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共鸣训练方法,太全了~
内容较长建议收藏后观看
歌唱的共鸣器官有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而根据声音特色和声区划分,分别有头腔共鸣,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歌唱发声时,我们的声音通过我们体内的各个共鸣腔体,引起共振,这就是共鸣。想要取得较好的歌唱共鸣,首先要注意发音器官各部分的协调配合,遵循渐进的原则,从中间往两头发展,即从口腔到头腔和胸腔,不能急于求成。下面是歌唱各种共鸣的方法。
一、各共鸣腔共鸣方法、要求和特点
1、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第一个共鸣区域,它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基础。发声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腭自然放下稍后拉,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样,声带发出的声波就随着气息的推送离开咽喉流畅向前,在口腔的前上方即硬腭前部集中反射而引起振动,这个硬腭前部我们也叫硬口盖,这种口腔共鸣效果明亮,靠前,集中,易于和头腔取得联系,且可减少咽喉的负担,起保护声带的作用。口腔共鸣要有声音的“点”和“心”(即共鸣焦点),首先必须使口腔中的各有关部分唇、齿、牙、舌以及相适应的咽、喉自然地松开,会厌轻轻抬起,以使咽、喉、腔通畅,口腔壁、咽腔壁的肌肉积极坚硬,这样才会获得良好的共鸣效果。
2、头腔共鸣
我们常常把头腔共鸣称之为头声。头腔共鸣是我们声音中最具有魅力色彩的成份。它使声音明亮、光彩、辉煌、穿透力强,尤其是男高音、女高音声部,头腔共鸣几乎决定了声音的质量。头腔共鸣是由于声音的频率引起了头部上前方的蝶窦空间的震动而产生的。蝶窦位于鼻孔上,是比较小的结构空间,获得头腔共鸣必须先具有鼻腔共鸣、口腔共鸣,否则头腔共鸣是难以掌握的。具体方法是:把口腔内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稍后移,下腭放下,软腭和小舌头尽量上提,使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宽些,声波便沿着上腭骨而传到鼻咽腔、鼻腔和蝶窦等,引起振动,这种共鸣效果清脆,丰富,富有光彩。当然要取得良好的头腔共鸣是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呼吸点、发声点和共鸣位置点这三者协调运动的基础之上的。
3、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常常在比较低的声部运用比较多,也常常在各个声部的低声区运用较多。实际上在我们每个声部的所有声区,都需要有胸腔共鸣的成分,只是比例多少的问题。获得胸腔共鸣的具体办法是:发声时,咽喉部呈法打哈欠状态,下腭自然下垂,把声波的反射点从硬腭移向下齿背上,使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并继续继续传送到胸农会引起共鸣。胸腔共鸣的练习一定要注意松弛,千万不要过分地追求胸腔共鸣而去压迫喉头,把浓重的喉音误认为是胸腔共鸣。
二、共鸣混合运用
每首歌曲几乎都有高音、中音和低音,演唱是在瞬间的连接变化。因此,对三个部分共鸣腔进行灵活、合理的调节,不仅是发声的需要,而且是高、中、低音音色的统一、变化的需要。科学地把三部分共鸣腔体的共鸣有机地、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使唱出的每一个声音都具有整体共鸣的效果,并具有丰富的变化。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歌唱的艺术魅力。
共鸣控的混合运用,要在注重声音高位置的前提下以口咽腔为主要环节。因为口咽腔是头腔、胸腔的混声区,歌唱发出的高、中、低音都要在此腔体中混合调节,以求符合歌唱的要求。同时,口咽腔中的唇、舌、齿、喉、下鹏都是咬字器官,歌唱语言是否清楚、情感表达是否准确,全靠口腔在迅速、敏捷、灵活地作出各种不同的调节。所以,在学习和训练中,必须把好这个重点环节,为歌唱水平的提高打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初学声乐者对共鸣腔运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现从六个方面叙述如下:
1、共鸣与音高
歌唱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基音的高低,但是,基音无论高或低,都是微弱的几乎听不到的声音,它必须通过共鸣腔的共振来扩大。在通常情况下,高音容易引起头腔共鸣,中音容易引起口咽腔共鸣,低音容易引起胸腔共鸣。这种现象是人的生理结构和声音特性所决定的。(1)头腔是以骨组织为主的、固定不变的共鸣腔体,位置高而体积小。高音是一种具有传播位置高、传播中容易衰减、声波密度高等特性的声音,这种声音适合在较小的范围内、较高位置上传播,在较硬的物体上容易引起共振。(2)胸腔是以软组织为主的可变共鸣腔体,位置低、体积较大。低音是一种具有传播位置低、传播中不易衰减,声波密度低等特性的声音。这种声音适合在较大范围内、较低位置上传播,在较软的物体上仍能引起共振。(3)口咽腔是以软硬组织为主的可变共鸣腔体,位置和体积适中,适合中音声波的共振。因此,声音的高低共鸣起着直接作用。
