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决柔也②。

①敌之害大:害,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②刚夬 (卦名)柔也:语出《易经·夬》卦。夬,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乾,乾为天。兑上乾下,意为有洪水涨上天之象。《夬》的《彖》辞说:“夬,决也。刚决柔也。”决,冲决、冲开、去掉的意思。因乾卦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为天,是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所以此卦

的本义是力争上游,刚健不屈。所谓刚决柔,就是下乾这个阳刚之卦,在冲决上兑这个阴柔的卦。此计是以“刚”喻己,以“柔”喻敌,言乘敌之危,就势而取胜的意思。

古人按语说: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抟之,大获全胜(《国语·吴语·越语下》)。

这则按语把“趁火打劫”计具体化了。所谓“火”,即对方的困难、麻烦。敌方的困难不外有两个方面,即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农民起义,内战连年,都是内患;外敌入侵,战事不断,都是外患。敌方有内忧,就占它的领土;敌方有外患,就争夺他的百姓;敌方内忧外患岌岌可危,赶快兼并它。总之,抓住敌方大难临头的危急之时,赶快进兵,肯定稳操胜券。《战国策·燕二》中的著名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也就是“趁火打劫”的形象体现。

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乘人之危捞一把,这可是不道德的行为。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进兵出击,制服对手。《孙子·始计篇》云:“乱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释孙子此句说,“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战事频繁。经过长期战争,越国终因不敌吴国,只得俯首称臣。越王勾践被扣在吴国,失去行动自由。勾践立志复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般逢迎,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被放回国。回国之后,勾践依然臣服吴国,年年进献财宝,麻痹夫差。而在国内则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越国几年后实力大大加强,人丁兴旺,物资丰足,人心稳定。吴王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勾践的假象迷惑,不把越国放在眼里。他骄纵凶残,拒绝纳谏,杀了一代名将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淫靡奢侈, 大兴土木,搞得民穷财尽.公元前473年,吴国颗粒难收,民怨沸腾。越正勾践选中吴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的时机,大举进兵吴国,吴国国内空虚,无力还击,很快就被越国击破灭亡。勾践的胜利,正是乘敌之危,就势取胜的典型战例。

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早有入主中原的打算,只是直到去世都未能如愿。顺帝即位时,年龄太小,只有七岁,朝廷的权力都集中在摄政王多尔兖身上。多尔兖对中原早就有攻占之意,想在他手上建立功业,已遂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遗愿。他时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明朝的一举一动。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崇祯皇帝宵衣旰食,倒想振兴大明。可是,他猜疑成性,贤臣良将根本不能在朝廷立足,他一连更换了十几个宰相,又杀了明将袁崇焕,他的周围都是些奸邪小人,明朝崩溃大局已定。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占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可惜农民进京之后,立足未稳.首领们渐渐腐化堕落。明朝名将吴三硅的爱妾陈圆圆也被起义军将领掳去。吴三桂本是势利小人,惯于见风使舵。他看到明朝大势已去,李自成自立为大顺皇帝,本想投奔李自成巩固自己的实力。而李自成胜利之后,滋长了骄傲情绪,没把吴三桂看在眼里,抄了他的家,扣押了他的父亲,掳了他的爱妾。本来就朝三暮四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终于投靠满清,借清兵势力消灭李自成。多尔兖闻讯,欣喜若狂,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实现多年的愿望了。这时中原内部战火纷飞,李自成江山未定,于是多尔兖迅速联合吴三桂的部队,进入山海关,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打到京城,赶走了李自成。多尔兖志得意满登上金銮宝殿,奠定了满清占领中原的基础。

(0)

相关推荐

  • 『卧薪尝胆苦——越国人』

    今天,我们继续看越国人.越国人在南方的地位和特殊,历史也很悠久.先秦时期,中原人与南方百越部落往来甚少.其中,与中原往来较多的是百越中的吴国人和越国人.当时,越国和吴国为世仇,双方不停地缠斗,都付出了 ...

  •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部编版七下历史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这是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的论述,说明明朝在统治 ...

  •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二)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二)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的手去害人.借他人之手除掉对手,自己却不抛头露面.     <三十六计,借刀杀人>原典:"敌已 ...

  • 审计三十六计之第五计 趁火打劫/唐鹏展老师专辑

    感恩厚爱,不负期待! 如感觉主播的声音好听就请快乐分享到朋友圈吧! 兵法原意: 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趁火打劫之计的使用,在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趁火打劫之计的特点,就是利用时机,果断地打击对方.而此计 ...

  • 三十六计第五计:胜战计—趁火打劫

    三十六计第五计:胜战计-趁火打劫 原文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文 敌人的处境艰难,我方正好乘此有利机会出兵,坚决果断地打击敌人,以取得胜利.这是从<周易>夫卦"刚决柔 ...

  • 解析三十六计第一套战胜计之第五计《趁火打劫》

    原文: 敌人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文: 兰敌方遇到困难.危机,就乘机出兵去夺取胜利.这就是强者趁势取利,一举打败处于困境之敌的策略. 智慧解析: 智趁火打劫,意即在敌人有内忧外患之时,去占领他 ...

  • 三十六计第十五计:攻战计—调虎离山

    三十六计第十五计:攻战计-调虎离山 原文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译文 等待天时对敌方不利时再去围困他,用人假象去诱骗他"往前有危险,就返身离开" ...

  • 三十六计第二十五计:并战计—偷梁换柱

    三十六计第二十五计:并战计-偷梁换柱 原文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译文 多次变动敌人的阵容,把他的兵力调开,等待他自己败阵,然后用谋进攻他.<易经·既济>卦说 ...

  • 三十六计第三十五计:败战计—连环计

    三十六计第三十五计:败战计-连环计 原文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译文 敌方兵力强大,不能硬打,应当运用谋略,使仓储自相牵制,借以削弱他的力量.<易经·师& ...

  • 人生五计

    苏东坡贬谪黄州期间,听客人吟诵"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的诗句,当即追问是何人所作.由此一句,苏东坡和这位"深得幽雅之趣"的作者朱载上成為知己好友. 朱载上常常 ...

  • NE555电路十五计

    NE555 (Timer IC)为8脚时基集成电路,大约在1971年由Signetics Corporation发布,在当时是唯一非常快速且商业化的Timer IC. 555定时器内部功能结构分析 有 ...

  • 曹操五计定关陇,熟练运用兵法,将英雄打出抑郁症

    三国时代前期中期最会用兵的人,第一要属曹操,这个主要跟他任人唯贤有关,善于采纳手下谋士的意见.曹操平定关陇(关中与陇西)主要发生在赤壁之战之后,这军事历史上这次行动,也是非常精彩的,下面让我为您详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