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子巷的由来
20世纪初法国人修筑滇越铁路,在塘子巷与铁道交叉处立有一节钢轨,头部削成坡面直指苍穹,尾部深埋地下,周围用“红毛泥”(水泥)浇灌台座。立柱上刻一横线,铭记“At 1896”,这是用海防海拔体系测得的高度。
曾有民谣唱到:北京到云南,隔着万里路。一日升一丈,云南在天上。
这节钢轨破天荒准确地量出了昆明的“身高”。同时,它还成为滇黔藏等省区测绘地图、工程设计的海拔基准点。
20世纪初,法国人修铁路时,征地取土填高车站站坪,挖出七个大坑,潴留盘龙江、明通河渗透过来的水及雨水,故老百姓称它为“洋人塘”。
“巷”的形成,是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以后,铁路即将修抵昆明,云贵总督兼巡抚丁振铎于“请开商埠奏折”中云:滇越铁路,转瞬畅行,省会要区,商货尤为辐辏,自不得不开设商埠,以保主权。
滇越铁路通车后,川、粤、闽等省商贾闻风而来,外国人也接踵而至,有的开中菜馆,有的经营“番菜”(西餐),有的办银号、洋行,还有咖啡厅、酒肆、茶铺、舞厅等五花八门的行业也陆续出现在周边。
没几年塘子巷就绿树婆娑,碧波荡漾,声色香味俱全。
其声指的是这里的市声汇集南腔北调,有的操吴侬软语,有的持北方口音,有安南(越南)人说着不流利的汉语,有人赶时髦,一口土话里夹杂着“洋泾浜”式的英语法语,也流行云南各地的方言。叫卖声抑扬顿挫,节奏感很强,带唱腔的吆喝用各种戏曲民歌做引子,也很悦耳。
其色指的是红男绿女在园中漫步、打拳、垂钓、捞螺蛳。过往的行人中民族繁多,服饰艳丽。
其香味说的是每当各趟票车(旅客列车)、零担车(客货混合列车)到站,塘子巷顿时一片熙熙攘攘。小火车运来了呈贡桃梨、婆兮(盘溪)鲜蔬、河口香蕉、腊哈地菠萝、开远甜藠头、建水山药、石屏豆腐,还有山谷里摘来的野茶花、宜良万家花园的缅桂……一路扁担波动,满巷流泻芳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