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内劲的“节节贯穿”,才能练好内家拳。

大国崛起 民风尚武  炼拳纪与修行手札

只有肘定位、肩松开、手领劲,才能让劲力由腰向手指节节贯穿。打太极拳一定要膝定位、胯放松、脚领劲,这样才能让劲力由腰向下肢节节贯穿。

太极拳“节节贯穿”之体会

太极拳行拳盘架,大家都想追求一个美好的态势,如行云流水、气贯长虹,如长江大海、奔腾不息。实现这一目标,其关键在一个“内”字,就是要“内劲不断”,且“节节贯穿”;只有内劲的“节节贯穿”,才能练好内家拳。
要做到节节贯穿,先要节节分家(或者说节节分开)。如一串美丽的宝石,你先得粒粒分开、加工精选,再有序排列、粒粒贯穿,才能成为美丽的饰品。那就是说,要达到节节贯穿,先要懂得节节分开,做好每一节功夫,节节分开就是把人体的每个运动关节松开来。太极拳的松,不但要松开关节韧带、副韧带,还要松开肌肉。太极拳十论中“沉肩垂肘、合胸拔背、松腰松胯”,强调的就是一个“松”字,松之目的是拉长韧带,加强韧带、副韧带连带肌肉的弹性。弹性好,攻击力就强,韧带长,灵活度就好(转动半径大),也就加大了引化功能。攻击和引化的广度、深度比别人好,才有可能小力胜大力,这就是太极拳的攻防特征。吴式太极拳名家战波有句顺口话:“只要松得开,就能化得快,只要拿得住,就能发得出”。
太极拳本质是阴阳相济,只讲松没有紧不现实不科学,也不可能达到节节贯穿。“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其中”这是先贤们对太极拳内劲要求的共识。前两句是条件,后两句是结果,充分体现松与紧的对立统一关系。“紧”是个劲力的导向问题,就是要让内劲往哪里去。一般都希望:在打拳时充溢全身,在技击时贯满力点。对此,张志俊老师有个创新理论:“中间定位,两头卷屈,梢节领劲”。打拳练劲就是要先把意气导向梢节,只有梢节领劲,才能节节贯穿,只有节节贯穿,才能体现“意气君来骨肉臣”。许多先贤都说明过梢节领劲之理论。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长兴在《十大要论》中说过:“要从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之而已。”也有老师说:“太极之意劲,举手动脚不在腰身使主,应中气贯穿于手足指头,有如木偶,绳子在两头拉动一般”。记得孙式太极拳开山祖师孙禄堂对其徒弟强调过:打拳手领劲、腰催劲,这个程序不能变。还有前辈说:“心与身不可使气,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下则以足领膝,以膝领大股;其要处全在以手足指头领住运用”这些都是强调梢节领劲。当然,梢节领劲时“心与身不可使气”,就是强调用意不可太重,“重则气滞”,拳家共识是“有意无意是真意”。
关于“中间定位,两头卷屈”。“中间定位”是张志俊大师理论核心之一,是人体力学的科学应用。上肢是“肘定位”。因为肘关节只有一个角度的弯曲功能,所以小臂随手而动,肘关节随小臂只能变化角度,不能跟着手而晃动,不要抬肘,这就是定肘。肩关节是可以四面转动,但不要多动大臂,大臂动作要与手相配合。要控制大臂与肩夹角,保持腋下空间,才能使肩关节松活。肩关节不松活,气血流通不畅,就不能达到节节贯穿。“气遍周身不能滞,气息疏导不能堵”,这是太极拳基本规则。这是上肢运动的规矩,做到了才能在劲力上节节贯穿,并收到事半功倍效果。现在打太极拳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以肩关节为圆心,整个大臂为半径一起动,这种情况占大多数,现在的竞赛套路,基本上都是这样练,为了表演的美观大方。二是以肘关节为圆心,小臂为半径旋转,这在学练者中占少数,这却是太极拳作为武术之本质,才有技击功能的正常发挥。以肘关节为圆心的运动很多,如打乒乓球的扣杀,篮球的投球,排球的扣、拦等基本都是。所以肘定位才能准、灵活、有速度。只有肘定位、肩松开、手领劲,才能让劲力由腰向手指节节贯穿。
下肢是“膝定位”。膝定位,胯放松,脚抓地(涌泉穴空灵),先要“圆裆松胯”,再要“吊裆扣膝”,这才能梢节领劲。下肢脚跟脚尖的韧带最有劲,但最难拉长,所以不灵活。下肢的膝与上肢的肘一样,只有一个弯曲功能,所以要膝定位,就是不乱动膝关节,多动膝,人就飘,是膝盖病痛的根本原因,也是所有武术之大忌。膝与胯相联系,胯(髋关节)松则活,韧带练长了可四面转动。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髓关节松活,膝关节稳定,踝关节灵活,要推动他就难了。有人说,功夫好的人,摆好一个单鞭式,大力士也推不倒,关键就是膝稳定。胯是太极拳专用名词,一般理解是指髓关节的根部之骨缝地方。左右两胯之间称为裆,裆不是一个点,是个区域,太极拳要求圆裆,圆裆就是让两大腿有个合理角度。裆不能夹住(夹角小于90度),夹住了是尖裆之病;也不要接近或大于180度,这是扁裆之病;还有荡裆、散裆、架裆之病,这是松胯的关键。打太极拳一定要膝定位、胯放松、脚领劲,这样才能让劲力由腰向下肢节节贯穿。
身体是腰定位,肩胯两头松活。上肢松肩和下肢松胯,才能让梢节气力通过肩胯整集于腰部,然后通过背脊骨再传递于手脚力点上。所以先贤们在拳论中再三强调:“腰为轴,腰是主宰”。腰与手脚是轴与轮子的关系,轴与轮子是同转同周,但轴的圈很小,所以腰不能大动。腰把内力分配于胯与肩、膝与肘、脚与手。梢节领劲方向明确,速度敏捷,没有梢节领劲就没有速度。拳击者,最快一秒钟打六拳,我们太极能几拳,那么太极拳怎么办,梢节领劲化得快,腰部催力力量大。腰部是中转站,承上启下,左右连接,手发力需脚蹬地,再传至腰部,腰力大者传到手上的力也大。梢节与腰部之关系,正如一张弓,“两头卷屈一根弦,弹力全在弓中间”,中间没弹力,弓也拉不开,箭也射不远。用不用腰力,速度和力量完全不同,为什么,我们用物理原理来分析如一下,用手击人,有三种方式。一是以脚传腰,以腰带手,其力最大,速度相对最慢,因为脚到手距离为一个身高。二是只借助腰力于手,只有半身高距离,所以腰带手发力比用脚发力要快,但力量减小。三是手不借助脚和腰发力,距离最短,速度最快,但力量相对最小。太极拳十论把“虚领顶劲”放在首位,陈式太极拳先辈陈鑫解虚领顶劲说:“如同用绳子在百会穴将人向上悬起似的”,也有拳论说:“中气上至百会,下贯长强两穴,如一线穿成也”,这就是身体之节节贯穿。
要达到节节贯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问题,手、脚与腰、胯的协调问题,就是“一身必令上下相随,一气贯通”。劲起于脚下,通过节节贯穿直送到受力点,必须通过手、脚与腰、胯的协调,上下协调性不好,就没有整合力,那功力只是单枪匹马,当然也就无法与人比试。所以,发挥功力大小的条件是各关节韧带的弹性和韧性,加上手、脚、腰、胯的协调,无论什么体育项目,都不例外,这是人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如果学练太极是为了功力和搏击,那么,一定要按照这个原理去训练。太极推手是用劲用脑的搏击,它在技术上切忌顶劲,顶劲是不懂放松,不懂得节节分开,所以也不可能节节贯穿。
综上所述,要发挥太极拳内劲之节节贯穿,先要懂得节节分开,明白肢体各节功能,然后可以节节收回、整合发挥。只有这样反复去练,才能渐渐领悟内劲的作用;这不但是太极拳提高技击能力的根本方法,而且是太极拳达到健体养身的关键所在。
(0)