2、共鸣与声区
歌唱共鸣是一种多频率声音复合、扩大的运动,声区是共鸣产生的范围、区域。根据歌唱声音形成的性质和特点划分,头腔为高声区、口咽腔为中声区、胸腔为低声区。歌唱的声学原理告诉我们,声带在发出基音的同时,又产生基音以外的、多重频率的泛音。如:当发出高音时,同时产生高于高音频率数倍的多种泛音,高音和泛音在高声区引起的共振较大,部分泛音同时也在中声区和低声区共振,形成以高音为主的、多重频率的复合音调;当发出中音时,同时产生高于中音频率数倍的多种泛音,中音和泛音在中声区共振较大,部分泛音同时也在高声区和低声区共振,形成以中音为主的、多重频率的复合音调;当发出低音时,同时产生高于低音频率数倍的多种泛音,低音和泛音在低声区共振较大,部分泛音同时也在高声区和中声区共振,形成以低音为主的、多重频率的复合音调。简单地讲,以高声区为主的共鸣应有中声区和低声区共鸣成份的参与、以低声区为主的共鸣应有高声区和中声区共鸣成份的参与,这种现象叫做协和共鸣。协和共鸣中各声区共鸣成份比例及强度的变化决定音色变化。美声唱法要求声区统一,实质上与整体共鸣有区别。整体共鸣是高、中、低三部分共鸣腔同时产生的共鸣,是追求整体音响效果。声区统一是指在整体共鸣的前提下,使高、中、低各声区的音色一致。
3、共鸣与音色
歌唱音色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决定的。从人的生理上讲:男女性别的不同,发声共鸣器官不同,就有男、女音色之分。男与男、女与女之间的发声共鸣器官也不相同,形成的音色就有区别。从人自身各共鸣腔的共鸣效果来讲,头腔、口咽腔、胸腔三部分共鸣各有不同。无论男声或女声,头腔共鸣偏重于明亮、高亢的音色效果,胸腔共鸣偏重于深厚、稳沉的音色效果。音色是表现歌曲思想情感的主要技巧之一,要随着歌曲思想情感的变化而变化。音色的变化是通过调节、控制各共鸣腔的共鸣比例和强度来实现的。如:表现明朗、欢快、高亢、激昂情绪时,侧重运用头腔共鸣;在表现暗淡、忧伤、悲痛情绪时,侧重运用胸腔共鸣。总之,音色的变化就是共鸣运用上的变化。
4、共鸣与音量
音量的强弱变化是歌唱的表现手法之一。音量强与弱由声带的振幅和共鸣腔范围大小所决定。歌唱时,强气流作用声带,使声带产生较大振幅,通过相关共鸣腔引起较大共振,发出较强的音量。相反,气流减弱,对声音的控制力加强,使声带产生的振幅变小,通过相关共鸣腔引起较小共振,发出较弱的音量。声音强弱变化与声音高低变化有本质区别。声音高低变化是音调的变化,声音强弱变化是音量的变化。无论是高音、中音或低音,在表现手法上都有强和弱的对比。在演唱一首歌曲时,不能单纯追求声音的响度(强度),也不能单纯运用弱音,要按照歌曲中标明的强弱符号演唱,该强时就强、该弱时就弱。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5、共鸣与唱法
共鸣腔的运用与唱法有密切联系。(1)美声唱法强调头腔、口咽腔、胸腔三部分共鸣腔的整体共鸣,并在整体共鸣的前提下,按照所划分的声部和声音类型发挥各共鸣腔共鸣的特色。如:男、女高音声部侧重发挥头腔共鸣嘹亮、辉煌的特色,男、女中低音声部侧重发挥胸腔共鸣深沉、厚实的特色。(2)中国民族唱法没有声部划分,音调大多高亢、明亮,在运用口咽腔共鸣的同时侧重面罩共鸣,要求发声位置提高到头腔前部,力点比美声唱法更靠前。(3)通俗唱法即没有声部划分,也不要求音色统一,唱腔以中音为主。因此,大多数运用口咽腔共鸣,有时在口咽腔共鸣的同时也辅之以头腔和胸腔共鸣。
6、共鸣与气息
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没有气息支持就没有歌唱声音。音色明暗变化依靠各共鸣腔成份、强度比例的调节,各共鸣腔共鸣成份、强度比例的调节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依靠气息的支持。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要求气声一致,就是气息要随着音高、音量、音色的变化而变化,气与声融为一体,达到自然、灵活、流畅的境界。
三、发声共鸣训练注意事项
1、纠正不良鼻音
唱高音不能过分夸张鼻音,不要将声音都落到鼻腔里哼。注意以头腔共鸣为主,配以其它腔体共鸣的整体效果。
2、防止声音下压
唱低音时防止声音下压,不能将声窝在喉咙里吼,咽腔要充分打开,让声音自然放出。
3、统一发声位置
高、中、低音发元音的着力点位置要高,尽量统一到三个声区的集中点鼻腔底部,这样才能使三个声区的发声共鸣得到衔接和灵活调整。
4、合理使用器官
训练时,各发声器官要松紧适度,不能过分紧张。过分紧张容易疲劳,过分松驰不能积极运动。
5、发声呼吸结合
发声训练要与呼吸用气训练相结合,以免练好了发声,却养成了不良的呼吸习惯,难以纠正。
6、练好中低声音
发声训练应首先练好中低音。因为中低音是高音的基础,练习中低音能提高声带、喉肌的弹性和韧性。等中低音打下良好基础后,再练高音就不会使声带和喉肌拉伤。如果先练高音,在声带、喉肌的弹性和韧性差的情况下,易拉伤声带和喉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