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拥兵7万敢篡位,曾国藩领军50万却甘为人臣,他在怕什么?

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在清廷和南方革命党之间首鼠两端,终于在1912年诱使隆裕太后,做出了逊位让国的决定,传承276年的清朝自此灭亡。

袁世凯作为清朝的直接篡位者,被满清遗老遗少所痛恨。但实际上,袁世凯当时手上握着的北洋新军,总人数只有7万多,数量上不占太大的优势。

而另一个汉人重臣曾国藩,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鼎盛时曾领军50多万。这些士兵基本都是他招募来的,若论忠诚度,北洋士兵虽也忠于袁世凯,却还比不上湘军对曾国藩的忠。

他若振臂一呼,湘军肯定二话不说跟着他打天下。当时清廷的八旗军已腐化颓废,绿营更是被太平军打了个稀巴烂,曾国藩还真有反清成功的可能性。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袁世凯拥兵7万就敢篡位,曾国藩领军50万却甘为人臣,他在怕什么呢?

袁世凯的家族是官宦世家,他的叔祖袁甲三官至漕运总督,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是这个家族的顶梁柱。优越的家庭环境,让袁世凯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从小喜爱兵法,常常花费重金搜罗购买各种版本的兵书战策,曾说“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还写过一幅颇为狂妄的对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早早就表现出了逐鹿中原的野心。

因数次科考不中,袁世凯一怒之下投笔从戎,在平定朝鲜之乱时立下大功,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训练新军,积累了足够的练兵经验,才会有后来的小站练兵。

而且袁世凯并不是只会打仗的莽夫,政治手段也很高明。在光绪与慈禧、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左右逢迎,弄得两边都以为他是自己人,并靠着出卖维新派得到慈禧的赏识。

后爆发武昌起义,局势复杂,袁世凯以北洋新军为依仗,借着革命军给清廷施压,又借着清廷给革命军施压,从棋子摇手一变为下棋的人,成为最终的大赢家。

换言之,袁世凯对清廷并没多少敬畏之心,早就有了取而代之的企图。他的路子很野,思想上没什么束缚,说翻脸就翻脸,一切只为自己的野心服务。

反观曾国藩,是极为传统的儒家士大夫,对自身道德要求极高,“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伦理意识深深地刻在他的骨子里。

曾家是普通的耕读家庭,曾国藩5岁启蒙,6岁入学,他似乎不是特别聪明,27岁时才终于上榜,还只是个同进士。但他并没因为中举而懈怠,依然勤勤恳恳地读书,在某次朝考时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自提拔为第二,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同进士好比如夫人,比不上正儿八经的进士,大多被打发去当小官,成为庶吉士的很少见。之后十多年的官场生涯中,曾国藩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硬是凭着稳扎稳打的稳健作风,升迁到二品官位。

真正让他显露自身才能的,是组建湘军清缴太平天国。与太平军打仗同样是稳中求胜,花了十年的时间步步推进,逐渐蚕食太平天国的领地,最后才合围南京,一举灭了太平天国。

从其作战特点,就能看出曾国藩这个人的风格,谨慎小心,绝不冒险。谁能保证他若造反就一定成功?谁都不敢保证。没有万全的把握,他不会出手。

况且,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决定的。而曾国藩师从儒家,忠君思想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儒家为啥深受历朝历代的欢迎?正是因为忠君。饱读诗书的儒家士大夫,也许会批评君王的不足之处,也许会对现实不满,却绝不会举兵造反。

曾国藩发表的《讨粤匪檄》中有这样的字样,“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

瞧瞧,是不是透着浓浓的儒家意味!

在治军方略上,曾国藩也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即用封建伦理纲常去教育官兵,以“仁、礼、忠、信”为治军之本,其精神核心就是忠君。一旦起兵反清,他在军中塑造的人设就崩了。

最重要的是,曾国藩一直坚持人格上的修炼。每天记日记,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诚、敬、静、谨、恒,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在世的圣贤。

圣贤,怎么能造反呢?他只愿当一个十全十美的忠臣。君主如何、朝廷如何都只是其次,他心中自有坚持。

另一方面,曾国藩没有遇上最好的反清时机。那时清廷虽已势微,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多年的血腥镇压、思想禁锢之下,臣民们已经习惯了清廷的统治,曾国藩虽有民望,却还没高过清廷,要是举起反旗,立刻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一点上袁世凯比曾国藩幸运。当时反清情绪高涨,国内外都是清帝退位的呼声,袁世凯把握住了这股“东风”,争取到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是袁世凯逼退清廷,倒不如说是清廷在几十年的内忧外患中,像一颗被松动了根脉的大树,终于维持不下去统治,轰然倒塌了。

(0)

相关推荐