之义,“文”表以武力留痕(纹)之义,含有表现、显现之义。喭本义是未经文明熏陶粗陋的刚猛,含高大、粗陋、性直、鲁莽、表现之义。
04
素 说
前一章通过冉求为“季氏聚敛附益”历史事实的叙说,从老师的“非我徒(之过)也”的坦言中,表达了对冉求的理解、支持和肯定,从而期盼冉求能从“从先进”的视角把握礼乐“化仁”的功效,期盼门人弟子们能齐心合力,对冉求的“力不足”进行鸣鼓助力相攻而遏制季氏。本章通过子羔、曾参、子张、子路四大弟子在礼乐文明的实践中所把握到的仁道文明精神,通过其外在的愚、鲁、辟、喭质朴粗野的表现中,让人们从礼乐之源头处体悟君子“从野人”之先进。
高柴朴素诚实,愚直憨厚,显现出了其“从先进”的知不足而厚有余的仁德之境界;曾参诚朴敏求,鲁钝笃实,显现出了其“从先进”的勤恒迟缓而达事的仁性之自然;子张豁达才高,辟善威武,显现出了其“从先进”的弘道激情而偏颇的武义之精神;子路果敢刚毅,忠义率直,显现出了其“从先进”的直行守道而粗率的勇猛之胆识。
本章需要注意“愚、鲁、辟、喭”是对弟子修行获得的德行的肯定,并不是告诫弟子在修行中需要克服的自身性格缺陷。“愚、鲁、辟、喭”是指的天生的素质和性格,不是指后天的习性,本章通过“从野人”的“先进于礼乐”所彰显的原初的没有经过后天“巧言令色”伪装的天性,让人们把握礼乐文明中的天道本性,期望在礼崩乐坏之时,人们能够从弟子的“愚”中体察后天的“好仁”之过,从而回归先天之仁;从弟子的“鲁”中体察后天的“文胜”之过,从而回归文质彬彬之自然;从弟子的“辟”中体察后天的“饰过”之差,从而回归先天的武之威的精神;从弟子的“喭”中体察后天的“怯过”之差,从而回归先天的勇之猛的胆识。因此本章所说的四子“愚、鲁、辟、喭”之才,一经时雨之化而行之于天下,则礼崩乐坏之世必能得以纠正,礼乐文明之盛世必重回于世间。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