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生态铁路 深化企业治理动能

铁路占用土地少、环境污染小、运输总量大、能效利用高、资源适应强,具备节能环保的显著绿色优势,已经成为了新时代中国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中国铁路未来的改革发展治理,也绝对离不开实现“绿色强国、铁路先行”这一关键节点。因此接下来,中国要想把铁路的绿色效益发挥到极致,就需在至少以下十个方面不断深化生态治理、挖掘环境动能,从而率先达到“交通强国”战略规划建设中的绿色标准。

        一、将减污循环利用作为建设绿色铁路的最基本内容

尽管铁路行业的绿色优势有目共睹,但还是难免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因此,未来绿色铁路的首要标准就是能控制住一切污染不外流、全面压缩排放总量;还要和国家社会的处理设施全方位对接,将所有流程环节的污染物进行收集储存循环利用,不断提升废物的资源化使用效率,最终实现变废为宝、提升收益的目标。当前铁路的绿色潜力方兴未艾,在治理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电磁辐射、振动、噪声等污染排放方面还有很大优化空间,亟需在各种点滴细微之处进行详尽梳理。

铁路企业要研究控制各个单位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对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限期淘汰,选择使用绿色环保材料,提升设备寿命、加速更新换代。实现运营列车的密闭式集污能力全覆盖,采用可回收或降解的内装材料及废水回收再利用设备,防止对于铁路沿线环境的污染。推进模块化生产和装配式建筑,做到建筑垃圾和污水零排放,减少施工粉尘污染,推进建设渣土的资源化利用。建设海绵车站,强化治理公共食堂、餐饮酒店的油烟污染,细化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废水废物的循环利用。

        二、将保护恢复改善作为铁路贡献绿色的常态化行动

既然铁路对于自然的扰动破坏难以避免,那么今后就不仅要逐渐抵消化解给环境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而且还要增益绿色生态,以实现自然环境的净增长和正增长,最终建设成为一条条逆势上行、反哺自然的绿色铁路大通道。甚至在最开始的勘察设计阶段,铁路就要做到先行规划治理、尽量关口前移、充分绿色预想,并且将增绿规划贯穿内嵌到整个阶段之中,不断加密深化铁路内外的生态空间和环境时间,特别是要集中力量进行各种类型的补偿修复、顺应自然修复。

在线路规划上,铁路必须保护涵养水源、防止地貌破坏和水土流失,减少农田占用、物种分割,积极防风治沙,而且增加隧道、桥梁、地下通道以绕避生态敏感脆弱区等国土空间。鉴于未来西部的修复任务艰巨,就要助力把“胡焕庸线”从东南再往西北推移,注重绿化的固碳吸碳能力,探索建设绿色修复基地和后勤补给站点,创新生态修复技术。未来要不断提升铁路沿线绿化率、因地治绿,将植树造林作为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对铁路周边进行环境安全风险监测,建立路地联合自然保护机制,持续增强生态的抗干扰性。

        三、将运用综合手段作为探索绿色治理的配套新路径

除此之外,铁路行业还要采取投入、奖惩、公开、宣传、市场、法律等各种综合性配套手段,不断探索实现企业绿色治理的全新路径。铁路要设立绿色专项基金,并且与国内外先进节能环保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强化科技研发力度,加大绿色投入比例。加强环境责任审计,缴纳生态补偿基金,将涉及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关键项点作为铁路内部的考核激励指标。每年定期公布各项排放污染物、节能环保数据情况,向社会公布环境负面清单与正面解决措施,进而形成以压力促动力的态势格局,逐步加码。

铁路企业需加大对于干部职工的绿色宣传,引导人们自觉履行环境保护责任,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加入全国温室气体排放市场、全国铁路排污权交易市场、区域资源再生综合交易系统,以及其他有关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补偿交换市场。在《铁路法》中强化绿色条款,制定铁路节能环保条例和实施细则,依照《民法典》等相关法律实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生态环境修复损害赔偿制度,逐步加严加重处罚力度,严厉追究破坏生态自然的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

