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相关的风俗有哪些呢2
立夏相关的风俗有哪些呢2
女娲娘娘有云: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zhu)夏。(疰夏便是我们之前产生的种种不适症状的总称)
在江苏南通,有立夏斗蛋的旧俗。
每到立夏夜,妈妈会为孩子准备好熟鸡蛋(鸭蛋或鹅蛋亦可)一枚,外壳染成红色,让孩子拿蛋与别的孩子的鸡蛋相碰,蛋壳碎的一方为输,需要将蛋献给胜方,是为“斗蛋”。
为什么吃鸡蛋可以缓解“疰夏”的症状,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一种说法是,古人认为,鸡蛋溜圆,象征生活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平安。
“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于是便有了吃“立夏蛋”的习俗,说的便是立夏吃蛋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
也有一种说法:吃一枚鸡蛋相当于吃一只鸡。
立夏后,天气炎热,食物繁忙,人容易疲乏。吃红枣鸡蛋,是为了补充体力。
不过,尽管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但鸡蛋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过量食用鸡蛋容易造成营养过盛、导致肥胖,增加肝脏与肾脏的负担。
同时,鸡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人体摄入蛋白质过剩会使尿素制造系统负荷过重,还会在肠道产生大量的氨、羟、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可能会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也就是常说的“蛋白质中毒综合征”。
立夏“称人”的由来
相传,蜀主刘禅投降魏国,被软禁在都城洛阳。
蜀国御史中丞孟获一心救主,到洛阳恳求魏国相国司马昭放了刘禅。
司马昭告诉孟获,刘禅在洛阳生活得十分开心。
孟获不信,坚持要见刘禅,可是看到刘禅本人后,发现刘禅确实玩物丧志、乐不思蜀。
孟获虽然伤心,还是要求司马昭保证刘禅吃饱喝足、衣食无忧。
司马昭于是就想出了给刘禅称体重的方法。
而这一天正好是立夏,于是就有了“立夏称人”的故事。
立夏这天要称体重,怎么称?
一般来说,就是在屋梁或大树上挂一杆大秤,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
在浙江嵊州,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个凳子,大家轮流坐在凳子上称重。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
称老人时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
称姑娘时要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
称小孩时要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时要注意,只能里打出(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
据说,立夏这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不称体重则会有病灾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