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行初次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本文告诉你详细答案!

长久以来,下肢力线一直被视作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生命线”,术中力线位置放置的准确与否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甚至假体的寿命。

然而,传统手术中这一“生命线”的确定通过一个简单的导向杆定位完成,非常依赖于术者的经验判断及患者的解剖特征,术后力线的可重复性欠佳,尤其在面临关节外畸形等复杂患者时精确性更难以保障。

计算机导航技术的出现为这一困境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本次课程,好医术荣幸邀请到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简称 HSS)的 Russell Windsor 教授带来《复杂全膝人工关节置换:初次到翻修实战研修班》系列课程的第一讲《我是如何实行初次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线上直播讲解,教授将从实战病例出发,将40多年经验倾囊相授,经典实战干货不容错过!

课程详情

课程讲师及翻译嘉宾

讲师:
Russell Windsor,MD  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

翻译嘉宾:

王炜 北京协和医院

课程详情及报名通道

课程主题:我是如何实行初次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

课程内容:

1.探讨使用股骨髓内定位(IM)股骨髓外定位(EM)标准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2.介绍手术机器人导航技术

课程时间:2021年5月17日19:00-20:30

课程地点:好医术直播间·线上直播

课程入口: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报名

注:好医术骨科大师课会员、关节会员免费参与学习。

部分内容速览
授课讲师简介
Russell Windsor,MD  
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

Russell E. Windsor是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的一名骨科主诊医生,擅长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以及膝关节软骨和韧带损伤。他在翻修手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做过数千次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术以及膝关节韧带重建。他还做膝关节镜手术。他是性别特异性膝关节置换和韧带重建方面的专家,尤其对运动员和年轻活跃的关节炎患者的全膝关节置换感兴趣。他的研究集中在单侧(部分)膝关节和全膝关节微创手术。他还将最新的机器人导航技术应用到他的全关节置换手术中。对于患有晚期关节炎的年轻患者,他积极采用新的植体系统,其中包括最新的无水泥固定技术,使需要更长的植体寿命的年轻患者的植体存活时间更长。

Dr. Windsor在乔治敦大学、托马斯·杰斐逊大学和康奈尔大学接受医学教育。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了他的骨科训练,并在HSS在约翰·英斯科尔医学博士的指导下进行了膝关节重建手术的研究,他是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最初开发者之一。Dr. Windsor在300多场国内和国际研讨会上发表过他的作品并担任教员,撰写过超过75篇原创出版物,在45本教科书中撰写了关于重建外科的章节。他和黛安·索耶一起上了《早安美国》和NBC《今日秀》节目,在节目中他讨论了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Dr. Windsor从1990年到2006年担任HSS膝关节服务主任,2005年担任美国膝关节协会主席。他是各种全膝关节置换术设计的积极设计顾问,在Zimmer-Biomet的单髁置换(ZUK)和旋转铰链膝关节置换术(RHK)的设计方面拥有大约15项美国和国际专利。

翻译嘉宾简介

王炜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王炜,北京协和医院援疆专家,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现挂职兵团医院骨科。曾任日本佐贺大学助理教授。韩国WLC医院及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访问学者。

擅长各种关节疾病诊疗,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颈骨折等疾病的手术治疗,特别在膝、髋关节初次置换和翻修手术、骨科机器人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持和参与多项临床药物和器械试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及临床科研项目。多项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科研项目负责人。《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特邀编委、《中华关节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血液管理学组秘书。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骨科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关节疾病防治分会委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