        四、将人才机构团队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最核心力量

铁路企业今后要对照作为政府机构的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各项职责功能,专门引进学习生态环境专业的铁路人才,培养储备大量从事环境保护工作、通晓生态资源法律法规、监测观察各种排放数据的人员,并在各个单位设立环境保护专职顾问,加紧培养一批节能环保骨干力量。除此之外,铁路部门还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诸如绿色铁路实验室、绿色铁路研究院、绿色铁路研发中心等一系列专职常设机构,争取尽快将成果应用到节能减排的实践之中。

中国铁路还要在各个公司站段里面专门设置绿色环保部,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将其从有关机构中独立出来。研究建设一支具有铁路行业特色的环境监察大队,尤其要将巡视作为一种常态化定期化的专项制度,持续深化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督察。要通过不断完善环保执法力量,加大针对铁路内部的生态问责考核力度。与此同时,建设一支对于铁路各项环保指标进行专项评估的研究团队,每年定期进行关于铁路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全方位详细报告,进而摸清自身的绿色底数。

        五、将计算指标规划作为制定绿色蓝图的最主要依据

随着铁路正逐步过渡为绿色生态型企业,就要对自身的各项节能环保内容进行详细追踪计算、深度数字挖掘。还需编制几十年的行动路线图和时间计划表,并且与各项国家、地方、行业的有关规划深入对接,开发属于铁路自己的绿色指标体系和战略战术指南,然后再细化分解到每个单位和部门之中。就近而言,铁路要推动制定“十四五”绿色规划和未来的中长期节能环保规划,并且针对里面的每一条绿色数据进行详细剖析,测算将来的各项污染排放指标,从而让各种环境破坏伤害无所遁形。

具体来说,铁路要从至少三个方面制定自己的绿色蓝图。一是关注总量。逐步量化铁路的各项排放 数值,比如温室气体、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新鲜用水量、能源总消耗量、绿化面积。二是监测强度。重点关注平均数值,比如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运输单位换算周转量能耗。三是计算比重。比如化石能源所占铁路用能比例、可再生能源占据牵引用电比例。由于自身得天独厚的节能环保优势,中国铁路完全可以在交通运输行业里面率先完成各项任务,并且还能够超前超额实现。

        六、将实现能源绿化作为提升企业创新的深层次动力

铁路创新不仅仅是速度的提升,而且还体现为能源动力的绿化。要通过不断增加可再生资源的总能耗占比,将自身打造成生态密集度、能源绿色度最高的运输行业,进而实现各种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的“零排放”。在牵引供电部分,要大力接入地热、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并且利用再生制动能量回馈电网。积极开发超大功率蓄电池,研制新能源电池动力列车,探索实现列车的电动化。还要改善铁路沿线设备设施,加快推广地源、水源、空气源热泵系统,以此实现资源利用的就地取材。

今后凡是涉及到铁路部门的办公场所,各个单位都要将所有经营用车逐步替换为绿色车辆,并且配备新能源充电装置,职工个人也尽量通过公交系统或电动汽车出行。还要加快淘汰铁路的柴油机械用车,适时提出停止购买燃油车的时间表,实现铁路行业使用道路、非道路用车的全部电动化,并且加快安装针对所有车辆的排放在线监控平台。最后,铁路还要加速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争取把每一幢建筑物都变成取之不竭的无排放发电厂,最终完成绿色能源的立体全面覆盖。

        七、将信息数字智能作为绿色铁路建设的关键突破点

智能就是机器设备进行无人自动化的操作,但却比人更加懂得如何实现节能环保。因此,没有智能化的铁路强国不可想象,没有智能化的绿色强国更加不可想象,智能化可以助力铁路行业提升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而今后对于绿色铁路的重点挖掘,取决于针对信息数字的深度挖掘。通过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导航等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丰硕成果,将会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铁路运输深度融合,从而使铁路的环境治理进入到绿色大脑、智慧大脑的精准新时代。

