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巴彦荷花红
雪国与荷花似乎是两个毫不相关的词。
我的故乡,黑龙江巴彦是雪的世界,有雪国、林海、冰城等声名远播的地名别号,有大森林、大老虎、大黑瞎子、大烟泡、大松树、大老爷们儿、大老娘们儿、大豆包子等刚猛、彪悍的生灵造化。我印象中的荷花则是遥远的南国世界的一道粉红色的小夜曲,即使是《白洋淀》、《荷塘月色》,也离我十万八千里,荷花是那片水天相连、婀娜多姿、袅袅婷婷的世界里美丽的少女。
在他乡做游子的日子里,我曾借机“顺便”观赏过这种被先贤们描绘成“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的花中君子。也曾深深地被其花之色美所陶醉,实之味美所痴迷,生之神美所折服。但我却从没做过我冰天雪地的家乡有朝一日长出荷花的美梦!
前些年休假回家,闲暇之余,亲友们拉我去看荷花,令我很诧异。亲戚告诉我,其实我的家乡原本是有荷花的,只是最初生长在松花江边的皇后村的野泡子里,吃不饱肚子的人们没有闲心来认识他,欣赏他,后来那个不敢顾及、没有闲心顾及花了草了的年代里,人们对它视而不见罢了。只有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才识得它的美和美的价值,并且成功地将他引种到了县里的小西湖。
小西湖位于县城西门外,这里原来是县郊区的一个水泡子,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了公园,公园以湖为中心,新的城区规划以公园为中心,事实上也是以湖为中心,环湖发展,两翼齐飞,老城厚重的历史底蕴,新城勃勃的生机活力,构成了巴彦腾飞的两翼。
我造访小西湖是七月十五日,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岸上绿柳成荫,湖中绿叶接天,万千荷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灿若云霞。湖上荷间,紫燕穿梭,大大的荷叶间,对对鸳鸯、野鸭嬉戏,条条锦鲤唇接碧荷,只只蜻蜓或舞于花间,或小憩于菡萏、莲蓬之上。俊男荡桨泛舟,倩女玉手抚花轻歌。置身其间,阵阵清香扑面而来,真是沁人心脾美不胜收,仿佛一下子进入了瑶池仙境。
相传,巴彦的莲花是昭肃皇后亲手种下的。那年,聪慧过人,贤淑之名远播的她,被大金景帝选为皇后,皇家迎亲的车队进了村,她和母亲想到宫门深似海,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见面,母女抱头痛哭,眼泪化作了村前的皇后湖,皇后取下自己的金钗抛入湖中,金钗瞬间化作一朵莲花。她对母亲说:我走了,就让这莲花陪伴您吧,想我了就看一看……
关于荷花还有一更加凄美的爱情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一年夏天,南方一位美丽的荷花仙子,与河中的小白龙相爱了,而玉帝非要把她嫁给自己的儿子。仙女和白龙为了爱情逃婚来到了北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的行踪被上帝知道了,就在上帝派天兵天将来捉拿他们之时,美丽的仙子含恨自尽化作了一棵莲子,莲子落在了小西湖中,长出了美丽的莲花。为了与自己的心爱之人永远相依相伴,小白龙化作了湖中的清泉,用自己的心血滋养自己的爱人美丽绽放……
难怪我故乡的荷花开得如此绚丽多姿,令人流连忘返。
从此,巴彦荷花便成了我向别人介绍家乡的主打节目。有一个访友曾写了一篇歌咏杭州西湖的诗,借以炫耀他的家乡。我当即回他一首:不羡西湖瘦,我有西湖莲。叶掩一湖碧,花映满湖霞。
他听了,呆那里不会了:真的?
我得意洋洋地吹着口哨走开了!
荷花,端庄典雅,艳丽脱俗,用它的美,它的香,把我的家乡点缀得更加美好!令我骄傲、令我自豪!
王玉波,笔名:凌波。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1965年出生,1985年开始创作,著有长篇小说《出手》(中国青年出版社),长篇小说《平荒轶事》(哈尔滨纪检监察杂志连载)、长篇小说《官丐》(今古传奇网)。中篇小说《“上将”之死》、《官丐》、《敢与少帅比枪法的人》、《小泥鳅点破大血案》、《女汉子养猪》、《铁血老五团》等发表在《章回小说》,另有中篇小说及杂文、散文近百篇发表于省市报刊杂志。中篇小说《“上将”之死》荣获哈尔滨市第九届天鹅文艺大奖文学类三等奖。长篇小说《出手》荣获哈尔滨市第十届天鹅文艺大奖文学类三等奖。小说《巴彦抗日的枪声》在黑龙江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奖。散文《妈妈的热炕头》在全省第三届“和谐家庭建设”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