相关推荐

  • 打好太极拳的关键是练中有悟

    罗克之简 2018-11-15 作者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学 王彦龙 大家都知道学练太极拳,能强身健体,祛病养生,延年益寿,这项运动更适合中老年的养生锻炼,练好太极拳,有利于提高养生锻炼的效果,打好太极 ...

  • 太极拳的内劲是什么?怎么练?我要是不说,太极拳内劲千古如黑夜

    太极拳重内不重外,以内劲为主,以外形架式为辅. 如今学习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而知道内劲的人却是越来越少. 今日仅用此一篇,打破太极拳内劲的所有疑团. 什么是内劲?怎么练?吾从未见过有讲得比这个更明白的 ...

  • 太极拳拜年大礼包来了——太极拳内劲与峨嵋七星横练气功一曲同工

    值此新春大拜年之际,为太极拳爱好者送上真心大礼包,不讲虚的,直接献上干货--<太极拳内劲与峨嵋七星横练气功,一曲同工>. <峨嵋七星横练内功术>(可在头条搜索详细功法),是内外 ...

  • 太极拳 “劲”的节节贯穿

    太极拳练习在"劲"的阶段,习拳者的大小关节都要打开.周身的关节都打开了,身体动作才能做到无一处不合,发力才能均整.尤其是腰.胯.裆最为关键.比如开裆不是两膝越往外开像大云手那种叫开 ...

  • 练好内家拳腰裆劲的秘诀

    大国崛起 民风尚武  炼拳纪与修行手札 腰裆劲是腰.胯联合发出的劲.太极拳的四肢和躯干的动作,以腰为轴心,即所谓"主宰于腰".而腰的轴心是腰脊,腰脊"命门穴"( ...

  • 桩法练的是什么?裆劲和腿力,何谓劲由裆换? #桩功 #内家拳

    桩法练的是什么?裆劲和腿力,何谓劲由裆换? #桩功 #内家拳

  • 练好内家拳,先把命门填!

    太极拳运动一身备五弓,五弓的运转构成太极立体圆运动,而腰脊命门穴则起立体圆心的枢纽的作用.在推手时,意贯命门,注意命门后撑位移及虚实变换转动,通过命门穴调节上下肢十二个关节贯串,螺旋型缠绕绞转,把对方 ...

  • 练好内家拳的窍门在哪里?

    有朋友问我,练拳是一口气连续练习多遍效果好,还是断断续续地每天积攒着练好?自然是前者为好,是决然无疑的.后者是没有大块时间练拳或者不想浪费空闲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我曾经说过,生活处处皆拳法,首先要降服自 ...

  • 你练的内家拳为什么不能实战?

    学武功不会用.一般人的错误印象中,心意拳打斗就是两个人冲来撞去,太极拳打斗就是两个人推来推去 ,八卦掌打斗就是自己扭来扭去.这种印象是谁造成的,是一些大门大派的大师造成的:当然也是一些学艺不精的不肖弟 ...

  • 心意拳修练之内家拳诀

    心意拳修练之内家拳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