智能时代引领下的强劲需求,将会继续激发铁路企业的深层次变革。中国铁路必将在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行车调度、客货服务、牵引供电、列车控制、维护保养、生态修复等领域实现整个流程的智能化改造,真正做到无人车站、无人服务、无人驾驶等产品服务的全覆盖,进而大幅压缩企业的各项成本。除此之外,还要不断丰富铁路的绿色生态数据库,实现对于铁路行业任何地点、任何方位的动态监测遥控,智能推演未来的绿色隐患,最终助力企业管理人员准确研判、优化决策。

        八、将运输替代转移作为强化节能减排的重要着力项

交通是能源消耗型和污染排放型行业,发展任务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非常突出。但和公路、航空、水路等运输方式相比,铁路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少化石能源排放、优化绿色交通结构,进而能不断提高低碳运输方式的所占比重。因此,中国铁路要积极承接吸纳其他交通环节所造成的污染痕迹,尤其是形成对于汽车民航功能的部分替代作用,引导更多旅客货主选择绿色通行。而只有充分利用污染最小、排放最少的出行方式,才可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从而有效治理道路拥堵和空气污染等大城市病症。

所以,今后要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区铁路、市郊铁路等不同距离、不同层次的轨道交通方式,持续承担不断增长的旅客运量,并将其作为未来新一轮城镇化的巨大需求,以及至关重要的绿色战略储备。还要发挥铁路在集装箱运输上的节能环保效应,提高城市货物到发铁路运输比重,推进大宗及中长距离货物向铁路有序转移。专门开发高速货运列车,积极开发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强时效性、轻重量级的快运市场,引导适宜货源通过铁路运输,最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九、将综合交通运输作为铁路逐渐融入的战略性目标

与此同时,铁路还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节能环保作用,与其他运输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深度融合,进而贡献整个交通部门的总量减排。在运输领域的电动化、可再生、零排放这个大背景下,各种交通方式既要展开良性的绿色竞争,又存在着相互贯通、无缝衔接、一体联动、共向发力的美好前景。铁路部门要与其他运输方式相互分享经验,联合打造最具绿色可能性的交通方案,并且逐渐融入整个绿色运输大通道之中,这样才会将综合交通的绿色潜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铁路要加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绿色联合,加快对港口物流枢纽、航空转运中心、快递物流园区的升级改造。一是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鼓励铁路、港口等企业加强合作,鼓励铁路提高集装箱共享共用和流转交换能力。二是推进城市物资公铁联运。充分发挥铁路既有站场资源优势,提高城市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中公铁联运的比例。铁路客站还可将自身打造成为绿色辐射枢纽,优先为步行、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等无碳交通设置便利区域,允许携带自行车进车厢,从而完成自助服务的最后行程。

        十、将世界联通共享作为铁路绿色输出的最高端追求

地球上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未来中国的生态繁荣与环境美好离不开全世界的共同努力。当下的全球交通排放还存有巨大绿色赤字,而这也为铁路行业提供了另一种责任担当。中国铁路既可以沿着“一带一路”的脚步、给周边国家修筑一条条绿色丝绸之路,又可以辐射到整个亚欧非大陆乃至全世界,以此输出铁路行业的绿色标准,进而不断提升中国绿色的国际竞争力。凭借着节能环保的巨大潜力,铁路企业将会协助铺就一张沟通世界的轨道交通之网,为实现生态修复贡献中国智慧。

总而言之,建设人类的美好绿色家园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崇高事业,其间充满了艰难坎坷。而绿色信息越是开放共享,同时也就越能做到绿色环保。在走出国门的同时,铁路行业尤其要认真学习发达国家的绿色经验和环保意识,时刻注意从中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与各个国家铁路同仁们的交流分享中,还要时刻关注追踪各种交通运输领域的科技进步,以及其他绿色前沿领域。中国铁路正是通过不断地扩大绿色可能性边界,才能始终看到自己的短板漏项,进而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绿色升华。

展望未来,人类即将进入绿色革命的新时代,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必然包括绿色强国之梦。鉴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所带来的严峻挑战,铁路要敢于进入战略无人区,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不断接近污染零排放、生态正增长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更大程度、更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而中国铁路也可由此培育发展新动能、率先实现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目标,从而让绿色成为一张更加亮丽的企业名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