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几个小技巧学习业务制度

之前在《如何学习新业务,这是我听过最好的方式》一文里介绍了怎样自学一项新的业务,提到有几种渠道可以尝试:读专业书籍、通过网络学习以及向身边的人请教。

在自学的过程中,除了自身有一定的自律性,还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否则很可能像无头苍蝇,这里飞飞,那里瞄瞄。到头来,除了熟悉你自身的那团业务,其他还是模拟两可,半桶水。

以银行业为例。最开始就要有一个总体的学习脉络和方向,在一张纸上或者是思维导图软件里搭起银行业的学习框架,然后从每个分叉点扩展学习。

我在前面的文章里分享过一个简单粗略的框架,后续会阶段性地分享给你们。因为,我也在不断扩展它。

在那篇文章里,还分享了一种非常易得的自学方式,就是研读监管政策。这种方法在金融行业特别管用。因为,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围绕监管政策开展业务。

学习监管政策,并不是你在网络上找到它,然后看一遍。那不是研读

下面分享我在研读监管政策过程中使用的一些小技巧。

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管理办法》为例。

首先,找到监管原文。

可以通过监管机构的官方网站找到制度。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管理办法》是规范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它的发文机构必定涉及银行的监管机构银保监会。因此可以从银保监会的官方网站查询。

还有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百度。

找到以后,下载或者复制粘贴到文档里。

1.调整文档格式

复制粘贴后对原文进行排版。千万别觉得排版浪费时间,“结硬寨,打呆仗”,把格式排版好了,每一次打开文档都赏心悦目,更有利于静下来好好研读。

因为每一次学习,其实都有环境的助攻。

排版不需要五花八门,整洁清晰即可。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看得舒服就行。

我的日常格式如图。

《办法》名称使用三号黑体加粗,标题“第一章”四号黑体加粗,正文四号仿宋字体。

我会特意把“第一条”黑体加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每一条的位置。

该办法总共有81条,用格式刷把“第*条”刷黑。再统一格式刷的同时,也粗略地过目了一遍办法的内容和框架。

从个人的角度,我是偏爱《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管理办法》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看下《办法》第八十条内容:

“第八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5年第2号)、《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5〕63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157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241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8〕47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报告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72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9〕65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9〕113号)、《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1年第5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1〕91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4〕35号)同时废止。本办法实施前出台的有关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如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看到了吗?在这个《办法》正式出台前,银行理财业务要围绕好多好多个监管制度开展工作。这是金融从业人员普遍头疼的问题。想把一个业务做合规,总要查看好多个制度。

这下好了,以前的理财业务制度全部废止,全部以该《办法》为准。这意味着理财从业人员判断这种业务模式合不合规,只需要把这个《办法》搬出来核对即可。

所以常常有人问我,该怎么学习银行的理财业务。很简单,就学习这个制度。

2.调出文档结构图

调整格式的时候,粗略看完了全文。下一步就是搭起制度的框架。

利用文档的标题样式功能,将每个章节进行标题化。

我的习惯是“第一章 总则”设置为标题1,把章节里面的“第一节”设置为标题2.设置好了以后,点击菜单栏上的“视图”——“导航窗格”,可以在左边看到《办法》的结构图。

除了在大脑里搭建起框架外,是不是还很方便?

想了解理财产品的分类,直接点击“第二章 分类管理”;想看看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可以点击“第三节 投资运作管理”。

不需要从头划到尾。

3.使用批注功能

研读一个制度,常常要看上好几遍。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注重点,学会利用批注把每一次的思考记录下来。

每一次看到以前的思考,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或者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每一个批注都会记录你的标注时间。虽然“时间”的意义不大,但是打开,看见你以前记录的批注,感觉是不是很棒呢?

4.利用制度的征求意见稿

很多时候,监管正式发文前,会向社会发布一个征求意见稿,征求各方意见。

每当征求意见稿出来时沸沸扬扬,正式发文后,它的地位便一落千丈。

但我常常,在正式发文出来后,还会利用征求意见稿的“剩余价值”。

仔细看过征求意见稿的小伙伴,一定发现,它和正式发文不同之处在于,征求意见稿在每一条规定前都用一个词归纳本条的内容和目的。

看,这样是不是非常有利于你定义每一条的内容。

当然征求意见稿和正式发文或多或少有些不同之处,区别那些地方,自己定义就好了。

看过我所有文章的小伙伴,可能发现我在某一些地方挺罗嗦的。因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呀。

像本文里给大家提到了一些调整文档格式、使用批注等等这些小方法,看似很小,可有可无,但世界上很多事情本身就有着“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效果。

真希望大家能够尝试它们,亲身试法。

好了,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管理办法》,两者是什么关系?

如果你回答上了,可以说你已经超过了一半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